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发(作者:客厅酒柜效果图)

[编辑本段]

定义

能效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制冷量与实际输入功率之比。这

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量。空调能效比越大,在

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

在制冷和降噪之外,在日益追求环保和节能的今天,用电量的多少也应该是大家所关注的。对

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节能空调可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电费一点一滴的节省下来,无疑是精明的选择。

在这方面涉及两个技术关键词:能效比和变频。能效比是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

入功率之比。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器产品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该数

值的大小反映出不同空调器产品的节能情况。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

功率就越小,则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器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空调上的能效标识使您得以

很容易地从众多空调中“认出”节能“明星”,只要看清标识右侧箭头上标注的产品等级便可做出判断:

1级产品最节能,5级最耗能。还要提醒一点,只有标识标注1、2级的才算节能空调,其他等级

的空调仍属耗能产品。

[编辑本段]

[10]

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

空调的能效比分为两种,分别是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一般情况下,就中国绝

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

制冷,所以人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比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

[1]

能效比代号:EER

空调能效标识

(1)空调器的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

(2)EER是空调器的制冷性能系数,也称能效比,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冷量。

(3)COP是空调器的制热性能系数,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热量。

(4)数学表达式为: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

(5)EER和COP越高,空调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

高能效空调=低能耗空调 国标1、2、3级能效

高能耗空调=低能效空调 国标4、5级能效

高能耗空调(4、5级能效空调)09年3月在中国强制停产。

[编辑本段]

能效比标准与分级

国家的空调能效比标准1-5级各是多少

能效比是指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率(耗电量)的比值。

能效等级是表示空调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将空调的能

效比分为1、2、3、4、5五个级别。

具体的能效等级划定如下表:

能效标识 能效等级

2.6~2.8 五级

2.8~3.0 四级

3.0~3.2 三级

3.2~3.4 二级

3.4及以上 一级(特佳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能效比5.0以上)

1级最节能,5级能效最低,低于5级的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空调企业需要在产品上加贴能

效标识标志,告知消费者其能效水平等级。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能效等级标贴清楚地知道哪种空调

是省电节能的。据了解,以一台1.5匹空调为参考,一级品每小时耗电量不得超过1度,五级产

品每小时耗电量不得超过1.35度。

能效等级是表示空调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把空调的能

效比分为1、2、3、4、5五个级别。能效标志为2.6至2.8,能耗等级为5级能耗;能效标志为2.

8至3.0,能耗等级为4级能耗;能效标志为3.0至3.2,能耗等级为3级能耗;能效标志为3.2至

3.4,能耗等级为2级能耗;能效标志在3.4及以上,能耗等级为1级能耗。按规定,如果产品低

于最低市场准入的5级能效,是不允许在市面上销售的。

家庭使用2级能效比效果最佳,1级能效比的空调确实要比2级能效比的空调单位耗电量要低。

但是,是否达到最佳省电效果,还需根据个人家庭使用习惯来换算。一般来说,小1匹和1匹空调

连续工作10小时才能节省1.5度电,每天并不需要使用这么长时间的家庭就不需要刻意选择能效

比最高的产品。有专家指出,2级能效比其实是一个“临界点”,根据测算,一般家庭使用2级能效

比的空调节能效果通常达到最佳。

中国能效分5个等级,能效标志的底色为蓝色,顶头有“生产者名称”、“规格型号”等信息;最

为醒目的就是标志的中间部分,有从1至5个等级标记,从绿色到红色,并在左边有信息提示从“能

耗低”到“能耗高”,右上角则明示出本规格型号产品的能效等级。标志的下部提供有“能效比”、“输入

功率”以及“制冷量”的具体数据。

[6]

.

[编辑本段]

制冷量能效比的估算

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严格讲,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

瓦 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

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

大卡 ×1.162=2324 W 。这里的W 瓦 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

00 大卡 ×1.5×1.162=3486 W 。

人们在选购空调器时都十分关心如何确定空调制冷量的大小。确切地讲,空调制冷量的大小是

由房间的面积、高度、朝向、房间密封程度、居住人口以及房间内其它家用电器 如电灯、电视机、

电冰箱等 的功率、数量等综合因素构成的。为了方便读者计算起见,这里只把基本的空调制冷量

的估算方法做一介绍。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 ,客厅、饭厅每平方

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

调制冷量为:

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C-25型窗式

空调器,或选购KF-25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

节能型空调器,即制冷量相对较大,而耗电量较小的空调器,是人们所希望选购的较为理想的

空调器。

在选购时,可以根据空调器铭牌上标出的功率指标计算出能效比,来分析一下是否是节能型空

调器。所谓能效比 也称性能系数 即一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

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比如,一台KF-20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

0W,另一台KF-25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

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

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

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

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

[4]

[编辑本段]

北美季节能效比简易计算方法

SEER简易计算方法

SEER定义和EER的定义完全不同,其测算方式也有差异。对于EER的测算,空调的能力和

能效只要通过一个工况测试就可以完全获得,而对于SEER的测算,由于测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系

统开/关循环损失和累加能源消耗量的影响,因此空调的能力和能效需要通过四个工况测试并通过

一系列的加权计算才可以获得最终结果,见表1。

A工况称为标准制冷工况,空调在这个工况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制冷量。B工况称为低温制冷工

况,空调在这个工况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制冷能效,标准中对其定义为EERB。C工况干工况稳态试

验和D工况干工况断续试验,做这两个试验要保证蒸发器表面处于无凝露的测试状态中。A、B、

C三个试验项目都属于稳态试验项目,当测试数据误差满足ASHRAE37-2005所规定的范围以内,

即可以按照10分钟一次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结算。D工况试验中,空调要按照6分钟开机,24分

