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新装修的房子怎么除甲醛最快)

舜苑置地·郫县

一里阳光三期

23#24#住宅楼工程项目

施工升降机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八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 26

二、编制依据

三、料台材料准备与搭设要求

四、料台计算

2 / 26

施工升降机接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性质

工程名称:舜苑·一里阳光三期23、24#楼及地下室工程

建设单位:四川舜苑置地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

成都海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八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工程地理位置及概况

本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东二环,为四川舜苑置地有限公司所属开发工程,

耐火设计等级为一级。该工程地下1层,地上塔楼2栋,,23#楼为底商+住宅,共31

层,建筑面积约36469m2,24#楼为底商+办公,共30层,建筑面积约 19197 m2。总

22

建筑面积69839m,其中地下14173m。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567.25m。

二、编制依据

1.

2.

3.

4.

5.

6.

7.

8.

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本施工方案。

3 / 26

三、脚手架搭设参数

悬挑式接料平台钢管脚手架搭设参数一览表

搭设部位

脚手架类型

施工荷载

主楼

每段悬挑架

搭设高度

18m

悬挑式钢管扣件式外脚手架(钢管、扣件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5KN/㎡.

钢管

ф48×3.0,壁厚不小于

3.0mm

木方、

胶合

扣件可锻铸铁制作

搭设材料

脚手板

立杆纵距

立杆步距

密目网

立杆横距

脚手片

密目式安全网

0.75m

层层满铺

1.50m

1.80m

搭设参数

连墙件连接方式

连墙件拉结楼板预埋钢管、剪力墙穿墙

孔直径30螺杆、预埋钢板加膨胀螺栓

竖向间距:每层梁标高处设置,间距为

3m;水平方向:2跨(3.00m),菱形布

置,转角部位加密。

0

连墙件间距

双立杆高度

剪刀撑

脚手架的剪刀撑从底部边角开始从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至顶

部。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2跨,且不小于5m,斜杆与地面的倾

角在45°~60°之间。

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

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

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选用16#工字钢, 上部焊接L=100Φ25钢筋,便于钢管插入。

挑梁斜拉绳选择为6×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400MPa,

(直径见图),拉环采用ф18圆钢。

扫地杆

悬挑梁

反拉钢丝绳

落地式接料平台钢管脚手架搭设参数一览表

4 / 26

搭设部位

脚手架类型

施工荷载

主楼搭设高度24m

悬挑式钢管扣件式外脚手架(钢管、扣件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5KN/㎡,施工二层

钢管

ф48×3.0,壁厚不小于

3.0mm

木方、

胶合

扣件可锻铸铁制作

搭设材料

脚手板

立杆纵距

立杆步距

密目网

立杆横距

脚手片

密目式安全网

0.75m

层层满铺

1.50m

1.80m

搭设参数

连墙件连接方式

连墙件拉结楼板预埋钢管、剪力墙穿墙

孔直径30螺杆、预埋钢板加膨胀螺栓

竖向间距:每层梁标高处设置,间距为

3m;水平方向:2跨(3.00m),菱形布

置,转角部位加密。

0

连墙件间距

双立杆高度

剪刀撑

脚手架的剪刀撑从底部边角开始从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至顶

部。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2跨,且不小于5m,斜杆与地面的倾

角在45°~60°之间。

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

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

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挑梁斜拉绳选择为6×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400MPa,

(直径见图),拉环采用ф18圆钢。

扫地杆

反拉钢丝绳

1、搭设方式与主要参数

1) 悬挑架采用16号工字钢作为水平挑梁。

5 / 26

2)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8米,立杆采用单立管。立杆的纵距1.5M,立杆的横

0.80m,建筑物

一条作为安

1400MPa,

距0.75米,立杆的步距1.5米。悬挑长度: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为

内锚固段长度2.2米。并设置2根斜拉钢丝绳反拉(一条进行受力计算,

全受力储备),挑梁斜拉绳选择为6×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

直径14.0mm。工字钢穿过剪力墙及锚固在剪力墙中时,工字钢布置不得影响结构钢

筋位置,连梁采用16号工字钢,相邻悬挑钢梁上最多布置

采用拉杆与建筑物拉结,最外面支点距离建筑物

钢穿过剪力墙位置处得剪力墙开洞按照图纸、

钢筋,保证结构不受影响。

3) 工字钢水平间距1.5m,立杆下均设置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采用每间隔六层

