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

关于餐桌礼仪(15篇)

关于餐桌礼仪(15篇)

关于餐桌礼仪1

(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第 1 页 共 42 页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

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第 2 页 共 42 页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

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

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

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

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侯侍者走近,

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第 3 页 共 42 页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抢付帐。未

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关于餐桌礼仪2

微博谈餐桌礼仪和教养,我有一个故事。

去年秋天我在茅棚小住的时候,一早来了个和尚说想同住,这人虽然算不上威仪自在,

一看就是大庙里住过的,颇懂规矩。

当家在后院烧鼎,不见客。差碎催回说,不着急,先用午饭。午饭后当家说,我们这是

阴阳丹房,不留佛家清净单,您再往前看看。和尚走后我们问当家为什么不留单。当家说,

监斋观察此人用饭,尝用余光四下扫看数次,当知不是精勤行人,故不留单。

一次茅棚清斋,席间宾主无言。只因一个眼神,就被既成圈子摒除在外了。教养的不

足,他人的损失都是连带误伤,真正被损害的是:丧失了融入更高级圈子的绝佳机会,也

因此失去了学识更加增进的因缘。

第 4 页 共 42 页

世俗阶级对于礼仪的考察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自己察觉不到的失礼细节,足以成为

被他人厌恶、团体摒弃的理由。

大学云:定而后能静。世家对于子弟的教养训练渗透入最为细微的所在。礼仪习惯养

成之后,任何的违逆都会被受训者显著觉知,这时礼仪也称为遴选组合圈子的工具。所以

爆发户这种样式上的贵族永远不能被上层圈子认可。大学里欠发达地区上来的孩子跟都会

子弟玩不到一起,不也是同样道理么?可知教养程度,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件事情,也

是我们追求上进的重要工具。

譬如常人欲参加跛人跑步大会,为尊重故,常人可以伪跛。倘若跛人欲参加常人跑步

大会,乃可以装常乎?有教无教亦复如是。为人父母,切望儿女能成龙凤者,岂不慎哉!

孩子要掌握哪些基本的餐桌礼仪呢?

1.请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

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

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

2.吃完饭之前不要离开座位。除了饭前洗手外,最好让孩子养成吃饭前处理完上厕所

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安心、放松地享受美食。

3.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势。这样不但好看,而且还有利于消化。

4.吃饭时不要敲打碗筷或大声喧哗。敲打碗筷、大声喧哗是很没有教养的行为,会引起

同桌吃饭的人的反感和厌恶。

第 5 页 共 42 页

5.夹菜时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

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

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6.吃饭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说话;吃东西、

喝汤不出声。

7.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

子沟通的最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提醒孩子,

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

8.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关于餐桌礼仪3

酒类服务通常是由服务员负责将少量倒入洒杯中 ,让客人鉴别一不品质是否有误,只

须把它经当成一种形式,喝一小口并回答GOOD。接着,侍者会来倒酒,这时,不要动手

去拿酒杯,而应把放在桌上由待者去倒。正确的握标姿势是用手指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

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喝酒时绝

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

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洒杯看人、拿着

酒杯边说话边喝酒、吃东西时喝酒、口红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不要用手指

擦杯沿上的口红印,用面巾纸擦较好。

通过上面的认识和介绍,想必大家能对这种英国餐桌礼仪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同时

第 6 页 共 42 页

也是希望大家能从上面的知识能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希望大家能多点学习相关的西方餐桌

礼仪,同时大家还要不要忘记自己的餐桌礼仪,最好是两种都知道,也是比较好的事情。

关于餐桌礼仪4

中国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祟的科学发明。李政道论证中华

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

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

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16世纪、17世纪才发明了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

日本的学者曾测定,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

神经有关。因此,用筷子吃饭使人手巧,可以训练大脑使之灵活,外国人对这两根神奇的

棍状物能施展出夹、挑、舀、撅等功能钦羡不已,并以自己能使用它进食而感到高兴。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1: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

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

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

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

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2:仙人指路

第 7 页 共 42 页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

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

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

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

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3: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

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

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

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4: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

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

法被视为极其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

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6:迷箸刨坟

第 8 页 共 42 页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

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7: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

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8: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

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9: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

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

这也是不行的。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10:当众上香

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

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

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第 9 页 共 42 页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11: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为北

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

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

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项12: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

为北京人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

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应当

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

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将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关于餐桌礼仪5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

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

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已形成

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

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餐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的礼仪常识,餐桌礼仪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第 10 页 共 42 页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

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

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二、进餐时,先请客人中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

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

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使劲咀嚼脆食物,

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

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

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关于餐桌礼仪6

一、中餐上菜顺序

标准的中餐,不论何种风味,其上菜顺序大体相同。通常是首先上冷盘,接着是热炒,

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喝汤,最后上水果拼盘。当冷盘吃剩三分之一时,开始上第一道

菜,一般每桌要安排十个热菜,宴会上桌数再多,各桌也要同时上菜。

上菜时如果由服务员给每个人上菜,要按照先主宾侯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顺时针

方向依次进行。如果有个人取菜,每道菜应放在主宾面前,有主宾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

取菜。却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第 11 页 共 42 页

二、用餐时如何使用毛巾和餐巾

正式宴会前,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条湿毛巾,它是用来擦手的,不能用来擦脸、擦嘴、

擦汗。宴会结束时,再上一块湿毛巾,它是用来擦嘴的,不能用来擦脸、擦汗。正式宴会

上,还为每位用餐者准备一条餐巾。它应当铺放在并拢之后的大腿上,而不能把它围在脖

子上,或掖在衣领里、腰带上。餐巾可用于轻抹嘴部和手,但不能用于擦餐具或擦汗。

三、用中餐的礼仪要求

由于中餐的特点和食用习惯,参见中餐宴会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上菜后,不要先拿筷,应等主人邀请,主宾拿筷时再拿筷。取菜时要相互礼让,依

