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
墙纸裱糊的主要工序:
基层处理 → 弹线 → 裁纸 → 润纸 → 涂刷底胶 → 裱贴 → 修整 → 清洁
→ 验收
墙纸裱糊的施工方法:
1、基层处理:所有基层要处于基本干燥状态,墙基类含水率不大于5%;
木基类不大于12%,施工环境不低于10℃,不同基层要点如下:
墙柱面抹灰基层:应满刮腻子,将气孔、麻点、凹凸不平填刮平整光亮,突
鼓处要剔凿重作,必要时尽量多刮几遍。
木材面基层:第一遍腻子满刮找平大面,第二遍细部找平,厚度应减薄,并
在五-六成干时,用塑料刮板有规律的压光。
石膏板基层:批刮腻子主要注意对缝处和螺钉孔位处,先用嵌缝腻子处理好
板缝,贴牢接缝带,然后再刮腻子;第二遍找平修整。
不同材质基层接缝处理,应特别注意粘贴接缝带。
保留墙面原孔洞的做法:墙面上有些孔洞裱糊后还要利用,如挂镜框,墙饰
等钉孔,可先在这些孔洞内插一根牙签、火柴枝之类小棍,裱糊到这一部位时,
将牙签拿下,当墙纸粘贴平整后再将牙签、小棍插到原孔洞处,以免裱糊结束后
盲目寻找,破坏裱糊面。
涂刷底胶:基层处理好后,在表面涂刷一道底胶。对木料面的基层,涂刷一
道涂料,要使其颜色与周围墙面颜色一致。底胶可喷、可刷,要求薄而均匀,一
次完成,不得漏喷漏刷。
2、 弹线
弹线的目的是作为裱贴的依据,保证墙纸边线水平或垂直,也可保证截剪尺
寸准确。
裱糊暗花墙纸的弹线。一般从面积较大而离光线较远不引人注目的边缘部位
开始裱糊。裱糊前需弹铅垂线,弹线位置从墙的阴角起,从阴角线到弹线的距离
5cm左右。第一张墙纸裱贴由铅垂线开始,顺次通过四壁、门窗、墙角与第一
张墙纸相接。
裱糊明花墙纸的弹线。裱糊前需精确规划,以免整个墙纸图案的收尾拼缝在
显眼部位出现对花错位的毛病。
对大面积、无门窗的墙面的弹线。先根据墙面的宽度和墙纸的宽度计算需要
几幅墙纸。如果需要墙纸的幅数为双数,则用卷尺找出墙面的中心,过墙面中心
弹一垂线,然后从此垂线分别向两边按对花顺次粘贴。
如果需要墙纸的幅数为单数,则从中心线向左或向右量出半幅墙纸的宽度弹
出垂线,然后以此垂线分别向两边粘贴。
3、 裁纸
裁纸最好由专人负责,在工作台上进行。如果是大、中卷墙纸,为了拉纸方
便可用架空卷支架的方法进行裁纸。
裁纸的下料长度要比裱贴部位尺寸上下各略长5cm。如果墙纸是对花图案
花纹时,应先将上口的花饰全部对花,不得错位。裁纸时要一刀切。裁切后的墙
纸要卷起平放,不得立放。
4、 润纸(俗称闷水)
塑料墙纸有这样的特性,当墙纸遇水或胶水后,会产生自由膨胀,时间约5~
10min才胀足,干后又会自行收缩。它的膨胀率在幅宽方向为0.5%~1.2%,而
收缩率在幅宽方向为0.2%~0.8%,即膨胀大,收缩小。如果在干纸上刷胶后立
即上墙粘贴,墙纸虽被胶固定在墙上但未胀足会继续吸湿膨胀,因此墙面上的纸
必然会出现大量气泡、皱折而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如果预先对墙纸进行“润纸”处
理,这样纸能充分胀开,粘贴到基层表面上后,墙纸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收缩、绷
紧,即使裱糊时有少量气泡,干后也会自行平伏,保证了施工质量。
润纸的做法有:
将裁好的墙纸放在水槽中浸泡几分钟,把多余的水抖掉,再静置约20min,
然后裱糊;在墙纸背面刷清水一道,静置10min,再在墙纸背面刷胶,然后裱糊;
在墙纸背面刷胶,刷过后再胶面对胶面对折存放约10min,然后裱糊必须注