2根立杆。悬挑水平钢梁

1.8米。拉杆采用钢丝绳。并且工字

规范关于剪力墙开洞要求设置洞口补强

悬挑一次,具体的悬挑架设置详见上表。

4) 作为安全储备,悬挑端用Φ14的钢丝绳拉吊于上层楼面梁内进行斜拉,对于

阳台及转角处悬挑端外伸过长部位分别用两根钢丝绳(钢丝绳采用6×19+1,公称抗

拉强度1400Mpa)拉吊于上层楼面梁内进行斜拉卸荷,内立杆处工字钢底部钢丝绳作

为保险绳。楼面梁内预埋圆钢Φ20的吊环,每个钢丝绳的绳头不少于

每个卡扣间隔15cm,尾部卡扣离绳头预留

固定。

5) 脚手架搭设最高点总高度为92m。脚手架用ф48×3.0钢管(壁厚不得小于

0.80m,纵距为1.5m,步距为1.8m,。

3个卡扣卡紧,

15cm.卡盖朝主绳安装,并用绳卡葫芦收紧

3.0mm)和扣件搭设成双排架,其立杆横距为

6) 脚手架立杆下部支承在工字钢上,上部焊接L=100Φ25钢筋,便于钢管插入,

然后在组成的钢架上与普通外架一样搭设上部架体。

7) 连墙件设置,在80m以下每层每隔2跨进行设置,竖向间距2.8m,水平间

80m以距3.0m。有框架梁的位置,采用预埋钢管,用钢管扣件连接进行设置连墙件;

上每层每隔2跨进行设置,竖向间距2.8m,水平间距1.5m。有框架梁的位置,采用

预埋钢管,用钢管扣件(采用双扣件)连接进行设置连墙件,剪力墙处采用预埋钢板

(100*100*10mm的钢板)与钢管焊接进行连接进行设置连墙件,连接构造详见附图。

扣件拧紧力矩满足规范要求,钢管、扣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 里立杆离墙面大于

临边结构安全。

0m,需要在临边洞口搭设钢管围护,并设置填芯杆保证

6 / 26

9)在结构操作层,也需铺一层防滑条模板;考虑到脚手架搭设高度应比施工层高

一步架,挑架施工中搭设临时围护,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完成后采用模板进行硬质隔

离的全封闭措施。

10) 立杆离底部200mm处设扫地杆。

11)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采用2Φ20圆钢拉环(拉环间距500mm),拉环一定

要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并要保证两侧30cm以上搭接长度。此外为稳定挑梁的位

20的钢筋锚卡。结构转角等

10@100,上下双层双向,

置,在挑梁支点处(即楼板封口梁处)再预埋一根圆钢

预埋锚卡较多的地方,楼板面配筋增加锚卡的抗拉筋(Φ

L=1.0m),防止砼面被拉裂。挑梁布置时避免影响结构钢筋的位置。

12) 各栋楼的人货电梯布置详平面布置图。施工电梯通道与外墙脚手架系统分

离。

13) 大模板施工与悬挑工字钢作业层得施工工序安排:

悬挑工字钢施工作业层施工过程中,平直段部位,即在楼板上设置工字钢,

并搭设悬挑式脚手架,如若遇到剪力墙时,事先进行剪力墙砼浇捣过程中,在工字钢

穿剪力墙部位设置预留空洞,带剪力墙模板拆除后在设置工字钢并搭设悬挑式脚手

架;对于转交部位,因预先将其下一层脚手架搭设至本层施工作业部位,满足安全防

护要求,再在工字钢穿剪力墙部位设置预留空洞,

并搭设悬挑式脚手架。

14) 对于楼层预留洞口处,应当在洞口四周搭设钢管防护架,设置临边围护,

且采用模板对每层洞口进行全封闭处理。

带剪力墙模板拆除后在设置工字钢

对于施工升降机接料平台处,外脚手架与施

工升降机接料平台架体分开设置,并且外脚手架在施工升降机接料平台按照脚手架开

洞口进行架体搭设,脚手架边设置Z字撑保证临边架体安全。

四、料台材料准备与搭设要求

1、料台搭设必须是钢管制作,同时做好料台支撑预埋。其强度(预埋件)必须

确保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料台的钢管、扣件材料必须符合

钢管类型应为国家标准

计算时可按

JGJ130-2011规范中第3项的规定,采用的

48.0×3.5,但考虑到市场材料供应与施工现场的安全起见,

48×3.0;有弯曲、锈蚀、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

7 / 26

3、料台搭设与架体必须分开,立杆应垂直,必须设置刚性连接,不得把吊盘设

置在紧靠墙面的位置,确保视线清楚。料台立杆的横向间距不大于架体的横向间距,

如料台大于架体间距,两立杆之间应增设立杆。

4、料台层高与建筑层高相一致,纵向水平杆与填芯杆应搭在横向水平杆上面。

横向水平杆间距与立杆纵向间距相同,并在其间设置1~2根填芯,但不得大于250mm。

5、在料台的背面应设置八字撑,增加防滑扣件正面应设置与立杆相平行的负立

杆间距不得大于200mm,负立杆的对接扣件应错开安全门装置位置(安全门由专业厂

家制作),开口处应设置横向斜撑,连墙件应按规范每层设置。

6、料台平台板采用木板填铺,(由专业木工)铺严、铺实、钉牢。

7、料台两侧与建筑物层层预埋钢管,进行刚性拉接,连接点每步料台不能拆除。

8、当外架拆除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此现场还应由专人指挥,确保其料台的安全

性。

9、料台在搭设过程中,企业安全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对料台进行分段分层验收,

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有变更、重新搭设应有记录,搭设好后,按验收程序验收

继续使用。

,方可

五、料台计算

料台的整体稳定计算简化为对立柱整体稳定的计算,

2

而立柱的整体稳定计算按轴

心受力格构力压杆计算,其中格构力压杆由内、外排立柱及横向水平组成。对基本风

压小于0.25KN/m地区,构造符合规范规定时,可不考虑荷载的作用。

1、荷载的规定

(1)恒载: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栏杆、料台脚手板、扣件等

构件的重量,这部分荷载在进行强度核算时应乘以

应乘以1.4的分项系数。

(3)基础:落于地下室顶板上。

基础所在的楼板下方应设置回顶,回顶脚手架的立杆

间距、步距同上方平台脚手架。

1.2分项系数。

(2)活载:包括物料、推车、作业人员等重量,这部分荷载在进行强度核算时

悬挑式人货电梯接料平台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8 / 26

计算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8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0.7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米,立杆的步距1.50米。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3.00米,水平间距3.00米。连墙件采用每层每跨,竖向间距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

栏杆采用竹笆片,荷载为

施工活荷载为3.0kN/m

2

,同时考虑2层施工。

0.15kN/m

2

,按照铺设10层计算。

0.15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

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5kN/m

2

,高度变化系数2.0900,体型系数0.872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

长度2.20米。

[16a号槽钢U口水平,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0.8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

0.70m。拉杆采用钢丝绳。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拉杆与建筑物拉结,最外面支点距离建筑物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1

=0.038kN/m

P

2

=0.150×0.750/2=0.056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750/2=1.125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活荷载的计算值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q

q

1

=1.2

2

=1.4

×0.038+1.2×0.056=0.114kN/m

×1.125=1.575kN/m

跨中最大弯矩为

M

1

=(0.08×0.114+0.10×1.575)×1.500

2

=0.375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

2

=-(0.10×0.114+0.117×1.575)×1.500

2

=-0.440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9 / 26

=0.440×10

6

/4491.0=98.013N/mm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3.挠度计算

2

205.0N/mm

2

,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

1

=0.038+0.056=0.095kN/m

活荷载标准值q

2

=1.125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95+0.990×1.125)×1500.0

4

/(100×2.06×10

5

×107780.0)=2.686mm

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1

=0.038×1.500=0.058kN

P

2

=0.150×0.750×1.500/2=0.084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750×1.500/2=1.688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58+1.2×0.084+1.4×1.688=2.533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10 / 26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8)×0.750

2

/8+2.533×0.750/4=0.478kN.m

=0.478×10

6

/4491.0=106.469N/mm

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

2

,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

1

=5.0×0.038×750.00

4

/(384×2.060×10

5

×107780.000)=0.01mm

P=0.058+0.084+1.688=1.829kN 集中荷载标准值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

2

=1829.475×750.0×750.0×750.0/(48×2.06×10

5

×107780.0)=0.724mm

最大挠度和

V=V

1

+V

2

=0.731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7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

c

(规范5.2.5):

11 / 26

其中 R

R

1.