次进行,不要争抢。取菜时要适量,不要把对自己口味的好菜一人包干。

2、为表示友好、热情,彼此之间可以让菜,劝对方品尝,但不要为他人布菜,不要擅

自做主,不论对方是否喜欢,不要主动为其夹菜、添饭,以免让人家为难。

3、不要挑菜,不要在共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翻来翻去、挑肥拣瘦。取菜时,要看准

后夹住立即取走。不能夹起来又放下,或取回来又放回去。

四、中餐就餐礼仪

1,聚会是时常有的是,大的,小的,正式的,非正式的,一周就有好几天,有时还安

排不过来,面对不同的场合,随着性质的不同,我们参加时候的心态也会不一样,例如是

参加 一个闺蜜的生日party,那当然是轻松愉悦的,显得比较随意。但如果是参加公司同

第 12 页 共 42 页

行聚会,就会提高警惕,以防出错。所有,心态的不同就会导致人在此次聚会的表现。最

简单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个就是入座的问题。这个要跟大家强调的是,一般在入座时是从

椅子的左侧入座。如果大家都是遵循这样的礼仪,那么就不会再人多或紧张的时候因为方

向的问题而发生碰撞。而且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随意伸直。男女都

一样,因为在一下场合,女性的衣着可能会比较简短,这也是为了避免误会。坐下之后,

肘不可靠边缘,或者放在邻椅的椅背上。这样的姿态也显得特别不美观,会降低个人档次。

2,用餐时,无论是饥寒碌碌还是什么其他情况,始终要保持温文尔雅,从容冷静,不

可急躁。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还要关心他人,更不可以在遇到自己喜爱口味的饭菜

就使劲地吃,有失大体。尤其是招呼两侧的客人。时不时寒暄几句,表示关心。因为五湖

四海的朋友们,口味都是各不相同。这也给聚餐时添加一点气氛。同事还应该避免在餐桌

上咳嗽打喷嚏,这样会给人的感觉很不卫生。万一不禁,应该马上把头低下或转过身去,

同时应说声对不起。彰显礼貌。

3,在中国的餐桌上,一般都会放着牙签筒,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习俗,因为很多

人吃完之后习惯了剔牙。但这里要说的是,切忌用手指直接掏牙,很不卫生,更是很不大

体,给人的印象会大打折扣。饭后如果需要剔牙的应用牙签,并用手帕或者手遮住。更不

可张大嘴巴用牙签剔牙。

4,吃饭,免不了的就是喝酒,这是常有的事,而敬酒有时也会令人尴尬。敬酒以礼到

为止,不可劝酒,猜拳,吆喝。尤其是领导多的时候,切不可以抢了领导的风头。如果餐具

坠地,可请服务员拾起。不可慌乱,如果是在别人家中聚会的,打翻了饭菜,应该say sorry,

同时不忘夸奖食物的美味,不忘给予主人赞赏。如果遇到意外,将酒水汤汁溅在他人衣服

上,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会另局面陷入尴尬。

第 13 页 共 42 页

关于餐桌礼仪7

印度菜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

点以后。但是习惯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开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开胃菜、汤、主菜和甜

点,根据个人食量点菜,也可以不要开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开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尽量保持和对方相同

的速度把菜吃完。甜点和茶一定要等到饭后再端上餐桌,否则也是对客人非常不礼貌的行

为。

印度人实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手抓饭的乐趣和忌讳

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

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

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

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而且,印度菜

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即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特别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讳的,那就是他们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绝

对不得用来触碰食物。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专门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因此吃饭时,他们

的左小臂一般沿桌边贴放,手垂放于桌面以下,或是干脆把左手藏在隐蔽的地方。

第 14 页 共 42 页

用餐结束,服务员会给客人用小碗端来洗手水,水里漂着用于清洁的柠檬片和用于装

饰的花瓣,当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餐桌上的信仰

在印度餐馆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仅有健康上的考虑,还有着

深刻的宗教思考。素食者经常说,你就是你吃的东西,或者说,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Youarewhatyoueat!)。在印度教的世界观中,大千世界万物万形,其生命本质都一样。

若一个人有宰杀烹吃动物的行为,他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可能被这些动物吃掉。这一理论延

续了两千多年后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当代科学的滋润下枝繁叶茂起来。素食者认为,当

代生态学、环境保护学和自然科学都论证了不杀生的合理性。其中有一种叫做化学反应的

观点十分有趣。这一观点相信所有动物都有情感。当它知道自己被杀时,会把气愤、嫉妒、

焦虑、怀疑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通过神经传遍全身。人们吃了这些动物肉后,肉食在肠胃里

进行化学反应时会释放出动物的这些情感,人在摄取营养的时候也会把这些复杂情感吸收

进意识中,让人变得多疑和恐惧。听着素食者的虔诚讲述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感动。

我曾应邀去一位婆罗门家里吃饭。那饭菜极其简单,有白米饭、酸奶、奶酪,果仁。蔬

菜有黄瓜和青菜。在我的记忆里,吃斋念佛曾经是我外祖母那代人的信仰和实践,看到眼

前这一切,竟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这位婆罗门对我说,饮食与种姓高低关系密切,婆罗

门的食物象征着纯洁、精神和灵活;武士和商人习惯吃一些象征激情和力量的食物,如肉

食、葱蒜辛辣食物等;低种姓者主要吃熏腌肉食和菌类食物,菌类食物是朽木上的寄生物。

此类食品象征着慵懒、沉重和黑暗。似乎印度人吃的是象征,而不是果腹的饭菜。这位婆

罗门也承认都市生活模糊了种姓之间的界限。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我问,有那

么多好吃的肉食和海鲜不吃,是否会有一种遗憾?他不假思索地表示:食素不是牺牲,而

第 15 页 共 42 页

是一种舍弃的快乐,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就是懂得舍弃。《薄伽梵歌》中的大神说,如果人们