意的是:玻璃纤维墙布、复合纸质墙纸由于基材无吸水膨胀的特点以及湿强度较
差,裱糊前严禁进行润纸处理。
5、 刷胶
为了能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墙纸背面和基层表面要同时涂刷胶粘剂。
墙纸背面刷胶的方法:从墙纸上半部开始,从一侧向中间刷,再从别一侧也
向中间刷。胶要刷足不要漏刷,刷好后把墙纸的上端折叠使胶面对胶面,再用同
样方法刷好墙纸的下半部。放置3~5min。
基层刷胶的方法是:涂胶的宽度要比上墙的墙纸宽约3cm,涂刷要薄而匀,
严防漏刷。墙面阴阳角及窗台等部位易积灰尘,应增刷1~2 遍胶粘剂,以保证
粘贴牢固。
6、 裱贴
1) 裱贴的形式
垂直式裱糊
捉住已刷好胶的墙纸。按预定计划上方留约5cm以及对花,垂直处对准铅
垂线(第一张墙纸)或已贴好的墙纸边缘。
水平式裱糊
在离天花板或墙角5cm 处弹一条水平粉线,作为第一张墙纸粘贴的导线,
然后再分幅粘贴。
斜式裱糊
斜式裱糊一般沿水平的45°角粘贴。先弹一条斜线作为第一张墙纸裱贴时的
导线。作法如下:在一面墙两个墙角间的中心墙顶处标出一点,由此点往下弹出
一条铅垂线。从这条线的底部,沿着墙底,测出与墙高相等距离的点,由这一点
到墙顶中心点间弹出另一条灰线,从这条斜线向左或向右顺序粘贴。
天花板裱糊
第一张墙纸通常从靠主窗的长边方向开始粘贴。多余部分剪齐修整。
2) 裱贴的拼缝
拼缝处理直接影响到墙纸裱贴的质量。墙纸的拼缝形式大体上有四种类型。
对接拼缝。是指墙纸的边缘互相对接,适宜于大面积平整的墙面上使用。拼
缝时,应做到纸缝间尽可能靠紧。
衔接拼缝。是指墙纸之间互相搭接约1.5cm 左右,适宜于干燥后易收缩或
手工裁切的墙纸。外观上留有接缝的痕迹,但不明显。
搭接拼缝。是指墙纸之间互相搭接6~12cm。这种搭接拼缝,留下一道明
显的凸痕,目前只用于阴阳墙角。因墙角一般都不十分垂直,采用搭接拼缝后能
保证转过墙角的后一张墙纸保持垂直。
重叠裁切拼缝。是指相邻两幅在拼缝处,用后贴的一幅压前一幅30mm 左
右,然后在搭接范围内的中线将墙纸裁切,撕掉前后幅的两小条墙纸,再涂胶粘
剂,重新压平。适用于中、大卷墙纸。以聚乙烯为基材的进口墙纸由于不能采用
搭接和衔接拼缝,必须采用此法拼接。
3) 特殊部位的裱贴
墙角裱贴。裱糊阳角时,严禁阳角处留拼缝,墙纸要包过阳角大于20mm。
阴角墙纸搭缝时,应先裱糊压在里面的墙纸,再粘贴面层墙纸,搭接面根据阴角
垂直度而定。搭接宽度>2~3mm。
墙上物体裱贴时的处理。尽可能卸下墙上的物件。不能拆下来的物体如电灯
开关座,将墙纸轻轻糊在开关座上面,找到中心点,从中心往外剪成十字,使墙
纸可以平裱于墙面为止,然后用笔轻轻标出开关座轮廓位置,慢慢拉起,把多余
不需的部分墙纸剪去。或者用活动裁刀在轮廓位置裁掉多余墙纸。
7、 修整
刚粘贴上去的墙纸,要消除皱折,赶尽气泡。可用刮板由上而下,向两侧刮
平,再用干净的湿毛巾抹去多余的胶液。若发现不合质量要求,应及时按质量通
病处理方法补救。
裱糊的原则是: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细部后大面;先保证垂直后对花拼缝。
垂直面是先上后下,先长墙面后短墙面。水平面是先高后低。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更多推荐
墙纸,裱糊,墙面,拼缝,基层,裱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