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1

=0.038×0.750=0.029kN

P

2

=0.150×0.750×1.500/2=0.084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750×1.500/2=1.688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29+1.2×0.084+1.4×1.688=2.498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

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

,其抗滑承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1

= 0.120

(kN/m);本例为0.1195

×19.600=2.342kN

(2)

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G2

= 0.150

(kN/m

2

);本例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15

×10×1.500×(0.750+0.300)/2=1.181kN

(3)

N

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G3

= 0.150

(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

×1.500×10/2=1.125kN

(4)

N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G4

= 0.010

(kN/m

2

);0.010

×1.500×19.600=0.294kN

N

G

= N

G1

+N

G2

+N

G3

+N

G4

= 4.942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

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3.000×2×1.500×0.750/2=3.375kN

1/2取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0

——基本风压(kN/m

2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0

= 0.350 规定采用:W

(GB50009-2001)附录表D.4的

(GB50009-2001)附录表7.2.1 U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的规定采用:U

z

= 2.090

U

s

——风荷载体型系数:U

s

= 0.872

12 / 26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

k

= 0.7×0.350×2.090×0.872 = 0.447kN/m

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

+ 0.85×1.4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4.942+0.85×1.4×3.375=9.947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

+ 1.4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4.942+1.4×3.375=10.656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W

计算公式

M

W

= 0.85×1.4W

k

l

a

h

2

/10

其中 W

k

——风荷载标准值(kN/m

2

);

l

a

——立杆的纵距 (m);

h ——立杆的步距 (m)。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

w

=0.85×1.4×0.447×1.500×1.500×

1.500/10=0.179kN.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656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

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

0

= kuh 确定,l

0

=1.155×1.500×1.500=2.599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

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

3

——由长细比,为2599/16=163;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0

/i 的结果查表得到0.268;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

2

);经计算得到=10656/(0.27×

424)=93.717N/mm

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

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3 / 26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N=9.947kN;

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1.500;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

l

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

0

= kuh 确定,l

0

=1.155×1.500×1.500=2.599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W ——立杆净截面模量

A=4.239cm

2

(抵抗矩),W=4.491cm

3

——由长细比,为2599/16=163;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0

/i 的结果查表得到

W

M=0.179kN.m;

0.268;

M

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424)+179000/4491=127.414N/mm

[f]

2

(N/mm

2

);经计算得到

[f]=205.00N/mm

满足要求!

2

=9947/(0.27×

<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六、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 = N

lw

+ N

ol

其中 N

N

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lw

= 1.4

(kN),应按照下式计算:

× w

k

× A

w

w

A

N

k

——风荷载标准值,w

k

= 0.447kN/m

2

A

w

= 3.00×3.00 = 9.000m

2

(kN);N

o

= 5.000

w

——

o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经计算得到 N

lw

= 5.626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

f

= A[f]

N

l

= 10.626kN

其中

=0.95;

A = 4.24cm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i=30.00/1.60的结果查表得到

2

;[f] = 205.00N/mm

2

经过计算得到 N

f

= 82.709kN

14 / 26

N

f

>N

l

,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双扣件连接示意图

七、悬挑梁的受力计算

悬挑脚手架的水平钢梁按照带悬臂的连续梁计算。

悬臂部分脚手架荷载N的作用,里端B为与楼板的锚固点,A为墙支点。

本工程中,脚手架排距为

1700mm,

水平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

750mm,内侧脚手架距离墙体

I = 866.20cm

4

300mm,支拉斜杆的支点距离墙体 =

,截面抵抗矩W = 108.30cm

3

,截面积A = 21.95cm

2

受脚手架集中荷载

水平钢梁自重荷载

P=10.66kN

q=1.2×21.95×0.0001×7.85×10=0.21kN/m

15 / 26

1

悬挑脚手架示意图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

1

=7.356kN,R

2

=15.426kN,R

3

=-0.541kN

最大弯矩 M

max

=4.724kN.m

抗弯计算强度 f=M/1.05W+N/A=4.724

1000/2195.0=43.573N/mm

2

×10

6

/(1.05×108300.0)+4.466×

水平支撑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

2

,满足要求!