钟停机,30分钟为一个循环周期的方式循环往复进行,当循环周期工况稳定后,记录其中一个稳

定周期的试验数据,通过这两个试验,求取SEER计算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CD值,标准中定义C

D值为效率降低系数,由于精算过程十分复杂,试验平台焓差法试验装置需要进行程序调整,因此

并非所有焓差测试台都可以进行CD值的测试,在ARI 210/240标准中对于不能进行C工况和D

工况试验的焓差测试装置,允许CD值使用0.25替代。将0.25代入公式(1)。

PLF(0.5)=1-0.5×CD………(1)

式中:

PLF(0.5)——当制冷负荷系数为0.5时的部分负荷系数。

将(1)式的计算值代入公式(2),即可求取季节能效比值。

SEER=PLF(0.5)×EERB……(2)

此时季节能效的计算公式可以变形为SEER=0.875×EERB。引入SEER13的概念,公式可以

继续变形为EERB ×0.875×3.412(Btu/W)≥13(Btu/W),即工况B的试验条件下测试所获得的能效

值要求大于4.35W/W。根据美国ARI 210/240测试标准空调出厂时的最低制冷能力和能效值都不

能低于标称值的95%,由此可以推算出北美向SEER13的分体空调在工况B的试验条件下的实测

能效值只有大于4.137W/W才可以满足SEER13的开发要求。

[2]

[编辑本段]

中国显示器产品效能比等级

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008年4月1日,一项确定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目标能效限定值、能效等级、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

这项标准确定的能效限定值和目标能效限定值均属强制性条款。计算机显示器能效等级的确定

是中国在这一产品领域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的技术依据。该标准即《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B21520-2008)。

据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海红介绍,这项标准适用于在电网电压下

正常工作的计算机使用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设备,也适用于主要功能为

计算机显示器的带有调谐器、接收器的显示设备。

[3]

● 该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4个方面:

★ 规定了计算机显示器的3个能效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的能效等级。能效等级的确定是计

算机显示器实施能效标识的技术依据;

★ 对计算机显示器的能效限定值提出强制性要求,为能效等级的三级,标准要求能效限定值

应作为显示器出厂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允许出厂。能效限定值是标准实施后的市场准入

指标,也是防止低能效产品进入市场和国家淘汰高耗能产品的依据;

★ 规定了推荐性的计算机显示器的节能评价指标,为能效等级的二级,当产品达到节能评价

值要求时,生产企业可向国家节能产品认证机构申请节能产品认证;

★ 提出了目标能效限定值,即3年后开始生效的能效限定值,目标能效限定值(3年后的三

级能效等级)会提高到能效等级的二级,以此促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改进产品结构或生产工艺,稳

步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

● 能源效率:功耗低并不代表节能

所谓能效比即显示器屏幕的发光亮度与实测输入功率的比值,也叫显示器能源效率,这样的算

法更能体现显示器对能源的利用率。

无论是大至30吋,还是小到15.0吋的显示器,通过能效比都能更加客观的体现出其对能源的

利用率,相比美国较早制定的“能源之星”以每像素功耗来进行判定,能效比在显示器产品尺寸多样

的市场情况下,要更加适用一些。

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的功耗测试仪器,对显示器正常工作稳定后一段时间(大

于20分钟)的功耗E(单位:W·h)进行测试,然后再用公式P=E/t(测试时间),算出单位时间

的功耗值P(单位:W)。

显示器能源效率(能效比)Eff(单位cd/W),就可以用公式Eff=S×L/P来进行计算。其中S

为所检验显示器的有效显示面积(单位:㎡),L则是所检验显示器的亮度值(单位:cd/㎡)。

这就是说,显示器能源效率Eff的值越高,消耗同样功率,其屏幕的发光亮度越高,节能效果就越

好;Eff值越低,反之。

例如三星热卖的22吋节能液晶显示器2243EW,其亮度值为250cd/㎡,最大功耗28W,可

视区域面积=0.47376m×0.2961m=0.14㎡,其能效比就等于250cd/㎡×0.14㎡/28W=1.25cd/W。

新规范中,1级能源效率为1.05cd/W,而三星2243EW的理论能效比值比1级还要高出近1/4。

再比如戴尔新推出的27吋大屏液晶2709W,亮度为400cd/㎡,最大功耗110W,可视区域面

积=0.5818m×0.3636m=0.21㎡,其能效比值=400cd/㎡×0.21㎡/110W=0.76cd/W。相比三星224

3EW,其能源效率要低不少,不过其还是高过能效限定值,即3级能效值0.55cd/W。

三个等级的划分有助于产品技能品质的区分,而以每瓦产生多少亮度来评价显示器能耗,更加

客观的体现了产品的技能特性,同时符合尺寸规格繁多的液晶显示器市场。

很多朋友在使用完电脑,不会去关闭显示器的开关,让其处于待机状态,或者仅仅关闭显示器

开关,而没有彻底断开电源。

显示器不仅仅是在其正常使用时才会消耗电能,在待机或者关闭开关而未彻底断开电源的情况

下,也会有较小的功耗,虽然功率都在1W左右,但考虑到显示器在实际应用中待机状态时间较长,

加上基本所有用户都没有彻底断开电源的习惯,因此限定显示器关闭状态能耗是非常必要的。

在显示器的能效限定中,规定了显示器关闭时最大的有功功率。测试时,需把显示器处于关闭

状态,在仪器读取的功耗数据稳定后开始测试,测试时间不能小于10分钟。

显示器类

能效等级

1级

能源效率/

CRT

LCD

按照《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20-2008)的规定,所检验显示器的能

源效率Eff必须要高于能效限定值(三级能效等级)0.55 cd/W,显示器关闭状态时最大的有功功

率不能高于2W。

这是国内所规定显示器能耗比的最低数值,如果所检验显示器达不到此标准,需从此显示器所

在批次中再抽检两台,如再抽检的两台均达到标准,则该批次为合格,如果两台中仍有一台达不到

此标准,那此批产品则被判定为不合格,不能出厂。

[编辑本段]