怀着爱与虔诚向我奉上一片叶、一朵花、一颗果或一滴水,我都会接纳。大神对于物质欲

望如此恬淡。信众还能要求什么呢?简朴生活和高尚思想一直是素食主义者追求的美德。

印度人习惯把新鲜蔬菜加工成糊状,类似于婴儿食品。无论什么菜都要切碎,还要在

锅里熬烂。这种烹调方式肯定让中国饮食专家难以认同。可是印度男女老幼靠这种菜糊糊

也活了好几千年,而且人口茁壮茂盛。熬烂的蔬菜失去了形状,无法用瓷盘盛,只能盛入

碗中。中国瓷盘在印度人的厨房里很少见。他们喜欢使用不锈钢的容器,容量不大,但是

比较深。

在吃饭时,右手的高贵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在印度习俗中,一个人的两只手有着不同

待遇,基本是右尊左卑。左手不登大雅之堂,多用在上厕所后的清洗之事。饭前用水冲洗

一下右手,右手就成了万能食具。朋友讲了用手抓饭的好处。他认为吃饭中的很多快感来

自触觉。刀叉和筷子却阻止了触觉的快感。用手抓饭可以避免烫着舌头或口腔。吃饭时主

要活动手指的前两个关节,撕开面饼,沾一下菜糊,放进嘴里。米饭是另一种吃法,把菜

糊浇在米上,用右手反复揉搓几下再吃。朋友坚持让我用手抓着饭吃。无奈我是个左撇子,

左手总是不自觉地承担起大部分任务。朋友于是冲我皱眉,赶紧把勺子递给了我。我习惯

用嘴来试探温度,用小勺把食物送到嘴边,吹一下过烫的食物,再品尝。我怀疑我的爱吹

毛病就是这样养成的。吃完饭后,还要捏一撮小茴香,外加几粒冰糖,放在嘴里咀嚼,清

除口腔里的饭菜味道。

印度有两亿多素食者。大部分食素者长得虎背熊腰、大腹便便,让人怀疑他们属于酒

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类。印度毕竟是一个真诚的社会,他们在信念上从来不演戏。况

且一个人食素就是在?自己的来世积德,实在没有必要欺骗自己。我在新德里的办公处雇

第 16 页 共 42 页

有一位保安员,他的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到了过年时候,我都要挑几件衣物送给他,就连

办公室里的旧报纸也交给他去换钱,每次他都会充满感激地接纳。有一个冬夜,我回家时

看到他一边站岗一边烤火,身体瑟缩成一团。我便从厨房里拿出了一打鸡蛋,让他补充些

营养,增加点热量,没想到竟然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己是一个纯素食者,连鸡蛋也不吃。

他说这些话时,冻得发青的脸上始终露着知足的微笑。

印度历史上曾经就食素还是食肉问题进行过激烈争论。西元11世纪以后,两次外国军

队入侵影响了印度人的生活。第一次是西元11世纪的伊斯兰军队入侵,第二次是西元18

世纪的英国人入侵。不吃肉的民族被食肉的民族征服了,特别是征服者把印度教徒视为圣

物的牛肉当成了盘中餐,深深刺痛了印度教徒的心。当时最有影响的观点认为,印度之所

以被击败,主要是印度人体质衰弱的缘故,衰弱的根本原因是不食肉造成的。一些知识份

子抨击素食主义是一种陈规陋习。为了民族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就连自幼食素的圣雄甘

地也尝试着吃起肉来,但是还是放弃了,因为圣雄甘地找到了一种比肉体更坚强的精神,

这就是非暴力思想。

印度人口调查表明,印度素食者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食肉者。这意味着古老的饮食习

惯完全符合现代的长寿观念。印度医学专家指出,素菜类食物容易消化,提供更广泛的营

养,不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担。素食者较少感染各类疾病,身体免疫力更强一些。他们的

行为更敏捷,皮肤更光润,思想更有活力。在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坚持一种信念本身

就是对意志的考验。素食也就成了一种境界。

关于餐桌礼仪8

英国

第 17 页 共 42 页

√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说话时嘴里塞满了食物。

丹麦

√若要添菜,可将餐叉朝下,置于盘上。

×取走盘中最后一份食物。若盘中留下一人份时,可考虑分而食之。

日本

√吃饭大声咂吧,在日本被视为礼貌之举。

×自己倒饮料。食客为彼此倒饮料,才符合传统习俗。

泰国

√饭局其实是个社交场合,最有钱的那个自然会买单。

×将筷子插在碗中,那很不吉利。

墨西哥

√等主人说完“用餐愉快”(Buen Provecho)后,再开始吃喝。

第 18 页 共 42 页

×准时赴宴。迟到30分钟以上,并不为过。

中东

√用餐时保持安静。

×用左手递食物。

德国

√取食时,能切多大切多大。在德国,这意在称赞厨师技艺高超,做出的料理入口即化。

×吃沙拉时切生菜。食客不妨用餐叉叉起食用。

蒙古

√持杯时,手掌朝上。

×将牛奶或乳制品洒在地上。蒙古人认为,这会带来厄运。

肯尼亚

√餐前洗手。餐桌上甚至备有洗手盆。

×抢在最老的男性长辈前用餐。要知道,家中最老的男性长辈享有优先用餐权。

第 19 页 共 42 页

智利

√邀请女士先入座。

×手持刀叉,与他人交谈。

美国

√待主人坐下,方才入座。

×吹凉食物。

埃及

√倒茶时,茶水需溢出至茶托。

×盯着别人的食物。

西班牙

√使用银质餐具。在当地人看来,徒手用餐极不寻常。

×面包蘸汤吃,这非常不礼貌。

法国

第 20 页 共 42 页

√将面包掰成小块,细嚼慢咽。

×摊匀面包上的奶酪。

俄罗斯

√送鲜花要送奇数枝。

×伏特加中加冰,或伏特加中混入其他酒类。

日本餐桌礼仪禁忌:

给客人盛饭时,不能把饭盛得过满或带尖,并且不允许一勺盛一碗饭,否则被视为对

客人不尊重。因过去给囚犯盛饭时多采用这种方法。

如果到日本朋友的家中做客,那么吃饭时一定要尽量将盘子里面的食物吃干净。

就餐时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讳含着食物讲话或口里嚼着东西站起来,否则会被认

为缺乏教养。

寿司要一口吃完,因为寿司就是以一口能够吃下的大小来捏的,没有一口吃掉表示做

寿司的人对寿司大小掌握得不到位。

忌讳把红豆饭浇上日式酱汤吃。日本人迷信这样做会在结婚时遭雨浇。

第 21 页 共 42 页

供过神灵的食品忌讳让女孩子吃,认为这样做会使女孩长大后姻缘不合。

主人给你夹菜的时候,千万不能用筷子接菜,日本只有在收敛骨灰的时候才允许用筷

子互相传递。

携带食物外出郊游时,禁忌把吃剩的东西丢在山里。除了公德心以及环境问题以外,

据说这是担心吃剩的东西会招来鬼魂。

用餐时,不能把筷子插在盛满饭的碗上。因在死者灵前的供桌上往往筷子摆成这种形

式。

吃饭时禁忌敲饭碗,据说这是因为人们迷信敲碗声会招来饿鬼。

关于餐桌礼仪9

社会礼仪无处不在,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职场、商务礼仪之外,大部分人经常会忽略

餐桌礼仪。其实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手段。

餐桌礼仪对你我都非常重要,它在中国人的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民

以食为天,在吃的方面看似简单,不就是吃个东西吗?有什么难的?!

其实不然,事事皆学问。吃也是讲究礼仪的,小到家庭吃饭、聚餐,大到国宴,礼仪无

处不在。宴请客人时,我们要注意座次礼仪,座位安排原则为:以远为上,面门为上,以右

为上,居中为上。在较重要的宴请上还需发出请柬,以示重视,而且在定制菜单时还应考

虑对方对食物的禁忌,客人赴宴也应准时,举止行为要文明礼貌。在中国宴请客人时必少

第 22 页 共 42 页

不了敬酒与劝酒,敬酒,不只是将酒杯一举、一饮而尽为好,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

是主人的礼节。

我们要注意敬酒的顺序、姿势、态度和加上适当的祝酒辞,使祝酒的只言片语不失高

雅并有针对性。喝酒中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格调、品味和文明程度。

有些人喝酒时,举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饮而尽,甚至任凭酒水顺着嘴角往下流,显

得极其狼狈、粗俗不堪。而会喝酒的人则截然不同,他们懂得怎样品酒并且懂得怎样喝酒。

生活中,我们在宴席上也要量力而行。别人的劝酒,不喝的话的确有时过意不去,最好在

宴前打好招呼,找理由委婉推辞,避免尴尬与事故。

很重要的还有一点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比如喝汤、吃面的时候,

一定要谨慎些,不要发出“呼噜”声,会让人生厌的。在喝汤的时候发出任何声响都是不

礼貌的,所以要好好使用汤羹。 假如打了喷嚏、肠鸣、咳嗽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

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这些都是中国人经常

犯得错误,所以务必要注意,别让人以为你很没有礼貌,这些细节会很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只要在就餐的时候尽量少说话,会变得很有教养。 在吃中餐的

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你

要给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出去听电话。

子曰:人无礼,无以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度,礼仪是一个人是否

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一个人有礼仪就可以被重用,就能成大事,就能受人尊敬,就能

成为别人的榜样。

第 23 页 共 42 页

在现实社会中:你是否有礼仪,就反映了你是否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能否得到更好

的发展。生活中,学习中,等等只要你注意好礼仪,你会收到别人的另眼相待的,你会收

获不同的东西。

关于餐桌礼仪10

筵席

古人宴飨形式称作筵席,以铺在地上的坐具而得名。所谓“筵”,就是铺在地上的苇

蒲编织物,而“席”则是置在“筵”之上、质料更为细密的萑草编织物或皮料。隆重的筵

席周长有一丈六尺。礼书说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考究的席以帛缀边。

座次

秦汉,人们在读书、待客、饮宴等日常活动时,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

是跽(jì),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势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脚跟上的,所以也

称跪坐。

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个方向一个人。设在“堂”上的筵席比较正式,座次一

般以南向为尊,故主宾座位在北,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座位则分别在东、南、西,西座

