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发(作者:公共卫生间设计效果图)

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 张少凯

学 号 42号

班 级 药学1201班

专业名称 药学

系部名称 制药工程系

指导教师 卢海刚

提交日期 2014年12月

答辩日期 2014年12月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 12 月

目录

摘要 ......................................................................................................................... 1

第一章绪论............................................................................................................. 2

§1.1超声耦合剂的基本概述 .......................................................................... 2

§1.2关于医用超声耦合剂的技术标准 .......................................................... 2

第二章超声耦合剂的化学成分组成 .................................................................... 3

§2.1化学成分组成I ........................................................................................ 3

§2.2化学成分组成II ....................................................................................... 4

§2.3 化学成分组成III .................................................................................... 4

第三章超生耦合剂的常用剂型 ............................................................................ 5

§3.1 灭菌型(抑菌型,消毒型)耦合凝胶 ................................................. 5

§3.2 润湿剂.................................................................................................... 5

§3.3 杀菌剂.................................................................................................... 5

第四章临床上对超声耦合剂的性能要求 ............................................................ 6

第五章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7

§5.1国外发展现状 .......................................................................................... 7

§5.2国内发展现状 .......................................................................................... 7

§5.3国外与国内耦合剂的差别 ...................................................................... 8

第六章结论.............................................................................................................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 10

致谢 ....................................................................................................................... 11

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摘要

超生诊断或治疗中,需使用耦合凝胶过渡,润滑,临床上对其有严格的性能要求,

合格的医用超声耦合剂一定是化学、超声学、消毒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应用,充分满足安全和有效两项基本要求。消毒灭菌型耦合剂,还有更广泛的设计标准

包括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医用超声耦合剂—高分子水溶性凝胶

型制剂的化学成分,并对医用超声耦合凝胶配方组成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

探讨。

关键词:超生耦合剂,安全,有效,灭菌,化学成分

1

第一章绪论

§1.1超声耦合剂的基本概述

当超声波射入到两种不同媒质的分界面时,二者阻抗相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穿过界面进入另

一媒质的声能就越少。对于医用超声,如果让探头与皮肤“干接触”,由于二者之间空气层的强烈反射

作用,探头所发射的超声波根本无法进入人体。为此,必须在探头表面和皮肤之间充填某种物质,以

驱除空气,形成使超声波和不失真传播的通道,这种物质就称为医用超声耦合剂;由于临床推崇的最

佳剂型是凝胶状,故文献中用的更多的术语是“超声耦合凝胶”

[1-3]

使用超声耦合剂的目的首先是充填探头与皮肤接触面之间的微小空隙,排除这些空隙间的微量空

气对超生穿透的影响,其次是通过耦合剂的过渡作用,减少探头与皮肤之间的声阻抗差,从而减少超

声能量在此界面的反射损失,另外,还起润滑作用,减少探头面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使探头能灵活地

滑动探查,近年来,为防止临床交叉感染,以及满足使用超声引导穿刺所需的凝胶条件要求,国内外

都已经开始生产消毒,灭菌型耦合凝胶,使其具有活组织生物相容性并可生成降解,且润滑特性优异,

可涂布于探头或护套内外,从而达到透声,润滑,与活组织生物相容,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的综合效

[2,4]

§1.2关于医用超声耦合剂的技术标准

医用超声耦合剂既然是医疗用品,显然不可随意生产和销售使用,应该是有规矩在先的。但与人

们设想的相反,由于实践的滞后,医疗用品中并非每一种都有国际和国内通行的技术标准,耦合剂就

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均不曾制定过相应的技术标准。在美国FDA的注册申

请和批准中,耦合剂对应的法规条款是“超声诊断用换能器”。在国际范围内,只有我国制定了题为《医

用超声耦合剂》的医药行业标准YY 0299—1998,由中科院声学所牛凤岐、朱承纲、程洋和解放军总

医院超声科梁萍负责起草的修订稿YY0299—2008已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发布实施。

其主要内容和相关思考包括:

