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
《房间空调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
修订编制说明
一、 修订标准的背景
1. 2004年颁布的房间空调器超前性能效国家标准将于2009年到期生效
为了留出时间让生产企业安排调节开发、生产进度,避免强制性标准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冲击,在2004年颁布的GB12021.3-2004中规定了2009年将要实施的超前能效限定值指标。这也是我国开展超前性能效标准的试点项目。
2009年即将到来,需要在原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等指标,使新标准中的各项内容配套成体系。
2. 节能政策及措施的出台
首先,当前实现“十一五”节能20%的目标已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两个约束性指标:节能20%、减排10%。空调节能对节能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其次,节能中长期专项中规定了设备能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要求。
在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2010年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汽车、电动机、家用电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空调新能效标准可以促进产品实现规划中的要求。
第三,空调节能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环保效果,还能够缩小峰谷差异。
由于空调使用时间比较集中,在大中城市夏季的高峰负荷中占30%-40%,这已导致多个省市区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来保证基本的电力供应,即高峰时供不应求,低谷时电力设备闲置浪费。空调节能可以有效解决峰谷差异,减小电力高峰负荷。
3.空调的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节能任务重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房间空调器生产基地和出口国,规模效益突出;另一方面,市场陷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市场销售中以5级低能效低价产品为主,企业面临原材料涨价等困扰,致使空调的能效水平提升缓慢,影响了空调的节能技术进步。空调新的能效标准将有力促使空调能效水平的提高,规范市场竞争。
二、 任务来源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标准的修订工作列入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075062-Q-469,由全国能标委合理用电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三、工作过程
1. 针对2004年版标准中“2009年能效限定值”的研讨和意见征集
2007年3月至6月,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开展了2009年能效限定值指标(2004年颁布)意见征求工作,对反馈的意见进行了分类整理。
针对意见征求过程中反映的情况,2007年6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空调节能的国际研讨会,就国内外节能方案、技术障碍、市场接受能力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之后,就征集的意见等问题,委托相关的科研机构进行了专门分析,对新能效标准的框架、制定原则和数据分析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编写了标准初稿。
2. 市场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空调产品的生产、销售状况及能效水平,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
——市场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消费者购买习惯与使用习惯调查;
——企业状况调查。
市场节能障碍
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市场节能障碍突出,主要表现在:
(1)能效等级的提高会造成空调器价格的增加,幅度约20%;消费者本身购买高效产品的意愿较高,达90%,但与购买行为脱节,仅为4%,价格承受力弱;
(2)消费者对高效产品的购买比例低。购买节能型产品(2级以上)的消费者只有4.09%,购买最低效产品(5级)消费者为86.48%(图1所示)。
2
86.480.4413.6523.0736.3645图1:目前房间空调器产品消费者所购买的空调器产品能效市场分布(家电协会数据)(%)
(3)2009年新标准将使空调的市场淘汰率高达87% 。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能效标准将产品能效的入门槛提高到2级,空调的市场淘汰率将达到88%左右(按照型号计);若将产品能效的入门槛提高到3级,空调的市场淘汰率将达到73%左右(按照型号计)。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标准后市场淘汰率
新标准限定值
淘汰率(按照型号统计)
淘汰率(按照销量统计)
(4)空调市场节能进展没有达到预期。根据2003年和2007年空调的型号数据统计,市场向高能效产品的过渡呈现停滞状态,市场中节能型产品呈下降趋势,市场出现不正常的“不推不动现象”(图2所示)。
企业面临的困难
(1)标准升级时企业需要追加投资,包括:模具、生产设备等一次性投资;
(2)我国空调及主要零配件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还没有核心技术,改造难度大;
(3)对市场未来不确定性担忧。节能改造将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消费者能否接受销售价格的上升普遍使企业担忧。
2级入门
87.63%
95.91%
3级入门
73.20%
92.84%
3
2003年与2007年能效水平对比(额定值)50%40%市场份额30%20%10%0%3.43.23EER2.82.6不合格20072003
图2:2003年与2007年市场能效水平对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数据)
3. 技术途径研究
基于目前的企业技术基础, 达到2级能效限定值要求,主要技术途径有:
(1)提高空调压缩机效率:提高压缩机效率是对空调节能效果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关键技术。
(2)增强两器换热性能:一个途径是增加容积;二是采用细管经铜管;三是开发微尺度高效换热管技术的采用等。
(3)采用高效风机:电机效率提高占整机比重较小约6%左右,也有较大节能潜力。
4. 能效标准的节能与环保效果分析
预测未来新标准的节能环保作用,主要包括:节约用电量,降低对电网系统的峰荷需求,基建投资规模缩减、减少环境污染。
经济性分析表明,新标准的实施对市场的短期影响或者冲击必然是有的,但总体上看产出大于投入。长远来看新标准的实施将会从运行成本、环保效果中获益,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也将得以落实。
5. 与相关方的沟通交流
2007年12月5日,房间空调器国家能效标准工作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各种可行的方案进行了详细对比,就标准的技术指标、技术改进难度、成本收益进行了研究和交流。并委托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就行业面对标准升级所带来的节能成本、主要困难进行研究分析,起草了分析报告。
鉴于新标准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巨大,将研究分析报告及有关建议报送国家发改委资环 4
司和国家标准委。同时就行业面临的困难、市场的不确定性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四、主要技术内容
1. 能效等级指标
通过对市场调查数据的计算分析,同时考虑节能技术难度、成本影响,并征求能效标识管理中心的意见,建议新标准中将产品能效等级分成1、2、3三个等级,3级为入门槛,为原标准中的2级指标,2级为节能评价值,为原标准中的1级指标,另外提出了新的1级指标。
2. 其他内容
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对一些术语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本标准中能效指标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指标对比如下图。
分体式空调器各国能效限定值对比5.75.24.7EER(W/W)4.23.73.22.72.2617制冷量(kW)USAKoreaThailandAustraliaJapan(2007 cooling)ChinaEUJapan(2007C+H)
5
更多推荐
能效,标准,节能,空调,市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