为末座。而设在“室”内的宴饮活动,带有因私性质,多以东向为尊,故主宾在西,而主

人、副宾、主方陪同分别在北、南、东,东座为末座。

食前礼

第 24 页 共 42 页

食前要“摄衽盥漱”。摄衽是系好衣带,整好衣襟,衣冠整齐入席;盥漱是洗手漱口。

古之习惯,用手抓食,手宜洁净。这既是卫生要求,也是一个人的修养所必须的。直到今

天,我们仍坚持饭前洗手,是与古礼一脉相承的。

摆食

宴席上的食品摆放要遵循礼制。官员、贵族享有特权,食品丰盛、摆放讲究,列鼎(煮

食器物,三足两耳)而食,如诸侯用九鼎配八簋(guǐ,盛食器具,圆口两耳),卿和上大夫用

七鼎配六簋等;还有“上大夫八豆(高座盘),下大夫六豆”等等。

古人与今人相同,惯用右手,所以就将胾(zì,肉块)、菜、羹、酒、醯(ī,醋)、酱等方

便食用的东西放在右手边,而把殽(iáo,带骨的肉)、脍、炙、葱、饭等相对麻烦一些的食

品置于左手附近。古人凭俎案而食,人各一份,与后世的合桌共餐不同,故“其设要方”,

即食品摆置要方整。

进食

进食前,先象征性地荐祭先人,称为汜祭,或遍祭、周祭。进食次序:先食后饮,先菜

后肉,先饭后果品。

当然,入席之后要看主人示意或动作,不能贸然食之。这一点,今天仍是应当遵循的

礼仪。天子、诸侯以及贵族的宴席,还要演奏音乐。当时常见的音乐,就是敲击钟磬。再加

上在鼎里煮肉供食,这就组成了一副钟鸣鼎食的壮观进食场景。在进食过程中,宾主择吉

言祝酒致辞,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与今人在宴会上讲话、祝酒,为友谊、健康干杯,实际是

一回事。过去,主人以酒敬客,称为“献”,献用醴(lǐ,甜酒),客不能尽饮,仅品尝一下

第 25 页 共 42 页

而已。劝客饮酒,称为“酬”。客以酒还敬主人,称为“酢”(zu)。饮而不相酬酢,称为

“醮”(jiào)。古时已有以酒相罚的习尚,称为“浮”。

餐饮具

至春秋战国时期,抓食习俗越来越少,餐具、酒具已得到全面推广,现今餐具中的碗、

盘、盏、杯、壶等以及勺、刀、叉、箸(筷子)等,都已成为百姓家里的寻常之物。后面说的

“饭黍毋以箸”,大概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箸主要用于夹菜,不像后世筷子使用得那么

广泛。另外,至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器皿,普通人家多为陶制、木制,而贵族阶层则用铜、

漆、玉、金等制做。

禁忌

古人讲究饮食礼节,其中有很多禁忌。如毋搏饭(不可过量抓取共器中的饭食)、毋放饭

(不可把饭取出后又放回共器中)、毋咤食(进食不可吧唧嘴,发出难听声响)、毋反鱼肉(不可

把吃进嘴的鱼、肉再吐出来)、毋扬饭(不可扬饭使其变凉),饭黍毋以箸(饭黍应抓食,不用

筷子去挟)、毋嚃(tā)羹(喝汤时不可发出吸溜之声)、毋刺齿(不可当众剔牙)等等。

20__多年前我们祖先的饮食禁忌,虽然有的已被新做法替代,但是其基本方面,我们

今天仍然遵循。

关于餐桌礼仪11

在高级餐厅里,会有精于品酒的调酒师拿winemenu来。对酒不太了解的人,最好告

诉他自己挑选的菜色、预算、喜爱的酒类口味,主调酒师帮忙挑选。主菜若是肉类应搭配

第 26 页 共 42 页

红酒,鱼类则搭配白色。上菜之前,不妨来杯香槟、雪利酒或吉尔酒等较淡的酒。

关于餐桌礼仪12

一、接待客人要热情

说到热情,也许有人会讲,这是老生常谈,一些秘书工作的教科书上早已写明:接待

客人要热情,要做到起立迎接,笑脸相待,问声您好,送上茶水,亲切交谈,圆满答复。不

错,这些程序是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完全可行,非常必要的。而且,这些每个人

都会做,每个人都做了,但是,这些固定的程序,很容易使我们接待时不假思索地,机械

地为完成这些程序做一系列动作。(如大的酒店宾馆的礼仪服务员,那种欢迎光临,请慢走

等礼仪是必要的,也是很机械的)。我认为,作为一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接待

的人员除了上述的接待程序,接待礼仪外,还必须用一颗诚挚的心,很热情,很和谐地接

待客人。要把这些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程序与接待工作人员的素质、效率、文明礼仪、

服务技巧结合,很自然地完成。使来访者丝毫不感到做作,不感到有接待程序在,使客人

感到家庭的温暖,有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客人风尘仆仆可先洗脸)。(第一印象)

二、接待客人要周到

做好接待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精心安排,为客人提供周到的服务。所谓

精心安排,就是要事先制订出详细的接待计划,而服务周到则是以满腔的热忱,高效的工

作将接待计划付诸实施。

1、在制订接待计划时,要做到情况清楚。

第 27 页 共 42 页

首先要了解客人来访的目的和要求,如学习、座谈的内容,参观、拜访的具体地点和

人物。

二是要掌握来访客人的基本情况。(如来访的人数、职务、性别、年龄、民族、逗留的

时间以及来访的客人与本部门的人员有无联系。对于这些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底,这是制

订好接待计划的基础)。

2、在制订接待计划时,要做到精心安排。

一是要安排好迎送人员。要按照对等的原则进行,可根据对方主要领导的职务及来访

的人数,安排本单位1-2位对等或略高于对方级别的领导同志及具体负责此项接待工作的

同志迎送,也可由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办公室负责人作为全权代表参加迎送。

二是要安排好迎送车辆,要考虑到来访客人的职务,人数及所携物品的情况,适当安

排车辆,要注意留有余地。

三是要安排好学习,参观的活动。这是接待计划的主要部份。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学习座谈活动。二是参观、考察活动。