1.适用范围

现行本和修订后的YY0299都明确规定,其适用对象既包括企业将耦合剂作为商品制造、销售的,

2

也包括医疗单位自制自用的。这就是说,医疗单位可以自配自用,但在技术要求和法定程序方面并不

享有任何特权。该标准中确认的耦合剂用途,现行本中是“在非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操作中用作探

头与人体表皮之间的透声媒质”,而修订本中是“在超声诊断和治疗操作中用作探头、治疗头与人体表

皮之间的透声媒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国际和国内声学术语标准中只有“传声(sound transmission )、

透声(sound-transparent)”,而从无“导声 (sound-conducting)”一词,故中外文字中的“导声胶(sound

conducting gel)”一称是不规范的。修订本中增加的内容包括:该标准不适用于术中超声耦合剂与切口

接触的情况,灭菌型耦合剂的要求由厂家自行规定。

2.名词术语按照实际需要,该标准中给出了四项定义,其中关于“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定义为:

(a)现行本中:在超声诊断与治疗操作中,充填或涂敷于探头辐射面与人体表皮之间,用以透射声

波的中介媒质。

(b)修订本中:在超声诊断和治疗操作中,充填或涂敷于皮肤-粘膜与探头(或治疗头)之间,用于透

射声波的中介媒质。

3.剂型和成分限制内行人都知道,在临床操作中,普通(外用)耦合剂需与皮肤、探头辐射面密切

接触,并难以避免地沾染衣物,故除声学特性外,耦合剂还须满足不刺激皮肤、不损坏探头、不脏污

衣物的要求。鉴于国内以往所用羧甲基纤维素型和石蜡油型制剂在这些方面的明显缺陷,YY0299首

先从原料、剂型角度给予了严格限制,包括:

(1)必须是水性高分子凝胶型制剂,以排除羧甲基纤维素和石蜡油制品;

(2)成分中不得包含硅油、矿物油及其他导致硅橡胶溶胀和损坏的物质,以保护B超探头的声透

镜;

(3)所含醇类仅限于丙二醇、丙三醇和聚乙二醇等无毒化合物,以排除对人体具有一定毒性的乙二

醇、正丙醇等.

(4)所用防腐剂和着色剂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以从成分上确保制剂安全无毒。

第二章超声耦合剂的化学成分组成

§2.1化学成分组成I

耦合剂中含有羧烷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羟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

海藻酸钠(实际上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粘附湿润剂(乙二醇,正丙醇等),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

类)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物质。

3

实际上这些成分是不适宜在耦合剂中使用,因为这些成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进入人体组织或体

液,与活组织缺乏生物相容性,不易降解和排除;长期留在体内,可以引起炎症,如淋巴结炎,甚至

发生过敏性休克和其他免疫系统的反应等。其次,羧烷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或羟基纤维素及

海藻酸钠等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会降解形成游离自由基,引起断链和交叉链接的聚合物发生,出现泡

沫及颜色的变化,黏度及聚合物产品的力学性能也可发生改变,导致产品稳定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

图像质量。同时,游离基最人体也有较大的损害,可引起细胞膜破坏,血清抗蛋白酶失去活性,损坏

基因导致细胞变异的出现及蓄积。大量资料已经证明,炎症肿瘤,衰老,血液病,以及心、肝、肺、

皮肤等各方面疑难疾病的发生机理与体内游离自由基产生或清除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国内外生产耦合

剂比如UItra/phonic、Sonotech、Liquasonic、Othersonic、Graham、Safescan、安欣超及双雄等均以不

采用以上化学成分,中国国家医药行业标准指出配制纤维素和石蜡油型制剂属于违规行为,应予禁止

[5-12]