2级

3级

关闭状态 关闭状态 关闭状态

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

能耗/ 能耗/ 能耗/

0.18

1.05

1

0.5

0.16

0.85

3

1

0.14

0.55

5

2

(cd/W)

W

(cd/W)

W

(cd/W)

W

空调消费误区:能效比越高越好

误区一 选择能效比越高越好

在经过了能效比的攀比炒作后,一些不负责任的厂家已经直接将消费者带入“高能效消费的误

区”。

根据国家的能效标准,空调能效比分为5级,1级为3.4,表示能源效率最高,5级为2.6,

表示能源效率最低。那么是否在选购时,买能效比越高的产品越好呢?中国制冷学会空调委员会副

主任、南京工业大学李志浩教授认为,5级能效比代表了中国空调业的水平,中国制定的1级标准

是一般企业努力的目标,2级代表节能型产品,3、4级代表国家的平均水平,5级产品是未来淘

汰的产品。

所以专家认为,并不是买能效比越高的产品越省钱,这涉及到产品成本与节约电费之间的衡量。

综合考虑投入、收益,有的消费者选择第2级、3级能效比的空调也许会较为合算。

误区二 高效等于永远高效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了节能空调后,总认为就是终身高效,但实际上,TCL空调工程师郑双名

指出,空调出现性能衰减现象是业界一直没有关注的问题。

据悉,空调性能衰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空调的换热器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传统

空调的换热器,使用亲水铝箔作为热交换界面,而铝箔的亲水性是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的,当其

亲水性衰减后,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就会在铝箔翅片间形成水桥,堵塞出风风道,从而导致制冷效

果衰减。此外,传统空调室外机长期暴露在各种烟尘、风沙环境下,久而久之就会积尘、变脏,而

且很难清洗,这会直接导致换热效率降低,是空调性能衰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高效加长效才是空

调的关键。

[5]

[编辑本段]

能效比与季节能效比的区别

专家介绍,衡量变频空调是否节能的标准是“季节能效比”,英文缩写为SEER,即变频空调在规定

工况下工作1136小时,制冷总量/耗电总量;而定频空调的标准才是“能效比”,英文缩写为EER,即制

冷量/制冷功率。

但是市场上某些企业不注重技术,在宣传上偷换概念,为抢占变频空调市场,置国家标准于不顾,

故意用定频空调的标准“能效比”去替代变频空调的“季节能效比”,甚至粗暴地用“最小制冷量÷最小制

冷功率”来计算变频能效比,得出“15赫兹是伪低频真耗能”的结论,企图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对变频空

调的认识。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石文星说,由于空调器在不同

的环境温度下转速不同,按照变频空调能效国标的要求,对比两台变频空调的节能性,要看“季节能效

比”,而不是截取某段特定条件下的“能效比”。这就好比飞机刚开始滑行时,肯定比高速行驶的汽车慢,

但不能因此判断飞机的时速比汽车慢。

[编辑本段]

最新高能效比空调诞生

2009年9月21日消息,格力新一代变频卧室空调“月亮女神”已经面世,该款空调运行频率仅

为6赫兹,为全球首创,最低能耗为80瓦。

格力称,格力此次推出的月亮女神G—Matrik直流变频空调采用了格力G—Matrik制冷技术,

并在原有的15赫兹频率基础上进行革新,使自身的频率达到了6赫兹,最小制冷量只有380瓦,

与一个人静坐状态下的耗能基本相当,能实现制冷量输出与绝大多数场合下能耗损失的平衡,适应

范围更广,在确保不停机运转的同时,也就避免了定频空调忽开忽停、忽冷忽热的现象。

该变频空调启动后,先以最大频率强力制冷或制热,迅速接近所设定的温度。这时房间需求的

冷量或热量比较少,变频空调的运行效率自然下降,压缩机输出功率随之降低,以实现房间的热平

衡。但是当空调压缩机在低频运行时,主机很容易抖动,容易造成系统损坏、管路破裂等问题,这

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整个空调产业界,导致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传统直流变频空调只能将运行频

率控制在30HZ左右 。

为了解决这一全球性的技术难题,格力研究团队经过12年的技术攻关和反复实验推出的G-M

atrik直流变频技术,成功实现空调压缩机15赫兹低频运转的同时,依旧能够稳定运行,这一减震

技术的突破将国内空调业的技术含量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月亮女神再次刷新了国内

乃至国际空调业界的记录,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实现6HZ低频运转的空调。

月亮女神在实现低频运转的同时,综合智能冷媒流量控制技术,从而大大降低了空调的能耗,

它的最低能耗只有80瓦,能效比高达6.3,远远高于国家一级能效标准5.2,这与同类产品相比,

节能效果更为突出。此外,月亮女神应用的静音环境控制技术和人性化睡眠技术,静音低至21分

贝。亮女神采用的R410A制冷剂更是目前欧盟通用、对臭氧层破坏率趋于零的环保制冷剂。

[7]

[编辑本段]

冷热交换:能效比高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是一种以电为动力、以水为冷、热源载体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通过压缩制

冷系统的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实现空调的供冷和供热。夏季、水作为冷却载体。将室内热量带至

室外;冬季,水作为热源载体,通过制冷系统的热泵循环作用,将热量送入室内。其最大的特点是:

各终端空调用户均独立设置有水源热泵空调机组,水系统集中设置。在夏季,送往各空调终端的不

是空调冷水,而是冷却水,冬季,送往各空调终端的不是50-60℃的空调热水,而只需15---25℃

低品位的热源水或工业余热水。

在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并进行完全回灌;在不便于利用地下

水的地方,夏季可采用冷却塔循环供应冷却水,冬季通过热水锅炉、工业余热等供应低品位热源水

(15--25℃)。由于机组采取了特殊的结构,使噪音大幅降低,机组可置于室内卫生间、天棚之内等,

安装灵活。机组结构形式设有暗装风机盘管式样、吊装柜式、卧式、立式等,了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水源热泵空调机组可广泛用于写字楼、宾馆、银行、商场、学校、别墅、公寓等。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J116--2001推荐使用的空调器。

一、冷热水机组

1.机组特点:

◆全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体积小

◆全不锈钢外壳,造型美观,永不生锈,可户外安装。

◆多重隔音,噪音低

◆热泵供热,无需锅炉

2.地下水式工况条件:

◆制冷工况:使用侧进出温度12℃/7℃

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和18℃/25℃

◆制热工况:使用侧进出水温度40℃

◆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5℃

3.水环式工况条件:

◆制冷工况:使用侧进出水温度12℃/7℃

热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

二、整体式新风机组

1.机组特点:

◆微电脑自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多重鼓掌保护,可实现线控和遥控。

◆采用品牌压缩机,节能低噪,可靠性高。

◆多回路制冷系统,能量调节方便。

◆防腐双面喷塑外壳。

◆采用整体不锈钢底盘,永不生锈。

2.工况条件:

◆制冷:使用侧进风干球/湿球温度35℃/28℃

水环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和18℃/25℃

◆制热:使用侧进风干球温度7℃

水环式热源侧进温度20℃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水温度15℃

双盘管热源侧进/出水温度60℃/50℃

三、整体暗装风机盘管机组1.机组特点

◆微电脑自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多重故障保护,可实现线控和遥控。

◆采用专利技术,降噪效果明显。

◆采用独特的冷凝水加热技术。

◆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采用整体不锈钢底盘,永不生锈。

2.工况条件:

◆制冷:使用侧进风干球/湿球温度27℃/19℃

水环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和和18℃/25℃

◆制热:使用侧进风干球温度20℃/15℃

水环式热源侧进温度20℃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水温度15℃

双盘管热源侧进/出水温度60℃/50℃

◆机外静压:0Pa。静压型机组可特殊订货。

四、整体吊装柜式机组

1.机组特点

◆微电脑自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多重故障保护,可实现线控和遥控。

◆高效低噪音离心风机,运行宁静。

◆可方便选择安装位置,保养方便。

◆高效换热器,换热系数高。

◆采用整体不锈钢底盘,永不生锈。

2.工况条件:

◆制冷:使用侧进风干球/湿球温度27℃/19℃

水环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和和18℃/25℃

◆制热:使用侧进风干球温度20℃/15℃

水环式热源侧进水温度20℃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水温度15℃

双盘管热源侧进/出水温度60℃/50℃

五、整体立柜式机组

1.机组特点

◆微电脑自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多重故障保护,可实现线控和遥控。

◆采用品牌压缩机,节能低噪,可靠性高。

◆多回路制冷系统,能量调节方便。

◆防腐双面喷塑外壳。

2.工况条件:

◆制冷:使用侧进风干球/湿球温度27℃/19℃

水环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和和18℃/25℃

◆制热:使用侧进风干球温度20℃/15℃

水环式热源侧进温度20℃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水温度15℃

双盘管热源侧进/出水温度60℃/50℃

六、整体吊装复合式新风机组

1.机组特点

◆微电脑自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多重故障保护,可实现线控和遥控。

◆高效低噪音离心构机,运行宁静。

◆百叶窗式铝翅片换热器,换热效率高。

◆铝合金框架,外形美观。

◆采用整体不锈钢底盘,永不生锈。

2.工况条件:

◆制冷:使用侧进风干球/湿球温度32℃/28℃

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

◆制热:使用侧进风干球温度7℃

热源侧进水15℃

七、分体暗装风机盘管机组

1.机组特点

◆微电脑自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多重故障保护,可实现线控和遥控。

◆选用大叶轮低转速风机,风量大,噪声低。

◆选用对称型的设计,接管及回风口位置依现场需要而改变。

◆一次性成型冷凝水盘,外涂防水涂层,外贴保温材料。

2.工况条件:

◆制冷:使用侧进风干球/湿球温度27℃/19℃

水环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和和18℃/29℃

◆制热:使用侧进风干球温度20℃/15℃

水环式热源侧进温度20℃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水温度20℃

双盘管热源侧进/出水温度60℃/50℃

◆机外静压:0Pa。

静压型机组可特殊订货。

八、分体吊装柜式机组

1.机组特点

◆微电脑自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多重故障保护,可实现线控和遥控。

◆高效、大功率风机,高静压。

◆高效换热器,体积小,重量轻。

◆铝合金框回,外形美观。

2.工况条件:

◆制冷:使用侧进风干球/湿球温度27℃/19℃

水环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和和18℃/25℃

◆制热:使用侧进风干球温度20℃/15℃

水环式热源侧进温度20℃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水温度15℃

双盘管热源侧进/出水温度60℃/50℃

九、分体吊装柜式新风机组

1.机组特点:

◆微电脑自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多重故障保护,可实现线控和遥控。

◆双进风离心风出,经严格动静平衡试验,振动小,噪音底。

◆进风口过滤,保证新风质量。

◆高效隔热隔音阻燃保温材料。

◆铝合金框架,外形美观。

2.工况条件:

◆制冷:使用侧进风干球/湿球温度35℃/28℃

水环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出水温度18℃/29℃和和18℃/25℃

◆制热:使用侧进风干球温度7℃

水环式热源侧进温度20℃

地下水式热源侧进水温度15℃

双盘管热源侧进/出水温度60℃/50℃

[8]

[编辑本段]

空调能效比存在短斤少两现象

2009年夏季来临,空调进入了销售和使用的高峰期,虽然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能够