八、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水平钢梁采用[16a号槽钢U口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b

=570×10.0×63.0×235/(1700.0×160.0×235.0)=1.32

由于

b

'

=1.07-0.282/

b

大于0.6,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其值

b

=0.856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水平钢梁的稳定性计算

=4.72×10

6

/(0.856×108300.00)=50.93N/mm

2

< [f],满足要求!

九、拉杆的受力计算

水平钢梁的轴力R

AH

和拉钢绳的轴力R

Ui

按照下面计算

16 / 26

其中R

Ui

cos

i

为钢绳的拉力对水平杆产生的轴压力。

各支点的支撑力 R

Ci

=R

Ui

sin

i

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钢绳拉力分别为

R

U1

=8.606kN

十、拉杆的强度计算

拉绳或拉杆的轴力R

U

我们均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为R

U

=8.606kN

拉绳的强度计算:

如果上面采用钢丝绳,钢丝绳的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F

g

]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

g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

0.82和0.8;

K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选择拉钢丝绳的破断拉力要大于8.000×8.606/0.850=80.999kN。

选择6×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400MPa,直径14.0mm。

故采用6×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400MPa,直径17mm的钢丝绳能满足要求。

钢丝拉绳的吊环强度计算:

钢丝拉绳的轴力R

U

我们均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作为吊环的拉力N,为

N=R

U

=8.606kN

钢丝拉绳的吊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f] 为吊环抗拉强度,取[f] = 50N/mm

2

,每个吊环按照两个截面计算;

所需要的钢丝拉绳的吊环最小直径 D=[8606×4/(3.1416×50×2)]

1/2

=11mm

故吊环直径为18mm的圆钢能满足要求。

十一、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

1.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钢筋拉环,拉环强度计算如下: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受力R=15.426kN

17 / 26

0.85、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每个拉环按照两个截面计算,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0.9.8[f] = 50N/mm

2

D=[15426×4/(3.1416×50×2)]

1/2

所需要的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最小直径

故楼板压点拉环直径为18mm的圆钢能满足要求。

=15mm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一定要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并要保证两侧

度。

2.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螺栓,螺栓粘结力锚固强度计算如下:

锚固深度计算公式

30cm以上搭接长

其中 N ——锚固力,即作用于楼板螺栓的轴向拉力,

d

[f

h

15426.10/(3.1416

——楼板螺栓的直径,

b

]

N = 15.43kN;

1.5N/mm

2

h 要大于

d = 20mm;

——楼板螺栓与混凝土的容许粘接强度,计算中取

——楼板螺栓在混凝土楼板内的锚固深度,经过计算得到

×20×1.5)=163.7mm。

3.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如下:

混凝土局部承压的螺栓拉力要满足公式

其中 N ——锚固力,即作用于楼板螺栓的轴向拉力,

d

b

f

——楼板螺栓的直径,d = 20mm;

b=5d=100mm;

N = 15.43kN;

——楼板内的螺栓锚板边长,

cc

——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强度设计值,计算中取

131.6kN

!

0.95f

c

=13.59N/mm

2

经过计算得到公式右边等于

楼板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满足要求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注意:落地式脚手架平台的基础所在的楼板下方应设置回顶,回顶脚手架的立杆间距、步

距同上方平台脚手架。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4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7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

18 / 26

钢管类型为48×3.0,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

2

,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

栏杆采用竹笆片,荷载为

0.10kN/m,按照铺设7层计算。

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

2

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5kN/m

2

,高度变化系数2.0900,体型系数0.8720。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1

=0.038kN/m

P

2

=0.100×0.750/2=0.038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750/2=1.125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

1

=1.2×0.038+1.2×0.038=0.091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

2

=1.4×1.125=1.575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

1

=(0.08×0.091+0.10×1.575)×1.500

2

=0.371kN.m

: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

2

=-(0.10×0.091+0.117×1.575)×1.500

2

=-0.435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435×10

6

/4491.0=96.885N/mm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2

205.0N/mm

2

,满足要求!