§2.2化学成分组成II

耦合剂中含有反相聚合物,包括泊洛沙姆288,泊洛沙姆388,聚(N一异丙基丙烯酰胺),聚(甲

基乙烯基醚),聚(N一乙烯基以内酰胺)及某些聚(膦腈)等,其他粘附性湿润剂(丙二醇,甘油

等),防腐剂(多糖芦荟等)及抗菌剂等配制成凝胶。其声学特性较合理,不刺激皮肤,不损坏探头,

泊洛沙姆是一种新型的药用辅料,是聚氧乙烯一聚氧丙烯一聚氧乙烯的三嵌段共聚物。然而聚氧化乙

烯虽然与活组织生物相容,但在超声波辐照下也会降解形成游离自由基,引起断链和交叉连接的聚合

物发生,导致产品稳定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图像质量。国外将此配方凝胶用于完好皮肤患者的超声检

查,国内尚未使用此类配方生产

[5-12]

§2.3 化学成分组成III

耦合剂中含有包括卡波姆@981因子,卡波姆@980NF,卡波姆0971因子,卡波姆974NF,卡波

姆@941NF及卡波姆@940NF其他粘附添加剂有甘油作润滑剂,丙二醇作保湿剂和稳定剂,以及抗菌

剂防腐剂(DP300,多糖,芦荟,薄荷,薰衣草等)。PH值可通过酸或碱(如盐酸,氢氧化钠,三乙

醇胺等),作适当调整。目前,国内外很多耦合剂都采用此类配方。这类超声耦合凝胶声学特性合理,

不刺激皮肤,不损坏探头,易清除,不脏污衣物,与人体组织生物相容性好,附着力强,润滑性能好。

超声波作用下稳定,安全,符合超声学和医学的原理,抗抑菌性能好,能防备医源性交叉感染,安全,

有效

4

第三章超生耦合剂的常用剂型

§3.1 灭菌型(抑菌型,消毒型)耦合凝胶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最新推出的灭菌型耦合凝胶,包括无菌超声水凝胶100(帕克实验室公司),

UhraBio(Sonotech,贝灵汉,华盛顿州),Sonogel(SonogelVertrlebs公司)及安欣超(安碧捷)等。

卡波姆树脂(carbomer,聚丙烯酸类化合物)都作为一个共同的主要成分,但并非将现有卡波姆树脂

型制剂经灭菌处理而形成,而是将其作为主要成分或含量不同的全新配方,其主要特点是与活组织生

物相容,可生物降解可生物消除。主要成分为卡波姆树脂,杀菌剂及抗菌防腐剂(多糖,芦荟等),

并加入中和剂,润湿剂,着色剂等配制而成,是当今世界优质的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发展方向

[15]

§3.2 润湿剂

目前国内外医用超声耦合凝胶所采用的的醇类仅限生物贤相容和生物降解的丙二醇,丙三醇和聚

乙二醇等无毒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的的乙二醇,正丙醇等已排除。

§3.3 杀菌剂

DP300131:DP300是一种非离子型化合物,与皮肤(蛋白质)有良好的亲和性,具有显著的杀

病毒,消炎,除体臭等多种功能,无游离氯存在,在体内不经肝,肾代谢,可生物降解为葡萄糖酸苷

和硫酸盐:DP300一旦进入细胞,就使得多种细菌和真菌耐已生存的一种特殊的酰基菌蛋白还原酶

(ENR)中毒,它阻塞这种酶的活跃位置,从而阻碍细胞合成脂肪酸,而脂肪酸是构建细胞膜和其他

生命功能的必须物。人类没有这种酶,所以DP300对人体是无害的。一个DP300分子能长久地使一

个ENR分子失去活性,这就是其在非常低浓度下有强大抗菌性能的原因。目前国内外抑菌型(灭菌

型,消毒型)耦合凝胶中大都采用DP300或DP300与天然抗菌素的复配作为杀菌剂。TCC其杀菌原

理与DP300相似,但因其破坏内分泌,有抑制或降低激素的作用,一般只用于完好皮肤。近几年若

干报道TCC和丙二醇的作为止汗剂后会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13]。

§3.4 其他杀菌剂或抗菌防腐剂

医用超声耦合凝胶中,杀菌剂或抗菌防腐剂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此类耦合剂既要适合人体组织