注意到能效标识,但并不知道这些标识跟实际的出入有多大。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联合公布的12个型号家用空调器的比较试验结果(比较试验结果仅对样本负责)显示,12个型号

的家用空调器能效实测数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有企业夸大产品的制冷水平,低标输入功率。

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影响了行业竞争的公平性。

这次比较试验的12个样本空调器中包括国产品牌8个,合资品牌4个,基本涵盖了市场上的

主流产品。样本选择的是一般家庭经常用、市场销量较大的制冷量在3200W~3600W之间(俗称

一匹或大一匹)的壁挂式空调器。这12个样本的空调器均选择了一级或二级能效标识的节能型产

品,每台购买价格在3000~4200元之间,没有涉及变频空调器。

九家企业夸大能效

按照实际检测能效比,12个样本空调器的能效等级实测结果均与标称等级相符。但本次比较

试验的12个样本中,只有3个样本能效比实测值与其标称值相等或略高,分别是:青岛海尔空调

器有限总公司2006年5月出厂的、型号为KFRD-35GW/U(ZXF)的海尔品牌空调器样本;上

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2006年1月出厂的、型号为KFR-36GW/G的三菱电机品

牌的空调器样本;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2006年2月出厂的、型号为KFR-35GW/DSH的三星

品牌的空调器样本。

而其他9个样本的标称值均高于实测值,其中尤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出

厂的,型号为KFR-32GW/E(3251)Z的格力空调样本的数值差距最大,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

司2006年4月出厂的、型号为KFR-32GW/VB的科龙空调样本、广东志高空调器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6月出厂的、型号为KFR-32GW/KD(K64A)+2的志高空调样本等也位列其中。

对此,珠海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格力该型号的能效标识完全符合国家的规定,但并没有

对为何标称值和实测值差距明显作出具体解释。

两款空调制冷量不符

中消协透露,比较试验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企业普遍低标输入功率,格力和科龙的两款

空调实测制冷量小于标称值,没有达到自我明示的制冷量水平,而其他几款样本的实测制冷量均高

于标称值,虽然样本实测指标符合“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额定制冷消耗功率的110%”和“制冷

量实测值不应小于额定制冷量的95%”的国家规定,但对消费者选择低能耗产品还是有不利影响。

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全国各地消协组织共同发出倡议: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强能效标识的宣

传与管理,对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型产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有关生产企业要严格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诚信经营;服务行业的经营者应当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主动选用节能型

产品;在高温期长的地区生活的消费者,首选高能效比空调器。

[9]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136

全面解读空调的能效比

分类:空调 | 来源:爱消费 | 作者:wei | 性质:原创 | 发布:2009-07-03 14:09:51 | 点击:317 | 回复:0

wei

导语:我们在购买空调时,可以发现产品上都贴有能效比标签,可是不少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疑惑,空调的能效比等级是越高

越好,还是越低越好呢?

关键词: 空调 能效比 EER

空调能效比与等级分析

我们在购买空调时,可以发现产品上都贴有能效比标签,可是不少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疑惑,空调的能效比

等级是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呢?

什么是空调能效比?

能效比指的是空调的能耗与效用的比值,具体而言就是一台空调用一千瓦的电能产生多少千瓦的制冷/热

量。例如,一台定速空调的制冷量是4800W,制冷功率是1860W,制冷能效比(EER)就是4800/1860≈2.6。

什么是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

空调的能效比分为两种,分别是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一般情况下,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

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

所称的空调能效比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

能效比代号:EER

(1)空调器的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

(2)EER是空调器的制冷性能系数,也称能效比,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冷量。

(3)COP是空调器的制热性能系数,表示空调器的单位功率制热量。

(4)数学表达式为: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

(5)EER和COP越高,空调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高能效空调=低能耗空调 国标1、2、3级能效高能耗

空调=低能效空调 国标4、5级能效高能耗空调(4、5级能效空调)09年3月在我国强制停产。

空调能效比分为几个等级?

空调能效比标识把空调能效比分为5个等级,能效比和能效等级的对应关系如下:

1、能效比3.40以上:能效等级1级。

2、能效比3.20~3.39:能效等级2级。

3、能效比3.00~3.19:能效等级3级。

4、能效比2.80~2.99:能效等级4级。

5、能效比2.50~2.79:能效等级5级。

北美季节能效比简易计算方法

2007年11月19日 09:14 《电器》

张骏 翁文 徐志海

高效、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房间空气调节器技术发展的三大主题,世界各国对于空调能效要求逐年提

升。作为空调行业的技术领跑者,美国在空调能效提升方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国能源部(DOE)规定,

从2006年1月23日起,进入美国市场的分体单元机产品季节能效比(Seasonal Energy Efficient Ratio,

简称SEER)必须从10提高到13。

在美国判定空调节能效果不以能效比(EER)作为判定指标,这是因为在美国的制冷季节中,室外温度

高于35℃的时间少于5%,低于28℃的时间多于75%,而且循环开关损失并没有反映在能效比上,所以EER

不能代表美国的季节性能源消耗情况。

美国

能源部于1977年提出季节能效比(SEER)的概念,对于单冷空调设备将季节能效比作为衡量其制冷效率的

指标。按照定义,SEER是指一台空调在其正常的制冷使用周期内(不超过12个月)的总制冷量(Btu),除以

同一周期中的总输入电能(W.h)。

经过历史数据的统计和试验验证,美国制冷与空调协会(ARI)在其 210/240标准中提出了相对简单的

SEER计算方法。

SEER简易计算方法

SEER定义和EER的定义完全不同,其测算方式也有差异。对于EER的测算,空调的能力和能效只要通

过一个工况测试就可以完全获得,而对于SEER的测算,由于测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开/关循环损失和累

