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黎原)
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06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71205w
专业名称: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二、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安全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成为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把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列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优先发展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是一个交叉学科。本专业以学习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为主,兼学通信技术,同时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要求学生在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两个方面都得到培养提高;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其中前三学年在校内进行课程学习,第四学年到单位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推荐或考上研究生的同学,直接进入导师课题组实习。
学分要求:毕业生毕业时必须修满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1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57学分,专业必修课9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9学分,专业选修课2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
其他主干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信息隐藏技术、电磁防护与物理安全等。
七、双语课程
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应用实验、程序设计综合训练、计算机网络应用设计、网络安全实验、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上机实习和实验两种类型,采用课间实验与集中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安排。其中课间实验与相应课程同步进行。集中实验一般在相应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以综合性、设计型为主,旨在锻炼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必须从二年级开始参加一个兴趣小组,承担相应的课外研究、开发工作。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直接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提前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发工作;对准备就业的学生,到用人单位或实习基地实习6个月以上时间。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毕业生毕业时必须修满150学分并完成兴趣小组分配的任务方可颁发本科毕业文凭,成绩符合武汉大学学位授予条件且获得国家英语四级证书者,才能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1
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6版)
课程课程
类别 编号
140
140
140
必
140
140
140
通修
识
教
育
140
课 程 名 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体育
军事理论
英语(1)(2)(3)(4)
学时类型 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
学总开课分学讲实实上学院
数 时
课 验 践 机
1 2 3 4 5 6 7 8
3 54 54
3 54 54
2 36 36
6
3
政管
政管
政管
政管
体
军
外
3
2
1072
8
6
4 144 144
1 18 18
12 216 216
1 1 1 1
1
3 3 3 3
12 见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总表 (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五大类,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12个学分。选修与本专业重复修 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学分。跨领域的课程修习则均承认学分。)。大学语文学分为计算机学院学生必须取得的学分。
选07
07
07
08
08
08
08
专
08
业
08
必基修
08
础
08
课
08
08
08
08
08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信息安全导论讲座
电路与电子技术
数字逻辑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
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
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密码学
网络安全
10 180 180
3 54 54
3 54 54
0 6 6
5 5
数
数
数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3
3
0
4 4 72 72
3 54 54 24
3
5
4
4
4
3
2
3
54
90
72
72
72
54
36
54
3
54 36 3
90 5
72 18 4
72 4
72 36 4
54 3
36 36 2
54 36 3
3 54 54 3
3 54 54 16
3
08
08
3 54 54 24
3 54 54
3 54 54
2
3
3
20
专
必08
修
业
3
课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智能卡技术
电磁防护与物理安全
信息隐藏技术
Windows原理与应用
Linux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病毒
现代通信
网络管理
嵌入式系统
数据库系统实现
算法设计与分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网络程序设计
编译原理
多媒体技术
电子商务技术
软件工程
网页设计与制作
模式识别
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与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
实用新技术系列讲座
存储技术基础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
数字逻辑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实验
操作系统设计
网络安全实验
计算机网络应用设计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
程序设计训练
生产劳动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必修学分
2 36 36 18
2 36 36
2 36 36
2 36 36
2 36 36
3 54 54
2 36 36
2
2
2
2
2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计
20
36
36
36
3
2
2
3
2 36 36 24
3 54 54 36
2 36 36
3 54 54
3 54 54
3 54 54
3 54 54
3 54 54
2 36 36
3 54 54
1 18 18
2 36 36
36
36
36
36
36
2
3
3
选
08
08
修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13
13
13
13
集
中
实
践
教
学
13
13
13
13
13
13
3
3
3
2
3
36 1
1
2
3
2
1
3 54 54 36
2 36 36 36
1 18 18
2 36 36
1
1
1
1
1
1
1
1
1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周
36
36
1
1
2
1
1
1
1
1
1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6
12周 6 计
通识教育必修学分 31学分,占总学分 21%
专业基础必修学分 57学分,占总学分 38%
毕业应取得总学分:150
专业必修学分 9学分,占总学分 6%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学分15学分,占总学分 10%
其中毕业论文或设计必修学分6学分,占总学分 4%
选修课程学分 ≥38学分,占 25.3%,其中通识教育选修学分12学分
1. 军事理论课程18学时实践内容归入军事训练
2. 所有课程的实验和上机学时均统一安排在课外
3. 大学语文学分为计算机学院学生必须取得的学分
4. 程序设计训练课程不安排固定时间,学生在四年内在学院ACM程序大赛训练平台内自行完成
3
备注
实习管理
1. 原则
(1) 推荐免试本校研究生的学生,一般不参加校外实习,直接进入导师的课题组。
(2) 校外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2. 程序
(1) 学生应在9月30日之前确定实习单位并报学院备案。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应尽量考虑与就业挂钩。
(2) 学生实习与毕业论文挂钩,实习开始时同时确定指导老师。
(3) 学生每月至少一次向指导老师报告实习情况,指导老师每月至少一次向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情况。
(4) 学生实习完毕由本人填写实习总结表(另行制订),实习单位填写相关评语后用公函寄达学院,经指导老师确认达到实习要求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5) 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3. 推荐免试本校研究生学生的实习
由导师指定实习内容并撰写论文。
4. 考研学生的实习
对准备考研的学生,经学院备案,其实习时间可适当减少,但累计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5. 对不能按时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在校内实习,由指导老师安排实习内容,其要求等同校外实习。
6. 对到校外实习的学生,学院报销一次往返路费。
7. 到校外实习的学生,需与学院签订有关承诺书(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制定)。
4
兴趣小组管理
1. 从二年级开始成立兴趣小组,其有效时间为二~三年级。
2. 每个兴趣小组由5~10名学生组成。
3. 每个教师负责指导一个兴趣小组,主要职责:
(1) 负责制定小组的活动内容、目标与实施计划
(2) 指导兴趣小组执行实施活动计划
(3) 检查兴趣小组成员的执行情况
(4) 指导单个学生申请业余科研项目、监督执行
4.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每个教师都有义务指导兴趣小组,每两年至少需要指导一个小组。当兴趣小组没有找到指导教师时,主管系主任负责指定指导教师,教师需服从安排。
5

更多推荐
实习,学分,学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