皮肤,黏膜等,与活组织生物相容安全无刺激,又要适合长期使用,对超声探头无腐蚀性,还要从化

学上考虑配方物质间抗性而致的产品稳定性。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2]扎溴铵,醋酸氯已定,盐

5

酸聚六甲基双胍等已证实长期使用会腐蚀探头元件,加速声透镜退化,在超声使用常识中也明确规定

绝对禁止在系统的任何部位使用石炭酸,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消毒防腐剂,从化学上来讲,卡波

姆树脂分子存在大量的羟基,属于阴离子型聚合物,也不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

甲基和丙基苯甲酸酯类抗菌防腐剂是众说周知的对霉菌和酵母菌有效,但经常可致皮肤,黏膜的

过敏反应,羟基苯甲醛类已被世卫组织审议为不能辨别的致癌物,无机抗菌剂如纳米银等更不符合超

声学的要求。

目前一些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安全无毒的非离子有机杀菌剂及天然提取抗菌剂已

被国内外著名的医用耦合剂生产商应用到抑菌型(灭菌型,消毒型)耦合凝胶中,如瑞士CIBA公司

生产的玉洁新DP300,多糖,芦荟,薄荷,薰衣草,柠檬抗菌剂,桉叶素,TCC等[7-13]。

第四章临床上对超声耦合剂的性能要求

耦合剂的质量与声像图质量密切相关。质量差的耦合剂可使超声能量损失,分辨力降低,图像模

糊,并刺激皮肤和损坏探头,临床上对超声耦合剂的的性能基本要求[1,2,4]。

① 与人体组织声速相等,以确保超声波束形状不失真;

② 衰减系数很小,不降低信噪比,有利于检出弱回波信号;

③ 声阻抗直介于探头的面材与皮肤之间,以减少反射损失;

④ 能与探头表面和皮肤二者良好浸润,已彻底排除空气;

⑤ 涂布后能保持较长时间而不干化;

⑥ 涂布后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黏性和粘附性,以便探头沿皮肤顺畅滑移;

⑦ 不刺激皮肤,且即使较长时间接触也不引起致敏反应;

⑧ 不使患者反感,即必须是非脏污的,外观悦目,呈水溶性,很容易洗掉;

⑨ 具有相对的热稳定性,即在临床环境下和涂布于皮肤上之后粘附力不降低;

⑩ 具备声透射和声稳定性,并不腐蚀或损坏探头;

合格的医用超声耦合剂一定是化学,消毒学,超声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及应用。

化学和消毒学上的理想水溶胶,却并不一定适合超声医学的要求,还必须同时满足安全和有效两项条

件,才能算是合格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其有效性主要着眼于透声效果,安全性则主要着眼于对人体组

织的影响,对交叉感染的防备以及不损伤探头。因此,要求耦合剂与人体组织生物相容,并在超声波

幅照下稳定,安全,符合超声学和医学的原理。

6

第五章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5.1国外发展现状

因脉冲回波式医用超声是从超声探伤转化而来,故早期所用基本上是矿物油(包括凡士林、黄油)、

乳化石、蜡油、植物油、硅油、硅脂、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等原本用于探伤的耦合剂。但由于其声学特

性欠合理,而且存在刺激皮肤、损坏探头、脏污衣物、不易清除等一系列缺陷,迫切需要具备前面所

述综合特性的新剂型问世,而最终选定的就是高分子凝胶型制剂。早在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口B超

仪器时设备随带和嗣后进口的医用超声耦合剂,就是以卡波姆树脂(carbomer,聚丙烯酸类化合物)

为主要原料,并加入中和剂、润湿剂、防腐剂、着色剂等配制而成,由Parker公司制造和销售,被视

为“金标准”的Aquasonic-100型凝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外生产医用超声耦合剂的企业除Parker公司外,比较著名的还有

