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
哥特式建筑
——又高又尖的教堂
中世纪的文化被称为“哥特式”的,这个词有野蛮的意思,因为
中世纪是野蛮的。但后来只把“哥特式”指代中世纪晚期、城市重新
兴起时的文化,而这时建造的教堂也就被唤作“哥特式教堂”了。
哥特建筑风格起源于法国巴黎附近,
在12—13世纪达到最高峰。
教堂的布局:
教堂平面是十字形的,很容易让人
想起耶稣受难的十字架,有强烈的宗教
意义。“十”字有两画,一横一竖,横短
竖长,这种十字叫做“拉丁十字”。长边
是教堂的主厅,长方形,中部屋顶高,
两边屋顶低。高屋顶的部分叫“中舱”,矮屋顶的部分叫“舷舱”,
内部是贯通的,只用柱子分隔着。“十”字的短边又叫“袖厅”,
因为短,很像衣服的袖子,也是中间高,两边低,分成“中舱”
和“舷舱”。
“十字”长边,也就是主厅的尽端,设圣坛。圣坛中央有祭
台,祭台背后沿半圆形放射状地排列着几个小礼拜堂,里面通常
供奉着圣物,例如耶稣的头发,受难时钉在脚上的铁钉,或是流
下来的血,有时候也包括其他与圣徒们有关的东西。信徒们通常
在主厅中舱里做弥撒。
典型哥特教堂的主厅是东西方向的,大门朝西,为的是信徒
们礼拜的时候面向东方,那里是耶稣基督圣墓所在。
教堂开三个尖卷形的门,中间的大一些,两边的小一些。墙
很厚,故而门洞很深,周边做线脚,一层层的由外向内地凹进去,
每一层线脚都充满了雕刻。 中央大门上方是一个直径十几米的大
圆窗,由窗心开始,一层层的向外翻卷着花瓣,被形象的称作“玫
瑰花窗”。玫瑰窗的上面,一左一右两个很高的钟塔。不过,这个
规则也不是每个教堂都遵守的。所以这些哥特教堂看起来就有了
些各自的姿态。
除了主塔,在教堂周身的许多位置,都有小型的尖顶,活泼
的跳动在天际线上。这些密集向上的尖塔、飞扶壁、细高的尖矢
花窗、墙身上的壁柱和线脚,群起簇拥和呼应着作为主体的钟塔,
带动着教堂蓄势升腾。而钟塔就像垂直于大地的主轴,高耸着,
“沟通天上和人间”。
哥特教堂的规模一般都很大,中舱里列立着巨大的柱子,浓
密的群柱如卷须般向上盘旋直至星型锯齿状的柱头,柱头再向四
面八方冲射出肋架券,升入拱顶之中。早期哥特式教堂的柱子分
成几截:从柱脚到柱头是一根根单一的圆柱,柱头以上才出现典
型的哥特式群柱,像一捆细枝扎在一起。
教堂的雕刻和玻璃花窗内容多样,宗教题材的故事占大多数,
但偶尔也有活泼的日常生活和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雕刻和玻璃
花窗讲述的故事,连目不识丁的人也能看懂,又叫“傻子的圣经”。
更多推荐
教堂,柱头,哥特,主厅,雕刻,东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