关于学习座谈活动的安排,可从以下因素考虑:

a、确定座谈会的次数,主要内容,如需准备材料,要事先通知有关部门准备好。

b、根据座谈会的主要内容及对方参加的人员,确定本单位参加人员,并事先协调好。

第 28 页 共 42 页

c、安排出每次座谈会的确切时间,并根据参加的人数,确定每次座谈会的地点。

关于参观、考察活动,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a、确定参观、考察点和陪同人员,并要事先予以协调好。

b、参观、考察一般安排为:介绍情况、简要座谈、实地参观、考察。

c、参观、考察活动的安排要紧凑,要有详细日程,对重要的参观考察活动或点上的情

况不了解时,均要事先去一次,即常说的“踩点”,以便安排的参观考察日程准确,可行。

四是要做好食宿安排。食宿安排不仅仅是为客人提供生活条件和服务保障的活动,而

且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是来宾了解、认识接待地的文化历史和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是

接待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

住宿的安排。接待宾馆招待所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利公务、方便公务活动。包括宾馆环境的选择。

②符合和体现接待标准。③宾馆的'设施、设备和服务要安全、卫生、舒适,可信赖的

公务接待氛围。④宾馆的形象和品牌是当地物资、政治、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餐饮的安排。餐饮安排,尤其是宴席安排,既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宴请的标准,又要

保证饮食卫生、营养,并且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游南洞庭时在撂刀口可安排鱼席系列,野

菜绿色饮食系列等)满足来宾通过“吃”了解当地的经济、风俗、饮食文化特色,让客人感

第 29 页 共 42 页

到接待的特与新。在餐饮的安排上要立足于本土资源,“土”出精品,出特色。越是民族

的,越是世界的。

三、接待客人要严谨。

关于严谨,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政策性。对一些政策性较强或敏感问题,不要冒然答复,更不要依据自己的想法,

看法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对这些问题,要严格按政策办事,按规定的统一口径答复。对

一些不成熟或有不同看法的经验,试点单位要将情况如实告诉对方,不要只谈一面之词。

二是保密性。要树立严格的保密观念,对一些需要保密的问题,要做到守口如瓶,如

客人提及这方面的问题,要婉言回绝。

关于餐桌礼仪13

1、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吃

在所有人就座和拿到食物之前开吃是很不礼貌的,需要等候所有人有吃的了才可以开

始吃,有些家庭会吃前祈祷,但是和朋友一起吃几乎不会祈祷的,不管信徒多还是少,宗

教性质是让美国人敏感的一个元素。

2、吃饭时将头凑到碗上面

外国人吃饭都是将食物拿起放进嘴里面,而且坐的一般都比较直,只有放食物的时候

第 30 页 共 42 页

身体会稍微前倾。而中国人习惯凑到碗边吃,所以外国人从你吃饭姿势就可以看出来你是

fobs,是被认为没有文化和野蛮低下。

3、晚餐时将手肘放在桌上

晚餐在美国属于比较正式的一顿饭,稍微正式一点的晚餐,将手肘杵在桌上被视为不

礼貌哦,其实整个过程手肘都不应该放在桌子上的,但这很明显是很多国人的习惯,想要

融入和不被鄙视就改改吧。

4、吃饭时嘴里发出声响

美国人很敏感,如果你吃饭的声音特别大被让他们觉得恶心反胃,进而觉得你没有礼

貌和教养。细嚼慢咽,轻声细语才是王道。

5、吃饭嚼食物时嘴巴打开

这个是因为别人可以看见你嘴里面被碾碎的食物混合唾液……,国人神经大条不在乎,

但是美国人会觉得很恶心的,为了你的友途,尽量闭着嘴巴吧。

6、一边嚼食物一边说话

嘴里有食物的时候最好就不要说话了,如果这个时候别人跟你说话或者发问,可以选

择先咽下食物再说话,如果特别想说什么的话用手遮住嘴巴也是可以的,总之就是不要让

别人可以看见你嘴里的食物。

第 31 页 共 42 页

7、用餐完毕后离席

美国餐桌在所有人吃完之前离席是很不礼貌的,电影里面经常有美国小孩吃完饭就离

开了其实是为了说明那些小孩没有礼貌哦,千万不要学他们,耐着性子等一等其他人吧。

一、入座

进入西餐厅后,由服务生带领入坐,不可冒然入位。男士或服务生可帮女士拉开椅子

协助入座,一般由椅子左侧入座。座位的安排于离出口最远的位置为上位。

二、餐具的摆设

(1)、摆在中央的称为摆饰盘或称展示盘ShowPlate,餐巾置于装饰盘上面或左侧。

(2)、盘子右边旁摆刀、汤匙,左边摆叉子。可依用餐顺序、前菜、汤、料理、鱼料理、

肉料理、视你所需由外侧至内使用。

(3)、玻璃杯摆右上角,最大的是装水用的高脚杯,次大的是红葡萄酒所用的,而细长

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视情况也会摆上香槟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4)、面包盘和奶油刀置于左手边,装饰盘对面放咖啡或吃点心所用的小汤匙和刀叉。

餐巾Napkin

魚叉FishFork

第 32 页 共 42 页

主菜叉Dinneror Main Course Fork

沙拉叉SaladFork

汤杯及汤底盘SoupBowl & Plate

主菜盘DinnerPlate

主菜刀DinnerKnife

鱼刀FishKnife

汤匙SoupSpoon

面包及奶油盘Bread& Butter Plate

奶油刀ButterKnife

点心匙及点心叉DessertSpoon and Cake Fork

水杯SterlingWater Goblet

红酒杯RedWine Goblet

白酒杯WhiteWine Gobl

第 33 页 共 42 页

三、刀叉的使用方法

(1)、西餐进餐时一般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用右手。

(2)、用餐中,有事而离席时,宜把刀叉摆成八字型挂放在餐盘上。用餐结束后,则是

平行的斜放在盘上一侧。

四、喝汤的礼仪

(1)、西餐的汤分为清汤及浓汤,较正式餐厅在供应清汤时使用椭圆形汤匙及汤杯,供

应浓汤时使用圆形汤匙及宽口汤盘。

(2)、拿汤匙的姿势是由内经外侧舀食。

(3)、西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用汤时,不可用嘴将汤吹凉。可轻轻摇动汤使其稍

凉。

(4)、食用完毕后把汤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盘上,或是放在盘中。将汤匙的柄放在右