加能源消耗量的影响,因此空调的能力和能效需要通过四个工况测试并通过一系列的加权计算才可以获得

最终结果,见表1。

A工况称为标准制冷工况,空调在这个工况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制冷量。B工况称为低温制冷工况,空

调在这个工况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制冷能效,标准中对其定义为EERB。C工况干工况稳态试验和D工况干工

况断续试验,做这两个试验要保证蒸发器表面处于无凝露的测试状态中。A、B、C三个试验项目都属于稳

态试验项目,当测试数据误差满足ASHRAE37-2005所规定的范围以内,即可以按照10分钟一次的时间间

隔进行数据结算。D工况试验中,空调要按照6分钟开机,24分钟停机,30分钟为一个循环周期的方式循

环往复进行,当循环周期工况稳定后,记录其中一个稳定周期的试验数据,通过这两个试验,求取SEER

计算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CD值,标准中定义CD值为效率降低系数,由于精算过程十分复杂,试验平台焓

差法试验装置需要进行程序调整,因此并非所有焓差测试台都可以进行CD值的测试,在ARI 210/240标

准中对于不能进行C工况和D工况试验的焓差测试装置,允许CD值使用0.25替代。将0.25代入公式(1)。

PLF(0.5)=1-0.5×CD………(1)

式中:

PLF(0.5)——当制冷负荷系数为0.5时的部分负荷系数。

将(1)式的计算值代入公式(2),即可求取季节能效比值。

SEER=PLF(0.5)×EERB……(2)

此时季节能效的计算公式可以变形为SEER=0.875×EERB。引入SEER13的概念,公式可以继续变形为

EERB ×0.875×3.412(Btu/W)≥13(Btu/W),即工况B的试验条件下测试所获得的能效值要求大于4.35W/W。

根据美国ARI 210/240测试标准空调出厂时的最低制冷能力和能效值都不能低于标称值的95%,由此可以

推算出北美向SEER13的分体空调在工况B的试验条件下的实测能效值只有大于4.137W/W才可以满足

SEER13的开发要求。

试验实例

采用向北美出口的2HP(5200W)分体空调作为测试本体,选择日立ASL155RN-C7LU作为测试样机,根据

美国ARI 210/240的相关测试标准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试验结果表明,被测系统在A工况下制冷量为5050W,大于5011W的最低能力要求,在B工况下能效

值为4.27W/W,大于4.137W/W的最低能效要求,通过简算公式计算SEER为13.42,大于13,因此该款空

调系统满足SEER13的开发目标。

综上可知,SEER13最关注的是空调系统在B工况下的能效情况,力求在该工况下空调能效能够达到

4.137W/W以上,从而满足SEER13的最终开发要求,这一分析结果将为空调系统未来的开发指明方向。

选购空调 制冷量及能效比的估算

更多内容在IT空调世界:空调知识讲堂

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严格讲,空调器输出制冷量

的大小应以W 瓦 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

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

1匹制冷量应为2000 大卡 ×1.162=2324 W 。这里的W 瓦 即表示制冷量,

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 大卡 ×1.5×1.162=2486 W 。

人们在选购空调器时都十分关心如何确定空调制冷量的大小。确切地讲,空调制冷

量的大小是由房间的面积、高度、朝向、房间密封程度、居住人口以及房间内其它家用电器 如

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 的功率、数量等综合因素构成的。为了方便读者计算起见,这里只

将基本的空调制冷量的估算方法做一介绍。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 ,客厅、饭

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

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

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C-

25型窗式空调器,或选购KF-25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

节能型空调器,即制冷量相对较大,而耗电量较小的空调器,是人们所希望选购的较

为理想的空调器。

在选购时,可以根据空调器铭牌上标出的功率指标计算出能效比,来分析一下是否

是节能型空调器。所谓能效比 也称性能系数 即一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

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比如,一台KF-20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

功率为640W,另一台KF-25GW型分体挂壁式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

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

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

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

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

制冷量

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制

冷量大的空调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房间,且制冷速度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积为例,使用额

定制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调比较合适。

民用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匹”,1匹=2324W;机房用的空调的制冷量一般都比较大,单位是“kW”。

各种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1. 1 kcal/h (大卡/小时) = 1.163W,1 W = 0.8598 kcal/h;

2. 1 Btu/h (英热单位/小时) = 0.2931W,1 W = 3.412 Btu/h;

3. 1 USRT (美国冷吨) =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

4. 1 kcal/h = 3.968 Btu/h,1 Btu/h = 0.252 kcal/h;

5. 1 USRT = 3024 kcal/h,10000 kcal/h = 3.3069 USRT;

6. 1匹 = 0.735kw x cop

说明:

1. “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 Hp (英制匹) = 0.

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

冷吨)”表示。

从美国标准季节能效比的测试计算方法看房间空调器节能技

2009-05-21 10:45:10 作者:李绍斌 曹勇 来源:中国建筑网 浏览次数:400 文字大小:【大】【中】【小】

本文从美国ARI标准210/240中对房间空调器季节能效比(SEER)的定义以及测试计算方法

入手,阐述房间空调器提高季节能效比的若干方法与方向,在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新形式下,为

提高现有中低能效房间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提供设计参考。。

1. 简介

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口2.5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0平方米,居世界首位,

其中大部分住宅都是3层以下的独立房屋,供暖、空调全部是分户设置,住宅空调电力消耗是美国主

要的能源消耗之一。自从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大衰退后,美国政府通过政府立法

的方式开始制定能源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建筑本身的节能和设备节能要求,以立法形式制定了强制性

最低能源效率标准并推行节能建筑和使用节能设备的激励政策。这些标准每隔3~5年就考虑新技术的

不断发展而更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房间空调器产品,美国在1977年就开始推行季节能效比(S

EER)这一更能体现空调机组运行性能的概念,最低能效标准从最初的SEER10一直提高到现在的S

EER13,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还会更高,这种变化表明了美国政府对能源消耗的控制力度,也显现了美

