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1平米厕所装修)
2023.03 / Urban Renewal and Optimization Design城市更新与优化设计
49
城市更新中运河沿岸工业遗产的保护与
再利用研究
——以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为例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long the Canal in Urban
Renewal: A Case of Changzhou Canal No. 5 Creative Block
朱俊毅 贾兴舟
Zhu Junyi, Jia Xingzhou
摘要
常州依京杭大运河而建,城市也因河而兴。在历史上,
常州文化新码头”这一活态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
常州的纺织工业曾辉煌一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工厂陆
续关停,遗留下来的厂房成为城市更新中的存量资源。文章
以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为例,探寻其变迁过程,调查园区现状
并总结其改造利用模式,从多方面分析园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整改思路。
关键词
常州;运河;纺织工业;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892/.2023.03.11
1常州纺织工业与运河五号的历史沿革
1.1常州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
常州地处苏南地区,河网密布、物产丰富,特别是商
业和手工业依托运河而繁荣,常州得以成为区域经济的集
散中心
[3]
。在常州近代工业发展史中,纺织业是最为突出的。
晚清时期,常州人受到“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在原有
手工业基础上扩大生产,开设了晋裕布厂、振余布厂。北
伐战争以后,群众抵制洋货的情绪高涨,常州开始大量兴
办染织厂,“七七”事变以前,全城共有棉纺织染厂30余
家。1937年常州沦陷后,工业受到严重破坏,纺织业亦未
能幸免,8年间足有30%的工厂关停,抗战胜利后才得以
复产
[4]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州纺织工业进入全盛
时期,常州第五毛纺织厂就是这一辉煌时期的见证。
Abstract Changzhou was built along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and also prosperous due to the canal. Historically,
Changzhou’s textile industry was once gloriou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factories were closed down one after another,
leaving behind factory buildings, which have become the stock
resource for urban renewal. The paper takes the Canal No. 5 Creative
Block as an example, explores the process of its transformation,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ark and summarizes its
mode of trans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Then it analy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park from various aspects, and proposes ideas for
rectification.
Key words Changzhou; canal; textile industry;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1.2运河五号的传承与再生
五毛厂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由汤梦熹、荆春生、
费定庵创办的三和布厂,1933年由毛锡章接手,改名恒
源布厂;1936年,毛锡章等人又改组企业,成立恒源畅
染织股份有限公司。抗战时期,工厂几近停产;1949年4
月常州解放,在政府的帮扶下,工厂恢复生产,并在社会
主义改造时期成立了公私合营的恒源畅染织厂,1966年9
月改名国营常州第五棉织厂;1980年转产毛纺织,1981
年改名国营常州第五毛纺织厂。
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常州运河
沿线的工厂逐步关停,五毛厂的生产规模日益缩小,直到
2007年完全停产。园区管理者常州工贸国有资产经营有
限公司高度重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转型发展,于2009
年5月开展“运河五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2010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类型之一,2003年《下塔吉尔
宪章》作为第一份工业遗产的国际公约,阐述了工业遗产
的定义;2011年《都柏林原则》补充了工业遗产的环境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将文化、自然环境、技术知识和
工人群体的社区生活纳入其中,使工业遗产保护更具完整