边,而汤匙凹陷的部份向上;汤杯与汤盘都是如此。

五、食用面包的礼仪

(1)、面包的位置于主菜的左侧。食用时可用左手拿面包,再用右手把面包撕成小块,

然后用左手拿着小面包,用右手涂抹奶油。把面包撕成小块后再涂奶。

第 34 页 共 42 页

(2)、在意大利餐厅中,有时会以橄榄油取代奶油,可将面包用手撕一小块沾加了调味

料及香料的橄榄油吃。面包切忌用刀子切割。

六、食用沙拉

(1)、色拉盘放在主菜盘的左边。

(2)、美国人通常将色拉供应于主菜前,而欧洲人如法国法国人,通常将色拉放于主菜

后供应。

(3)、色拉用叉子吃,如菜叶太大,可用刀在色拉盘中切割,然后再用叉子吃。

七、食用鱼、虾、海鲜

(1)、食用半只龙虾时,应左手持叉,将虾尾叉起,右手持刀,插进尾端,压住虾壳,

用叉将虾肉拖出再切食。龙虾脚可用手指撕去虾壳食之。

(2)、吃鱼片以吃一片切一片为原则,可用右手持叉进食,或用鱼刀。

(3)、食用带头尾及骨头的全鱼时,宜先将头、尾切除,再去鳍,将切下的头尾鳍放在

盘子一边,再吃鱼肉。

(4)、去除鱼骨,要用刀叉,不能用手。若口中有鱼骨或其它骨刺,则可用手自合拢的

唇间取出放在盘子上。

第 35 页 共 42 页

(5)、全鱼吃完鱼的上层,切勿翻身,应用刀叉剥除龙骨再吃下层鱼肉。

(6)、附带的柠檬片,宜用刀叉挤汁。食用虾、蟹时,待应都会端上一碗洗手水。

关于餐桌礼仪14

关于餐桌斟酒礼仪

1. 斟酒方式

斟酒的方式有两种:桌斟和捧斟。桌斟是指客人的酒杯放在餐桌上,侍者持酒瓶向杯

中斟酒。一般情况下,瓶口应在杯口上方2厘米左右处为宜,瓶口不宜沾贴杯口,以免有

碍卫生或发出声响。捧斟适用于酒会,其方法是一手握瓶,一手将酒杯捧在手中,站在宾

客的右侧,优雅、大方地向杯内斟酒。

2. 斟酒姿势

侍者在斟酒时,要站在每一个餐位的右侧,面向客人,右脚前,左脚后,呈“丁”字

步站立,用右手握住酒瓶下半部和酒标背部,需要强调的是,必须把酒的正标显露出来,

以便喝酒的人看到酒标。斟酒时需尽量伸直手臂,避免胳膊肘弯曲过大影响后面客人。

3. 斟多少酒?

红葡萄酒入杯均为1/3;

第 36 页 共 42 页

白葡萄酒入杯为2/3;

白兰地入杯为1/2;

香槟斟入杯中时,应先斟到1/3,待酒中泡沫消退后,再往杯中续斟至七分满即可。

4. 斟酒的顺序

斟酒时,应先斟一些给主人品尝,在主人表示满意后再为他人斟酒。我国的葡萄酒礼

仪大体上遵照国际上的做法,但在服务的顺序上有所区别。在家宴中,我国一般遵循先长

辈后小辈,先客人后主人的顺序。而在国际上,妇女则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侍者首先要

给女主宾斟酒,然后依次给所有女性倒酒,随后再男性,最后才是主人。主人也可以给自

己倒酒,但顺序依旧不变。不同的葡萄酒斟酒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如先上酒质较轻的葡

萄酒,后上酒质较重的葡萄酒;先上干葡萄酒,后上甜葡萄酒;先上新酒,后上老酒。

5. 斟酒的时机

在宴会开始前五分钟之内要将葡萄酒斟入每位宾客杯中。斟好酒后就可请客人入座。

在宴会开始后,应在客人干杯后及时为客人添斟,每上一道新菜后同样需要添斟,客人杯

中酒液不足时也要添斟。不过,当客人掩杯或者用手遮挡住杯口时,说明客人已不想喝酒,

此时,则不应该再斟酒。

斟酒礼仪应该注意哪些

1作为客人

第 37 页 共 42 页

人们在为客人斟酒的同时,常说“满上满上”。这个满可不是满的溢出来,而是指满

杯中的八成即可。斟酒不可太满,以八成为好。瓶口不可搭在酒杯上,间隔两公分为宜,

免得彼此碰击。

2作为主人

作为主人,要首先为客人斟酒。斟酒时,应从第一主宾地位开端,按顺时针方向绕餐

桌依次进行。酒瓶要当场翻开,酒杯大小要一致。如在座的有年长者,或有长辈、远道来的

客人或职务较高的同道,要先给他们斟酒。如不是这种情形,可按顺时针方向,顺次斟酒,

酒需斟满,但不要溢出来。

作为客人,当主人为自己斟酒时,要起身或俯身,以手扶杯或欲扶状,以示恭顺。

3斟酒姿态

斟酒姿态要端正,站在客人身后右侧,右手拿斟酒瓶,身体不可紧贴客人,但也不要

离得太远。

4酒瓶的持法

给每位客人斟酒,应手持酒瓶将商标朝宾客先示意一下,如客人有不喝的表示,应换

其他酒。要留神瓶内酒量的多少,瓶内酒越少,出口速度越快,倒时容易冲出酒杯,所以

要控制好酒瓶倾斜度。

5斟其他酒水

第 38 页 共 42 页

斟软饮料、啤酒,应该是八分满,且斟啤酒时泡沫不能溢出;白葡萄酒类一般斟6~7分

满;红葡萄酒类一行般斟5~6分满;白兰地、威士忌的酒,一般斟2~3分满;香槟酒斟6~7

分满;中国红、白酒斟7~8分满。

关于餐桌礼仪15

1、吃生鱼片时需要注意什么?