UItra/phonic、Sonotech、Liquasonic、Othersonic、Graham、Safescan等多家,说销售的产品既有用于

完好皮肤,包装大小不等的普通型凝胶,也有用于腔内和术中的灭菌型凝胶,还有凝胶垫、耦合凝胶

预热器等。尤其是Parker和Sonoteth两家,其产品可谓琳琅满目。需要指出的是,Sonoteth公司最新

推出的灭菌型耦合凝胶,并非将现有卡波姆树脂型制剂经灭菌处理而成,而是主要成分不同的全新配

方,其主要特点是与活组织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可生物消除。此外,鉴于耦合剂所含气泡对治疗

效果的不利影响,该公司还特意制售一种专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无气泡剂型。

§5.2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对医用超声耦合剂的使用是伴随着国产A超和进口B超的临床应用开始的。由于属于消耗

品且进口货价格高昂,加之不拥有卡波姆树脂及其凝胶的制造技术,国内多数医院在很长时间内所使

用的都是自行配制、性能远不如卡波姆凝胶的代用品。自1984年至2006年,国内刊物上一直有关于

耦合剂配制和使用的文章发表,但除个别情况外,几乎都还停留在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和石蜡油乳液等

落伍剂型。耦合剂的行业标准虽然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近10年,但医务界几乎都不知晓,以致标准中

针对医院的内容形同虚设。

国内对卡波姆凝胶型耦合剂的研制和生产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于天津。其主要原料原来均系

进口,后国内虽有生产,但质地仍有差距。由于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导向作用,现国内正式生产的

产品均为卡波姆凝胶型。产地主要为天津、上海、北京、山东等,但至今未出现规模和名气较大的厂

7

家。在国家主管部门编制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耦合剂列在“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项下,

属于I类产品,其注册准产由省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负责。在现有产品中,绝大多数是在完好皮肤上

使用的通用型制剂;用于穿刺活检场合及经阴道、经直肠探头保护套内(和外)使用的消毒灭菌型制

剂,近两年来已有不止一家研制生产。

§5.3国外与国内耦合剂的差别

国外最新推出的灭菌型耦合凝胶,并非将现有卡波姆树脂型制剂经灭菌处理而成,而是主要成分

不同的全新配方,其主要特点是与活组织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可生物消除。此外,鉴于耦合剂所

含气泡对治疗效果的不利影响。

国内对卡波姆凝胶型耦合剂的研制和生产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于天津。其主要原料原来均系

进口,后国内虽有生产,但质地仍有差距。由于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导向作用,现国内正式生产的

产品均为卡波姆凝胶型。

第六章结论

耦合剂在超声诊断和治疗操作中起着决定成败、优劣的作用,作为使用者,不仅要认识它,而且

应深入、全面地了解它;专业名词术语标准中并无“导声”及“导声胶”一说,正式著述中应采用“透声”

和“超声耦合剂”等规范用语。与在完好皮肤上进行的非介入性超声相比,包括阴道超声在内所有接触

粘膜的诊断/治疗操作,对患者的安全性威胁大得多,故对耦合剂、探头护套等相关用品必须精心选

择,正确使用,切实实现安全有效的原则。

8

参考文献

[1]张兆桐,黄玉忠,刁艳丽.新型超声耦合剂的制备[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0(05)

[2]侯疏影,孙延萍,于华.超声耦合剂的改进与应用[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05)

[3]徐智章.超声耦合剂的选择[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4(01)

[4]左杨,栾绍兴.介绍一种性能优良的超声耦合剂[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2(06)

[5]刘志邦.水基高分子凝胶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的研制[J]. 药学实践杂志. 1996(06)

[6]林必杰,林辉.我国医用超声耦合剂现状和质量标准的探讨[J]. 中国药学杂志. 1996(11)

[7]杜宝琮,张泽宝.超声耦合剂最佳声阻的近似计算[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1997(03)

[8]医用超声耦合剂[J]. 新疆医学. 1998(04)

[9]刘元华,罗朝章,刘琛.眼部超声耦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07)

[10]李文琪,程合理,赵新民.医用超声耦合剂的研制[J]. 药学进展. 1999(05)