性
[1]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以下简称运河五号)在原常州
第五毛纺织厂(以下简称五毛厂)的旧址上改造而来,以
保护利用工业遗产为抓手,推动街区内文化创意、休闲娱
乐、旅游观光等产业良性互动
[2]
,是构筑“古运河畔老工厂,
作者简介:朱俊毅(1995-),男。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50
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03
年5月正式开放,定名为“运河五号创意街区”。
2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现状
2.1园区区位条件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位于常州市钟楼区三堡街141
号,处于“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之内,占地面积
38 003.5 m
2
,建筑面积35 114.5 m
2
(见图1)。园区北邻京
杭大运河,东、西、南三边为住宅小区。该地距常州市中心
约4 km,地理位置较好,但因历史悠久,城市界面已十分破旧。
来,既为建筑入口处塑造了缓冲空间,又可为临时展览和
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场地。玻璃展厅顶部模仿园区锯齿形厂
房屋顶,与整体环境相得益彰。
2.3.3修整室外场地
对于室外场地,改造时采用“清理、整理、修理”的方针,
修复道路和基础设施,新建一处绿地(东花园)和两处开
敞的公共空间(记忆大道、水塔广场),改善了园区生态
环境的同时,增加了承接大型户外活动的条件。
记忆大道的石板上刻着100家常州运河两岸企业的厂
名和存在时间,以景观空间自然引导游客了解常州工业发
展脉络。30 m高的水塔在过去保证生产,今日摇身一变
成为录音棚;水塔下的叠水瀑布池由污水生化池改建而来,
在保留工业遗存元素的同时,以十道瀑布隐喻织布机生产
的布匹,成为园区重要的景观节点。园区东花园绿树成荫,
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工业生产造成的植被退化和土壤污染,
转化为亲近自然的休憩空间。
2.2旧工业建筑情况
园区共19座主要建筑(见表1)及运河沿岸码头一处,建
成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直到90年代,其中1号楼为恒源畅
厂旧址,已于2011年12月19日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3建筑利用改造模式
2.3.1修缮保护
1号楼原为恒源畅厂办公楼,现为“恒源畅书坊”及
常州画派纪念馆。初建于1936年,抗战时期曾被焚毁,
现存建筑是1946年重建的,第一进为单层平房,第二进
为二层办公楼,第三进为单层工业厂房,每进之间以天
井相隔。其中第二进办公楼外观上呈现典型的民国时期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结构也有创新,以砖木结构为主,
但屋顶摈弃了传统抬梁结构,改用三角形屋架。
对1号楼的修缮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少干预”
的原则,尽可能保存其原真性。总体采取了“揭顶但不落架”
的修复方式,屋面加铺卷材防水层,瓦片优先使用原瓦,
缺损的部分选用相同规格的旧瓦补足;木构架采取原位修
复的方式,增设附梁;门窗保留原物,对缺损部分进行修补;
墙体在修补之后没有粉面,维持文物建筑本色
[5]
。
2.3.4合理利用旧设备
运河五号保留了原厂的纡子车、分条整经机、和毛机等
生产设备(见图2),其中部分已被列入常州市第三次全国
文物普查名录。它们分布于园区各处,从生产要素转化为景
观要素,有助于提高工业遗产的可读性,延续其历史文脉。
3问题与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3.1.1交通与停车
运河五号处于常州市区中一个闹中取静的位置,从
2010年开园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园区周边公共交通
仅依靠258路公交车,便利性不足,人流量不稳定。2021
年6月28日常州地铁2号线开通后,位于园区西南侧的“勤
业站”弥补了公共交通方面的缺失,园区人气也有所提升。
受制于园区原本的建筑密度,最初规划的零星停车位完
全不敷使用,导致水塔广场被画上车位线用来停车,园区最
重要的公共空间遭到破坏,这与设置广场的初衷背道而驰。
2.3.2增建改建
7号楼原为经编车间,三层共6 200 m
2
,是原厂最大
的生产车间之一,现为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7号楼南侧
的空地加建了三层通高的玻璃展厅,将其与8号楼联系起
京杭大运河
三堡街
3.1.2滨水岸线的处理
随着交通方式的更迭,大运河的漕运功能衰退,成为
20
22
19
小学
N
主入口
2
1
停车场
18
3
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遗迹中的一部分,是人们开
展游憩活动、展示常州运河文化的重要空间。
运河五号目前未能发挥北侧滨水岸线的优势,一方面,
由于大运河为人工开凿,其河岸为砌筑的石质驳岸,与河
面高度落差大且无缓冲,不利于人们亲水休闲;另一方面,
由于园区围墙和三堡街机动车道的双重阻隔,“五号码头”
孤立在园区之外,未能发挥空间节点的作用。
21
停车场
5
17
6
7
16
11
8
15
12
3.1.3业态与经营状况
由于园区承接的活动以艺术展览为主,活动间隔周期
较长,场地出现了大量闲置。单纯依靠餐饮和娱乐设施,
无法对游客形成较强吸引力,很多文创企业在入驻一两年
以后旋即离开
[6]
。2022年5月底开始,三堡街以汽车后
9
停车场
1
图1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现状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03 / Urban Renewal and Optimization Design城市更新与优化设计
