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装修风格效果图客厅-能率燃气热水器上门维修电话

2023年4月10日发(作者:芬琳漆世界排名第几)
1
什么是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2]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
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
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
体。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
步发展提新的技术和工艺。
看似“神秘”的等离子体,其实是宇宙中一种常见的物质,在恒星(例如太阳)、闪电中都
存在等离子体,它占了整个宇宙的99%。现在人们已经掌握利用电场和磁场产生来控制等离子
体。例如焊工们用高温等离子体焊接金属。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现在低温等离子体广泛运用于多种生产领域。
例如:等离子电视,婴儿尿布表面防水涂层,增加啤酒瓶阻隔性。更重要的是在电脑芯片中的
蚀刻运用,让网络时代成为现实。
高温等离子体
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
宇宙的99%。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常温下发生的等离子体(虽然电子的温度很高)。低温等离
子体体可以被用于氧化、变性等表面处理或者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上进行沉淀涂层处理。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即电离了的“气体”,它呈现出高度激发的不稳定态,其中包括
离子(具有不同符号和电荷)、电子、原子和分子。其实,人们对等离子体现象并不生疏。在自
然界里,炽热烁烁的火焰、光辉夺目的闪电、以及绚烂壮丽的极光等都是等离子体作用的结果。
对于整个宇宙来讲,几乎99.9%以上的物质都是以等离子体态存在的,如恒星和行星际空间
等都是由等离子体组成的。用人工方法,如核聚变、核裂变、辉光放电及各种放电都可产生等
离子体。分子或原子的内部结构主要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在通常情况下,即上述物质前三种
形态,电子与核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即电子以不同的能级存在于核场的周围,其势能或动能
不大。
由离子、电子以及未电离的中性粒子的集合组成,整体呈中性的物质状态.
普通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粒子的热运动加剧,使粒子之间发生强烈碰撞,大量原子或分
子中的电子被撞掉,当温度高达百万开到1亿开,所有气体原子全部电离.电离出的自由电子
总的负电量与正离子总的正电量相等.这种高度电离的、宏观上呈中性的气体叫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和普通气体性质不同,普通气体由分子构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是短程力,仅
当分子碰撞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才有明显效果,理论上用分子运动论描述.在等离子体
中,带电粒子之间的库仑力是长程力,库仑力的作用效果远远超过带电粒子可能发生的局部短
程碰撞效果,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运动时,能引起正电荷或负电荷局部集中,产生电场;电
荷定向运动引起电流,产生磁场.电场和磁场要影响其他带电粒子的运动,并伴随着极强的热
辐射和热传导;等离子体能被磁场约束作回旋运动等.等离子体的这些特性使它区别于普通气
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在宇宙中,等离子体是物质最主要的正常状态.宇宙研究、宇宙开发、以及卫星、宇航、
能源等新技术将随着等离子体的研究而进入新时代.
2
“火”既不是气体或液体、更不是固体。它就是等离子体。
低温(冷)等离子体
冰升温至0℃会变成水,如继续使温度升至100℃,那么水就会沸腾成为水蒸气。随着温
度的上升,物质的存在状态一般会呈现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的转化过程,我们把这三
种基本形态称为物质的三态。那么对于气态物质,温度升至几千度时,将会有什么新变化呢?
