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发(作者:)
工装设计理念
1:结合自制工装,适应性引进、改造工装。作为参考。
2:全民参与改善工装思想:
工装合不合适使用人最了解,如何全民参与?
思路:
(1):找典型项目,与分厂自制工装人员协同改善工装,切实让一线员工感受工装改善带来的便利。
(2):配合分厂制定改善工装的内部激励。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
3:精益生产
流水线生产弊端:“点、点、停”
(1)“配”: JIT(Just In Time)标准(准时制生产方式),又称为无库存生产方式。
a.配送时间合理性,定时配送、适时配送。
b.生产人员节拍无滞性,工序简单化。
(2)“喂”:拆包动作消除,裸料上线,无多余动作。
4:物流工装尺寸设计标准化:
(1)“长“”宽”标准化
(2)三定:“定时”、“定量”、“定容”。
5:工序效率(精益化生产):改善途径
(1)普通减员 影响小
(2)人数不变减节拍 影响大:通过减少生产员工多余动作减节拍。
思路:通过协同IE工作对工装改善提高效率。
6:工装设计理念
(1)“安全”:安全第一。
a.消除危险源 b.对危险源进行隔离c.对员工进行防护
(2)“品质”:品质是灵魂
a.对品牌形象巨大 b.返包的浪费 c.成本浪费(3)“效率”: “防错”、“防呆”
7:拓展IE“八大浪费”、“七种手法”
“八大浪费”:
(1):不浪品的浪费
(2):过量生产浪费
(3):过程浪费
(4):动作浪费
(5):库存浪费
(6):移动的浪费
(7):生产线不平衡的浪费
(8):管理的浪费
“七大手法”
(1):程序分析
(2):动作分析
(3):搬运分析
(4):动作经济原则
(5):作业测定
(6):布置研究
(7):生产线平衡
8:JIT(Just In Time)标准(准时制生产方式),又称为无库存生产方式。
定义: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
推动式生产是指按照MRP的计算逻辑,各个部门都是按照公司规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上工序无需为下工序负责,生产出产品后按照计划把产品送达后工序即可,这种方式称之为推动式生产。
在推动式生产方式下,生产控制就是要保证按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每一工序的员工注重的是自己所在工序的生产效率。在推动式系统中,各个工序之间相互独立,在制品存货量较大。传统上企业一般采用的都是推动式生产系统。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对于最终产品的生产进行分解,将相应的生产任务和提前期传达给各个生产部门。最后细化为每个零部件的投入产出计划和相应的定购计划。而对于各个部门而言,需要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生产结束后将实际完成情况汇报给计划部门,同时将完成品送往工序上的下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总体的生产是一种从工序上最初的生产部门向工序最终生产部门的一个“推动”的过程。然而,推动式生产方式不符合 准时生产方式 (零库存) 的要求,以准时生产方式的视角来看待,推动式生产方式会产生很多重大“浪费”。
拉动式生产是丰田生产模式两大支柱之一“准时生产(Just In
Time)”得以实现的技术承载。这也是大野耐一凭借超群的想象力,从美国超市售货方式中借鉴到的生产方法。相对于过去的推动式生产,前一作业将零件生产出来“推给”后一作业加工,在拉式生产中,是后一作业根据需要加工多少产品,要求前一作业制造正好需要的零件。“看板”就是在各个作业之间传递这种信息、运营这种系统的工具。
与拉动式生产相对应的是推进式生产。在推进式生产中,每一工序都
根据生产计划,尽其所能地生产,尽快完成生产任务,不管下一工序当时是否需要。传统的生产系统一般为推进式生产,推进式生产将造成物品的堆积。
(1) 可升降物料台
(7) 实现细胞式生产方式的条件
作为一种较新的生产方式,细胞式生产方式也给企业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有:
(一)实行单件流(One-piece-flow)作业
要求产品在生产时一次一件完成整个流程,而完成的速率则由顾客的需求来决定。单件流作业有利于公司快速交货给客户,减少了存储和传输需求,降低了货物被损坏的风险。但是单件流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总在某一个时间只流一个产品。细胞式生产方式所关注的是流过整个流程的材料,力求以最少的延误保证产品流的畅通。
(二)进行弹性生产
要求生产者将在同样设备上,并以同样流程制造的类似的产品归为一组,同时努力减少进行机种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建立便于各工序转移的作业机制,以避免因为频繁更换生产线花费过多时间而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三)培养多能工
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将复杂的生产工艺,分解成众多的容易掌握的工序,每个工人只完成一个工序,而细胞式生产方式将生产线划分为若干独立的“细胞生产线”, 每个工人必须熟练掌握尽可能多的工序,以避免传统生产方式由于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等在工序交接上花费大量等待时间的弊端。细胞式生产方式要求工人从“零件人”转变为“完整人”, 把蓝领工人从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中解放了出来。
(四)采用扁平化管理
细胞式生产方式要求企业改变以往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以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降
技能的训练与提高以及职业意识的培养。
细胞式生产方式的基本分类
(一)无传送带生产方式
(二)U字型生产线(流程分割生产)
(三)单人货摊式生产方式(单人生产)
(四)货摊式巡回生产方式(单人生产)
(五)巡回生产方式(单人生产)
低到最低,以便企业能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随时作出应变,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并执行。
(五)开展TPM活动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也就是全面生产性维护,TPM活动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做到自己的工厂自己管理、自己的设备自己维护,每个人都在TPM活动中有自己的角色。这种全体参与的形式有利于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保证持续生产,同时也能够增强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充满活力。
细胞式生产方式的优点
(一)市场应对性好
标准化之后的细胞生产线可以简单复制,可以针对客户的要求随时进行专门配置;
(二)生产效率高
由高能力员工组成的细胞生产线,通过优化配置,可以实现较高的生产效率;
(三)空间利用率高
细胞生产线可以在一天内搭建完成,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简单拆除,用于其他更有价值的用途
(四)环境效益好
细胞式生产方式减少了库存、搬运等耗费,降低了物耗与能耗,可以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
(五)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
细胞式生产方式要求员工成为多面手,掌握多种工序, 成为具有综合技能的劳动者,而不像传统生产方式中那样单一的劳动者。
细胞式生产方式的局限
(一)生产效能容易不稳定
细胞式生产方式的生产效能会因为不同的生产任务和不同的生产线配置顺序而发生波动;
(二)不良率较高
在细胞式生产方式中,产品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于每个操作者。所以一定要重视对操作者的生产
更多推荐
生产,工序,工装,员工,细胞,要求,计划,作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