51
楼号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建造年代
1946年
1973年
1977年
1987年
1974年
1986年
1983年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末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50年代末
20世纪30—40年代
20世纪30—4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20—70年代
表1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主要建筑概况一览表(2022年3月)
建筑结构
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混合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木结构
混合结构
砖木结构
砖木结构
砖木结构
第一进砖木结构;后三进混合结构
层数/层
厂房1;办公楼2
2(局部3)
1
3
1
3
3
4
3
1
1
1
1
1
1
1
1
2
2
面积/m
2
998
1 091
636
320
311
6 200
3 600
2 500
810
2 900
1 020
683
6 390
75
82
205
110
250
1 419
原功能
备件库;办公楼
行政办公楼
职工食堂
职工浴室
锅炉房
经编车间
仓库
成品仓库
消防楼
染色印花车间
机修车间
纺织车间
纺织车间
木工间;工会办公楼
电力高配间
电工间
车间办公室
医务室
老人堂;女工宿舍
现功能
常州画派纪念馆;恒源畅书坊
家庭娱乐会所
红酒会所
服务中心
酒吧
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设计工作室
主题餐厅;设计工作室
设计工作室
音乐酒吧;常州市音乐家协会
酒吧;视觉艺术中心A馆
剧场
视觉艺术中心B馆
恒源畅历史陈列馆;德国餐艺坊
婚庆公司;厨房文化体验中心
乱针绣工作室
咖啡吧
首饰设计工作室
咖啡吧
国际青年旅社
图2 运河五号旧生产设备(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备箱集市的形式自发形成了夜市,运河五号园内也聚集了
各种摊位,一时间热闹非凡,这是对运河五号业态的创新
探索。夜市提升了园区活力,也带了很多问题:夜市的食
品大多为自制,安全卫生缺乏保证;大量人流车流令狭窄
的道路变得更为拥挤;噪声严重干扰四周居民的正常休息;
夜市结束后,留下遍地垃圾。此类乱象表明夜市尚需规范
化管理,才能对运河五号真正发挥正面效应。
4结语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作为常州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布
局优化的重要建设项目,以盘活存量资产的方式吸引增量,
降低了城市开发成本,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并为社会提
供就业岗位;工业遗产的再生有利于推动常州工业文化的
传承,延续了该城市片区的文脉。未来可与常州大运河沿
岸其他工业遗迹及人文景观协同发展,形成具有集聚效应
的历史文化廊道,共同打造常州特色城市名片。
3.2改善建议
(1)提升环境与管理水平。结合《常州石龙嘴—西
直街历史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引导,
对运河五号及周边居民区环境进行整体升级:拆除园区围
墙,使之与周边街区相融合,展现园区开放共享的特质;
加强停车管理,通过地下停车、立体停车等手段,缓解园
区和周边地区的停车问题。
(2)激活大运河沿岸滨水空间。设置慢行系统,使
机动车道远离河道,释放休闲游憩的路线;改变单一的驳
岸形态,利用台阶增加路面与河面间高差的缓冲地带,并
设置亲水平台,拉近运河与人之间的距离。
(3)完善业态。注重文创业态的体验性,除了静态
的观展,可利用工厂自身优势,发展生产流程体验、技艺
学习等动态项目,传承工业文化与精神。抓住当前夜市的
发展机遇,引导商户规范经营,为园区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 季宏.近代工业遗产的完整性探析:从《下塔吉尔宪章》与《都柏
林原则》谈起[J].新建筑,2019(01):92-95.
[2] 刘颖娜.常州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再生:以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为
例[Z].江苏省2016文化遗产日主题论坛,2016.
[3] 张文珺,沈澍.常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探析[Z].江苏省2016文
化遗产日主题论坛,2016.
[4] 江苏省中国现代史学会.江苏近现代经济史文集[M].南京:江苏省
中国现代史学会,1983.
[5] 张勇.常州恒源畅厂办公楼、老厂房(民国建筑)保护修缮工程[J].
古建园林技术,2013(04):39-41.
[6] 谢淑姣.苏南运河带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研究:以常州运河五号
创意街区为例[C]//刘伯英.中国工业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2018
年中国第九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538-54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工业,常州,园区,遗产,运河,建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