由于物质分子热运动加剧,相互间的碰撞就会使气体分子产生电离,这样物质就变成由自由运
动并相互作用的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混合物(蜡烛的火焰就处于这种状态)。我们把物质的这
种存在状态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即等离子体态(plasma)。因为电离过程中正离子和电子总是成
对出现,所以等离子体中正离子和电子的总数大致相等,总体来看为准电中性。反过来,我们
可以把等离子体定义为:正离子和电子的密度大致相等的电离气体。
从刚才提到的微弱的蜡烛火焰,我们可以看到等离子体的存在,而夜空中的满天星斗又都
是高温的完全电离等离子体。据印度天体物理学家沙哈(M·Saha,1893-1956)的计算,宇宙中
的99.9%的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倒是例外的温度较低的星球。此外,对
于自然界中的等离子体,我们还可以列举太阳、电离层、极光、雷电等。在人工生成等离子体
的方法中,气体放电法比加热的办法更加简便高效,诸如荧光灯、霓虹灯、电弧焊、电晕放电
等等。在自然和人工生成的各种主要类型的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的数值,其密度为106(单
位:个/m3)的稀薄星际等离子体到密度为1025的电弧放电等离子体,跨越近20个数量级。
其温度分布范围则从100K(1K=-273.16℃)的低温到超高温核聚变等离子体的108-109K(1~10
亿度)。温度轴的单位eV(electronvolt)是等离子体领域中常用的温度单位,1eV=11600K。
通常,等离子体中存在电子、正离子和中性粒子(包括不带电荷的粒子如原子或分子以及原
子团)等三种粒子。设它们的密度分别为ne,ni,nn,由于准电中性,所以电离前气体分子密度为
ne≈nn。于是,我们定义电离度β=ne/(ne+nn),以此来衡量等离子体的电离程度。日冕、核聚
变中的高温等离子体的电离度都是100%,像这样β=1的等离子体称为完全电离等离子体。电
离度大于1%(β≥10-2)的称为强电离等离子体,像火焰中的等离子体大部分是中性粒子(β<10-3
),称之为弱电离等离子体。
若放电是在接近于大气压的高气压条件下进行,那么电子、离子、中性粒子会通过激烈碰
撞而充分交换动能,从而使等离子体达到热平衡状态。若电子、离子、中性粒子的温度分别为
了Te,Ti,Tn,我们把这三种粒子的温度近似相等(Te≈Ti≈Tn)的热平衡等离子体称为热等离子
体(thermalplasma),在实际的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阴极和阳极间的电弧放电作用使得流
入的工作气体发生电离,输出的等离子体呈喷射状,可称为等离子体炬(plasmajet)或等离子体
喷焰(plasmatorch)等。
另一方面,数百帕以下的低气压等离子体常常处于非热平衡状态。此时,电子在与离子或
中性粒子的碰撞过程中几乎不损失能量,所以有Te>>Ti,Te>>Tn。我们把这样的等离子体称
为低温等离子体(coldplasma)。当然,即使是在高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也可以通过不产生热
效应的短脉冲放电模式如电晕放电(coronadischarge)、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
scharge,DBD)或滑动电弧放电(GlideArcDischargeorPlasmaArc)来生成。大气压下的辉
光放电技术目前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可产生大气压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的机理尚不清
楚,在高气压下等离子体的输运特性的研究也刚刚起步,现已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3
等离子体的分类
1、按等离子体焰温度分:
(1)高温等离子体:温度相当于10~10K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如太阳、受控热核聚变
等离子体。
(2)低温等离子体:
热等离子体:稠密高压(1大气压以上),温度10~10K,如电弧、高频和燃烧等离子体。
冷等离子体:电子温度高(10~10K)、气体温度低,如稀薄低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晕
放电等离子体、DBD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索梯放电等离子体等。
2、按等离子体所处的状态:
(1)平衡等离子体:气体压力较高,电子温度与气体温度大致相等的等离子体。如常压下
的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和高频感应等离子体。
(2)非平衡等离子体:低气压下或常压下,电子温度远远大于气体温度的等离子体。如低
气压下DC辉光放电和高频感应辉光放电,大气压下DBD介质阻挡放电等产生的冷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辉光放电
电晕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
射频放电
滑动电弧放电
射流放电
大气压辉光放电
次大气压辉光放电
等离子体可以和固、液、气体并列吗?
等离子真的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吗?
等离子体的确是有的,不过这里就有点误会了;因为“固体、液体、气体”是相对抽象的类
别名词,是用来描述物质“硬度”的类别名词;而“等离子体”就是比较具体的“物质”了。其实“等离
子体”按照“硬度”类别来区分的话,我们可以知道: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
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也就是一种特殊的“气体”了;否则怎么
可以用“气体物质”这句话来描述呢?难道我们可以说“固体”是一种“气体物质”吗?显然那是矛盾
的。
所以“等离子体”是不可以与固、液、气体并列,成为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的!