来了日本,您一定会有机会品尝日本的生鱼片。吃生鱼片的时候,稍不留意,就很容

易把酱油溅在衣服上,所以难免让人觉得紧张。为了避免这种意外状况的发生,可以将调

味盘拿至胸前,或以棉纸权充托盘。不过,将调味盘或棉纸一直拿到嘴边挨着的吃法,可

就相当不雅了。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生鱼片不可沾太多酱油。如果整块生鱼片都泡

入酱油内,当然酱油很容易滴下,而酱油沾得过多,则会使生鱼片原味尽失。

吃生鱼片时芥末怎么用?吃生鱼片时使用芥末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将生鱼片盘中的芥末挖一些到酱油碟子内,与酱油搅拌均匀备用。

其二:将芥末沾到生鱼片上,再将生鱼片沾酱油入食。沾佐料时应该沾前三分之一,

轻轻沾取,不要贪多,佐料多了会盖住生鱼片本身的鲜味。

2、日本人的「干杯」

在日本,公司的同僚或朋友很多人一起聚餐时,一般都会等大家一起举杯说过「干杯」

之后才开始进餐。尤其是到了年底和年初的时候,日本人一般会很多人聚在一起开忘年会

第 39 页 共 42 页

(年终联欢会)和新年会,一般到了这个季节,饭店里的「干杯」的声音就会此起彼伏。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人喝酒时所说的干杯只不过是一种习惯用语,并非真的要将杯中酒喝

光。

3、进日式客房时,鞋应该怎么放?

在日本很多日式餐馆都设有榻榻米的客房,这样的客房是比较传统的日式客房。在进

房间时,一般需要脱鞋。鞋的方法应该是将鞋头朝外放。其步骤为,首先面朝客房脱下鞋

子,然后蹲坐在廊间,用手将鞋子拎起调头往内放,以免他人行走时不小心踢到。不可贪

图方便,背对客房脱鞋,这样是不礼貌的。

4、怎样安排包房内的座位?

进入包房后,一般离门口最远的位置为上座,上司或贵宾应该坐在这个位子。而职位

或辈份比较低的人,则坐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如果是正规的宴会的话,日本人一般都会

事先安排一名叫做「干事」的人来打点一切,当然最后也是由这个人负责交钱,这个人一

般会坐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

5、一些简单的用餐用语

在饭店点菜时,有些饭店会在座位上准备按钮,只要一按服务生就会马上来。如果没

有这样的按钮,您就要叫服务生了。这是您只要说「Su mi ma sen(劳驾)」,服务生就回来

给您点菜了。

在日本,用餐前一般会说「I ta da ki ma su(我要开始用餐了)」,而用完餐后,要说「Go

第 40 页 共 42 页

chi so sa ma de si ta(我用完餐了,谢谢您的款待)」

6居酒屋的「饭前小菜」

在日本,居酒屋是日本上班族男女的下班后必去之处。居酒屋一般气氛比较轻松,而

且价格便宜。在居酒屋用餐,如果您最开始点了酒类的话,一般服务生在给您上酒的同时,

会给您上一小碟下酒的小菜。需要注意的是,这碟下酒小菜一般是收费的。其价格因店而

异,一般在二、三百日元左右。虽然有些店只要客人要求是可以退掉的,但是这些小菜一

般味道不错,而且菜单上没有,您不妨试试。

7、别人请客时,应不应该剩菜?

在中国,一般在别人请客时,如果您「不客气」的将桌上的菜一扫而光,主人一定会

认为是菜不够吃,赶紧去加菜。而在日本却恰恰相反,如果您刻意剩下一些菜的话,主人

则会担心是否饭菜不合口味。在日本,当别人请客时,最好还是不要剩菜。

8、用餐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吃饭或喝汤时,不可以将饭碗或汤碗放在桌上。要用手拿起碗进食。吃饭时不可以把

嘴唇放在碗边,应该用筷子把饭挟起才放进口中,不过吃泡饭时例外。不可以用左手直接

去拿放在右边的碗碟,应该用右手拿起后再换到左手。

大家一起吃饭时一般用公筷。不可以用筷子指手划脚或指着别人,也不可以在菜上「徘

徊不定」。需要添饭时,不可把饭吃完,日本人习惯吃剩一点后才添饭。

第 41 页 共 42 页

9、卫生筷应上下分开

一般饭店多使用卫生筷,不过比较正式的饭店所使用的,则是木纹清晰的杉木筷等高

级品。在打开卫生筷时,要横着拿筷子,双手上下逐渐拉开。动作不可以太过夸张。还有,

除了极其简陋的筷子外,拉开后摩擦筷尖,是很不礼貌的。

10 、筷子如何摆

取出筷子后,筷袋应纵排于食物左侧。筷子则横摆,用餐中途要将筷子放回筷枕,一

样要横摆,筷子不能正对他人。筷子上如果沾有残余菜肴,可以餐巾纸将筷子擦干净,不

可用口去舔筷子,十分不雅观。如果没有筷枕,可以将筷袋轻轻打个结,当作筷枕使用。

用餐完毕后,要将筷子放入原来的筷袋后,摆回筷枕上。

第 42 页 共 42 页


更多推荐

筷子,客人,礼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