国市场房间空调器节能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发展。

2. 解读季节能效比

2.1

SEER的定义、来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空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室外状况是不断变化的,满足额定工况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偏

离额定工况的。再加上空调机组经常会随着室外温度、房间负荷的变化而不断启停, 功耗很不稳定。

因此,在全年使用季节里, 用EER 和COP 并不能代表空调机组实际使用时对输入电功率的有效利用

程度。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协会最早于1977年首先提出空调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的概念:

制冷季节总制冷量

SEER ---------------------

制冷季节空调消耗的总能量

考虑了空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运行时间、制冷量和能耗, 计算方法接近实际。与EER相比, S

EER更能合理地描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性能。美国能源部于1979年将季节能效比纳入能源政策体系,

以此作为衡量房间空调器能源消耗的量化参数。

在美国这些标准在不同的州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加州、纽约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州,节能标

准比联邦政府标准更加严格。而美国联邦政府往往都以加州作为更高标准推行的试验地区,当在加州

的标准推行的基本成熟后即颁布新的法令将这一更高标准推向全国。目前加州SEER最低要求是14.

5,而且已经推行了两三年,可以预想,美国很可能很快就将这一要求推向全国。

从世界范围来讲,包括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正积极推进把季节能效比引入

衡量空调器能源消耗的标准制定,房间空调器节能技术的发展也势必围绕提高季节能效比的方向发

展。

2.2

ARI 210/240

[1]

2

中关于SEER的测试和计算方法

ARI的全称是制冷与空调协会,其职责是制定行业相关产品标准,推行产品相关认证,引导相关

企业在产品上的标准执行。ARI 210/240是就是由ARI制定的针对单元式空调和空气源热泵设备的性

能测试与计算标准。

ARI 210/ 240规定额定负荷点中对于不同机组分别规定了计算SEER的试验工况,表1是针对

定频机组SEER 的计算规定的4个工况,其中A、B和C 试验时机组连续运行,记录数据前,系统

必须至少运行1个小时。试验方法可用空气焓值法、压缩机标定法或制冷剂流量法,进行测试时每隔

1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直到4个连续读数组的允差都在ASHRAE37-2005所规定的范围以内。在C试

验结束后,立即开始D试验,按照开机6分钟、停机24分钟循环人为控制机组开停运行。停机时,

室内、室外机组均停止运行。在至少进行两次开/ 停机循环使室外侧和室内侧都重新达到稳定的重复

环境条件后,机组在不中断循环方式条件下,进行最后一次开/ 停机循环,记录所需数据来测定开停

损失系数C

D

。如果不想进行C

D

值的测试,可以用默认值0. 25代替。

表一 ARI 210/ 240 中规定的试验工况

室内侧

测试

进口空气温度(℃)

干球温度

A、名义制冷工况

制冷

B、能效比工况

C、干盘管工况

D、循环测试工况

26.7

26.7

26.7

26.7

湿球温度

19.4

19.4

13.9

13.9

室外侧

进口空气温度(℃)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35.0

27.8

27.8

27.8

23.9

18.3

18.3

18.3

经过以上测试,获得如下的能力值:Q

ss

(35)、Q

ss

(27.8)、Q

ss

,

dry

,q

cyc

,

dry

,获得如下功率消耗

值:E

ss

(35)、E

ss

(27.8)、E

ss

,

dry

,e

cyc

,

dry

,季节能效比的计算正是依据这些试验数据来的。

ARI 210/240规定:

SEER =

1 − 0.5 · C

D

· EER

B

(1)

(2)

(3)

根据以上公式(1)(2)(3),通过引入以上测试数据,季节能效比得以计算。

以上测试和计算均针对定速房间空调器,对多速或变频房间空调器来说,测试和计算方法有较

大差异,本文主要针对定速方间空调器,不对多速和变速机组的测试和计算方法详述。

2.3

SEER的影响因素

很明显从以上季节能效比的计算公式(1)中可以看出,季节能效比大小有两个影响因素:EER

B

和 C

D

。这里EER

B

是在ARI标准中规定的能效测试工况B中测得的能效比,之所以将室外温度2

7.8作为能效测试B的工况,主要是因为从美国全年的室外温度变化情况来看,空调大部分运行时间

都不会在35度的温度下,27.8度是取的一个常年数据的平均值后确定的能效测试室外温度。引入B

工况作为能效工况对于设备生产商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有利于生产商对高能效产品的设计实现,也是

更合乎空调实际运行性能的做法。总所周知,中国目前的能效工况仍然是35度工况,这里我们使用

一个样机对美国标准的能力和能效测试与国内标准的测试结果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如表二所示。

表二 美国标准与国内标准测试数据对比

工况

美国工况能力

温度(℃)

内26.7/19.4,外

35/23.9

制冷能力(W)

8914

能效

3.56

美国工况能效

内26.7/19.4,外

27.8/18.3

内27/19, 外

35/24

9769

8721

4.37

3.48

国标工况能力能效

退化系数的引入是因为

空调器的连续稳定运转制冷量大于房间冷负荷时,空调器会进行周期

开、停运转,以保持房间内被调节温度恒定。在周期开、停运转时,空调器的制冷量比连续运转时的

制冷量减小,而开、停运转时的功率消耗比连续运转时的功率消耗增大。因此,开、停运转时的能效

比比连续运转时的能效比减小。退化系数正是用于量化这种开停产生的能效损失。

在以下情况下退化系数的默认值 :如果制造商在ARI认证测试中不测试C、D两个可选的测试

项目,那么退化系数将默认为0.25。我们可以做以下计算对比:如果退化系数为0.25,根据公式(1),

SEER将等于 EER

B

*0.875.,如果要达到SEER13的要求,EER

B

将至少要达到4.35,对于定速压缩机

来说,这将非常困难除非在空调的其它部件上花费很高的成本。但是,如果这个退化系数值能够想办

法降低,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果退化系数为0.1,EER

B

将只需要达到4.01即可满足SEER13的

要求,相对于退化系数为0.25时的情况,这将降低8%的要求,这标志着机组成本也将相应降低,并

降低机组的开发难度。从此看出我们需积极寻求能使退化系数得到有效降低的方法。退化系数对SEE

R的影响可以从下图中看出:

图1 SEER随

C

D

变化的衰减系数图

3. 提高季节能效比的途径

3.1 提高EER的途径

从以上SEER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提高季节能效比的途径一方面就在于提高EER

B

对于定频

房间空调器,提高能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3]

1、 采用高效的压缩机,一般来讲,使用涡旋式压缩机比转子式压缩机能获得更高的能效,同时

压缩机排量的合理选择也是一个需要重要考虑的因素;

2、 合理设计换热器,换热器对高能效系统的实现至关重要,换热器的设计包括换热面积、流路

流程布置、翅片片形设计与优化、换热管内部传热强化等诸多方面(使用微通道换热器是一

个很好的选择);

3、 合理的风量与迎面风速设计,风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功率的消耗,风量太大对系统换热是有利,

但是功率同时会大幅增加,对整机能效反而降低了,因此风量有一个最佳值选择。换热系数

与迎面风速直接相关,风速也是风量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4、 合理的配管设计对系统效率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气管的选择尤为重要。

3.2 降低退化系数(Cd)的途径

退化系数的降低可直接促成空调器能效的提高,由图1可以看出提高幅度非常可观,因此美国在

对退化系数的研究上做了很多工作,图2是美国ARI和CEC对大量机组测试结果的一个统计,结果

表明,大部分产品在空调系统上采取一定降低退化系数的措施后,退化系数可大幅降低。

图2目前的C

d

技术统计

通过稳态C工况和循环D工况对机组实际开停运行的模拟测试过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降低退

化系数的方法

[4]

,从而改善机组的季节能效比。对于同一台机组来说,稳态工况下的能效

确定的,因此通过公式(2)和公式(3)我们发现循环工况的能效

的主要因素,

是影响退化系数的大小

越高,退化系数越低,因此针对同一台机组,要降低退化系数我们需要从

上想办法。在循环D工况测试时,我们可以认为6分钟的开机时间是稳态运行的,那么停

机的24分钟就成为提高的关键。

一方面,在压缩机停机后有一段特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部分制冷剂液体仍然在蒸发器里面

蒸发传热,如果我们在这时将风机设置一个延时停止,在风机延时停的这段时间里,循环工况下总的

制冷量将会提升。如果这个延时期间里额外能力与风机消耗功率的比值高于6分钟开机时间里的的平

均能效比,将会提升。根据这种思路,如果在压缩机停机瞬间同时阻断液管以阻止液体的

回流,保持较多液体停留在蒸发器内部,延时期间的风将吹出更多的能力从而提高D工况整体的能效。

另一方面,不同的节流装置,比如毛细管,孔板,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不同的压缩机形式

比如涡旋机、转子机和活塞机,不同的机组能力大小将都可能带来对退化系数的不同影响。

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在相同的焓差台上对相同的机组按照以下方案试验来验证这些理论的可行

性:

1、在室内机控制上增加一个可以控制当压缩机停机时延时停内风机的装置,并且选择合适的延

时时间。

2、在液管上增加一个电动阀开关,在压缩机停机瞬间,这个电动阀也立刻关闭,以保持大部分

液体仍在蒸发器内部蒸发。

3、对同一台机组,使用不同的节流装置:毛细管、电子膨胀阀以及热力膨胀阀

4、对同一台机组,使用相同形式的节流装置,但是不同形式的能力接近的压缩机:涡旋机、旋

转式压缩机机和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

5、对于不同冷量的机组使用同样的节流装置和压缩机形式。

经过试验,获得如下的数据记录:

图 4 风机延时和电动阀开关动作对C

D

的影响 图5 不同形式的节流装置对C

D

的影响

图6 不同压缩机类型对退化系数的影响 图7 不同冷量的机组的退化系数差异

可见,采用合适时间的内风机停机延时,使用特定的节流装置以及在系统管路上的特殊处理均会

大幅降低退化系数,同时越大冷量的机组退化系数一般较较小冷量机组的退化系数为低,但是相近能

力的不同压缩机形式的使用对退化系数影响不大。

至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理想的最大限度降低退化系数的空调系统模型:一个制冷量60000Btu/

h的机组,使用热力膨胀阀作为节流装置,在外机液管上设置一个电动阀,其开关与压缩机开停一起

动作,在内风机上设置风机停机延时控制,延时时间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的系统将可以将

机组因开停机产生的能效退化系数降低到0.05以下。

结论

季节能效比反映了空调器在一年的全部使用时间内能量的有效利用程度。它作为评价空调器的运行经

济性指标比采用能效比评价经济性更为合理。季节能效比的概念首先在美国被提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美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季节能效比测试与计算方法,从这些测试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寻求到一些提高房

间空调器季节能效比的途径,这些途径除了空调戏本身系统配置的合理设计外,还可以从降低因反复开停

造成的能效退化系数上做出一些改进,当然我们提出的某些改进方法可能从机组本身成本上有所增加,但

是从长远经济性能上来讲,还是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随着美国能效的不断升级,提高B工况的能效比将

越来越困难,降低退化系数

Cd将是我们提高SEER的重要手段

术语

C

D

退化系数 下标

CLF 制冷负荷因数 cyc, dry 循环干盘管工况

SEER 季节能效比 ss, dry 稳态干盘管工况


更多推荐

能效,空调,空调器,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