[11] Richard PP,Mark e cover for intraoperative ult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s and method and

kit for providing same. US patent:4593699 . 1986

[12] Doelker EL."Water-swollen cellulose derivatives in pharmacy". hydrogels in medicine and

pharmacy-polymers . 1987

[13] Gilbert of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impulses to surface using transducer coupling

agent. US Patent:4002221 . 1977

[14] Paul CA onic transducer coupling member. US Patent:4459854 . 1984

[15] Hiroshi Katsumata,Hiroyuki Yagami,Tadashi Fujii,et onic couple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US Patent:5078149 . 1992

9

附录

当您到医院超声科室进行超声检查时,检查部位会被涂上一种淡蓝色的透明凝胶。这种凝胶就是

医用超声耦合剂。它是超声诊断与治疗操作中不可或缺的专用制剂,属于医疗器械的一个品种。为了

确保其符合安全、有效的原则,国家有关部门对已经大量生产和普遍使用的普通医用超声耦合剂制定

了相应标准,并依据情况进行了修订,最新版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标准(YY0299—2008)将于今年6月

1日起实施。但据媒体最近报道,已经有“消毒杀菌型”的医用超声耦合剂进入市场和医院。为此记者

日前采访了国内著名医学超声专家、《医用超声耦合剂》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

所牛凤岐教授。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问医用超声耦合剂的作用是什么呢?

牛凤岐教授(以下简称“牛”):关于超声波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当它传播到两种不同媒质的分界面

上时,两者的阻抗相差越大,反射越厉害,穿过界面进入另一种媒质的声能越少。对于医用超声耦合如

果让探头与皮肤“干接触”,由于两者之间空气薄层(有时还是厚层)的强烈反射作用,所发射的超声波根

本无法到达并进入人体,就起不到诊断或治疗作用。为此,必须将某种物质充填于探头表面和皮肤之间,

以驱除空气,形成使超声波顺畅和不失真传播的通道。这种物质就是“医用超声耦合剂”。

记:请问耦合剂都必须是无菌或灭菌的吗?

牛:因为临床上对于经由完好皮肤的超声诊断或治疗行为并不要求进行皮肤消毒,所以原则上非无

菌型耦合剂即可。这一说法虽未见于正式文件和权威论著,但厂商按此生产、销售,医院按此购买、使

用,表明已成为界内共识,而且并未听说有源于耦合剂的不良事件报告。

记:新标准中对什么是“无菌”或“灭菌”型制剂有定义吗?国内现在生产的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耦合

剂能够用于腔内探头吗?

牛:多年来国内只能生产普通的,即用于人体皮肤的超声耦合剂,现行标准只针对这种剂型,所以对

什么是“无菌”或“灭菌”型耦合剂没有给出定义。国外已经研制生产的,供腔内探头使用的耦合剂,英文

资料上用的定语都是“sterile”,是指产品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实现了无菌化,并不是耦合剂指对使用环境、

使用对象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记:近来有企业宣称其生产的消毒杀菌型耦合剂是“传统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升级换代产品”,是这样

吗?对此类产品有必要特别收费吗?

牛:在医院或体检中心做过超声检查的人都知道,整个过程并不包括皮肤消毒程序,而且全世界大

量生产和用于皮肤表面的,至今依然是普通的非无菌型超声耦合剂,有无菌要求的仅限于腔内探头用的

接触或可能接触黏膜的剂型。普通超声耦合剂并没有改成消毒杀菌型的必要和趋势,它们之间不存在

10

级别高低和时代新旧的关系,何谈“升级换代”,对于一些单位、部门就消毒杀菌型耦合剂的附加收费,从

成本角度看可能有道理,问题在于有无必要用。最近好像有一股风,不少厂家都在动这方面的脑筋,所以

我在此向企业、医院、患者郑重建议: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11

致谢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深造的机会,在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各位老师悉心教导,使我学到了很

多知识也学会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本领。并且感谢我的导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在学习、工作和思想上都

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此,对卢老师和高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

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作风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

最后,衷心的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并向参与此次答辩的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12


更多推荐

耦合,超声,凝胶,医用,探头,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