19 / 26

静荷载标准值q

1

=0.038+0.038=0.076kN/m

活荷载标准值q

2

=1.125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76+0.990×1.125)×1500.0/(100×2.06×10×107780.0)=2.657mm

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45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1

=0.038×1.500=0.058kN

P

2

=0.100×0.750×1.500/2=0.056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750×1.500/2=1.688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58+1.2×0.056+1.4×1.688=2.499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8)×0.750

2

/8+2.499×0.750/4=0.472kN.m

20 / 26

=0.472×10

6

/4491.0=105.060N/mm

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

2

,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

1

=5.0×0.038×750.00

4

/(384×2.060×10

5

×107780.000)=0.01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58+0.056+1.688=1.801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

2

=1801.350×750.0×750.0×750.0/(48×2.06×10

5

×107780.0)=0.713mm

最大挠度和

V=V

1

+V

2

=0.720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7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

c

其中 R

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

1

=0.038×0.750=0.029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2

=0.100×0.750×1.500/2=0.056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750×1.500/2=1.688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29+1.2×0.056+1.4×1.688=2.465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

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21 / 26

,其抗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N

(2)

N

(3)

0.17

N

(4)

N

G3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1

(kN/m);本例为0.1070

= 0.107×12.700=1.359kN

(kN/m

2

);本例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10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G2

= 0.100×7×1.500×(0.750+0.300)/2=0.551kN

(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 0.170×1.500×7/2=0.893kN

(kN/m

2

);0.010

+N

G2

+N

G3

+N

G4

= 2.993kN。

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G4

= 0.010×1.500×12.700=0.190kN

N

G

= N

G1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3.000×2×1.500×0.750/2=3.375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0

——基本风压(kN/m

2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0

= 0.350 的规定采用:W

(GB50009-2001)附录表D.4

(GB50009-2001)附录表 U

U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风荷载体型系数:U

s

= 0.872

7.2.1的规定采用:U

z

= 2.090

s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k

= 0.7×0.350×2.090×0.872 = 0.447kN/mW

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

+ 0.85×1.4N

Q

N=1.2×2.993+0.85×1.4×3.375=7.608kN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

+ 1.4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2.993+1.4×3.375=8.316kN

22 / 26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其中 W

k

——

l

h

a

W

M

W

计算公式

2

= 0.85×1.4W

k

l

a

h

2

/10

风荷载标准值(kN/m);

——立杆的纵距 (m);

——立杆的步距 (m)。

w

=0.85×1.4×0.447×1.500×1.800×M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1.800/10=0.258kN.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

l

N=8.316kN;

i=1.60cm;

u=1.500;

1.155;

= kuh 确定,l

0

=1.155×1.500×1.800=3.118m;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

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

0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

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

3

——由长细比,为3118/16=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424)=103.498N/mm

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

2

< [f],满足要求!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由长细比 l

0

/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90;

(N/mm

2

);经计算得到=8316/(0.19×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

l

N=7.608kN;

i=1.60cm;

u=1.500;

1.155;

= kuh 确定,l

0

=1.155×1.500×1.800=3.118m;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

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

0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

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

3

23 / 26

——由长细比,为3118/16=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0

/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90;

M

W

=0.258kN.m;

=7608/(0.19×

M

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424)+258000/4491=152.178N/mm

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N/mm

2

);经计算得到

[f]=205.00N/mm

2

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

六、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

计算:

,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

其中 N

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G2K

= 1.634kN;

g

k

= 0.107kN/m;

H

s

= 76.237米。

50米:

N

Q

——活荷载标准值,N

Q

= 3.375kN;

g

k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脚手架搭设高度 H

s

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

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 [H] = 50.000米。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

算:

其中 N

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G2K

= 1.634kN;

g

k

= 0.107kN/m;

wk

= 0.217kN.m;M

N

Q

——活荷载标准值,N

Q

= 3.375kN;

g

k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M

wk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24 / 26

经计算得到,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

s

= 45.765米。

七、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

其中 N

N

w

A

10.800m

2

N

o

l

= N

lw

+ N

o

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 1.4 × w

k

× A

w

2

(kN),应按照下式计算:

lw

k

w

——风荷载标准值,w

k

= 0.447kN/m;

A

w

= 3.60×3.00 =

(kN);N

o

= 5.000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经计算得到 N

lw

= 6.751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其中

=0.95;

A = 4.24cm

N

2

N

l

= 11.751kN

N

f

= A[f]

,由长细比 l/i=30.00/1.60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f] = 205.00N/mm

!

2

经过计算得到 N

f

= 82.709kN

f

>N

l

,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25 / 26

26 / 26


更多推荐

计算,荷载,立杆,脚手架,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