主要应用
等离子体主要用于以下四方面。
4
1、等离子体冶炼:用于冶炼用普通方法难于冶炼的材料,例如高熔点的锆(Zr)、钛(Ti)、
钽(Ta)、铌(Nb)、钒(V)、钨(W)等金属;还用于简化工艺过程,例如直接从ZrCl、MoS、TaO
和TiCl中分别获得Zr、Mo、Ta和Ti;用等离子体熔化快速固化法可开发硬的高熔点粉末,如
碳化钨-钴、Mo-Co、Mo-Ti-Zr-C等粉末等离子体冶炼的优点是产品成分及微结构的一致性好,
可免除容器材料的污染
2、等离子体喷涂:许多设备的部件应能耐磨耐腐蚀、抗高温,为此需要在其表面喷涂一层
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用等离子体沉积快速固化法可将特种材料粉末喷入热等离子体中熔化,
并喷涂到基体(部件)上,使之迅速冷却、固化,形成接近网状结构的表层,这可大大提高喷
涂质量。
3、等离子体焊接:可用以焊接钢、合金钢;铝、铜、钛等及其合金。特点是焊缝平整,可
以再加工,没有氧化物杂质,焊接速度快。用于切割钢、铝及其合金,切割厚度大。
4、等离子体刻蚀:在半导体制造技术中,等离子体刻蚀是干法刻蚀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等离子体产生的带能粒子(轰击的正离子)在强电场下,朝硅片表面加速,这些例子通过溅射
刻蚀作用去除未被保护的硅片表面材料,从而完成一部分的硅刻蚀。
5、等离子体隐身:在军事应用于飞行器的隐身。
6、等离子体核聚变:托克马克及ITER装置,都是研究核聚变应用发电的实例
等离子技术
所谓等离子体,就电气技术而言,它指的是一种拥有离子、电子和核心粒子的不带电的离
子化物质。等离子体包括有,几乎相同数量的自由电子和阳极电子。在一个等离子中,其中的
粒子已从核心粒子中分离了出来。因此,当一个等离子包括大量的离子和电子,从而是电的最
佳导体,而且它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当温度高时,电子便会从核心粒子中分离出来了。
近几年来等离子平面屏幕技术支持下的PDP真可谓是如日中天,它是未来真正平面电视
的最佳候选者。其实等离子显示技术并非近年才有的新技术,早在1964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
就成功研制出了等离子显示平板,但那时等离子显示器为单色。现在等离子平面屏幕技术为最
新技术,而且它是高质图象和大纯平屏幕的最佳选择。大纯平屏幕可以在任何环境下看电视,
等离子面板拥有一系列象素,同时这些象素又包含有三种次级象素,它们分别呈红、绿色、蓝
色。在等离子状态下的气体能与每个次象素里的磷光体反应,从而能产生红、绿或蓝色。这种
磷光体与用在阴极射线管(CRT)装置(如电视机和普通电脑显示器)中的磷光体是一样的,你可
以由此而得到你所期望的丰富有动态的颜色,每种由一个先进的电子元件控制的次象素能产生
16亿种不同的颜色,所有的这些意味着你能在约不到6英寸厚的显示屏上更容易看到最佳画面。
任何物质由原子组成,有原子核和电子,又细分为离子,它们按一定规律形成物质。当产
生特殊条件,如高温,放电,就会引起离子散开,这个过程称之为“电离”。电离过后,这些离
子形成一团由游离态离子组成的离子团,称之为等离子体。因为其中离子互不干扰,就像一团
浆糊,又称之为电浆。
等离子体电视机
PDP的全称是PlasmaDisplayPanel,中文叫等离子显示器,它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
5
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设备。与CRT显像管显示器相比,具有分辨率高,屏幕大,
超薄,色彩丰富、鲜艳的特点。与LCD相比,具有亮度高,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颜色鲜艳和接口
丰富的特点。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是继液晶显示器(LCD)之后的最新显示技术之一。这种显示
器能够用作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各种多媒体显示器,适用于制造大屏幕和薄型彩色电视机等,有着广阔
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彩色等离子体电视机的特点,优势性能,及其应用前景,并较为具体的
分析了等离子体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等离子体放电,三电极表面放电型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AC-PDP)
的构造。
一、等离子体电视机的特点:等离子体电视可以在光照较强环境下得到非常优异的画面,不必关闭周
围的灯光就可以显示出清晰的图像。因此,等离子体电视机非常适合视频会议和其它展示的需要。等
离子体电视机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视角都能达到160度,即使坐在一个比较偏的位
置也能对其画面一览无遗。与同样屏幕尺寸的电脑监视器和电视机相比,等离子体电视机的重量也是
最轻的。它的厚度只有9cm,它可以挂到墙上,安装在天花板上或是放在桌子上,而且不受磁场的干
扰。等离子体电视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几乎是即插即用,可以接收数据和视频信号。
二、等离子体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等离子体技术与其它显示系统不同,它在每个像素点上都产生出
红、绿、蓝三种光,这样就减少了显示的空白点。玻璃层间的充电电极促使内置气体变为等离子体的
状态,产生出紫外光,引起每个像素点上的红、绿、蓝荧光粉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产生出各种颜色
的可见光。传统的显示设备是通过扫描屏幕而产生图像的,而等离子体显示设备中的所有像素点都是
在同一时刻被"点"亮的。没有电子束、背光和光极化现象,画面就显得十分清晰和明亮,物体的边缘
也十分清晰。等离子体是由高度离子化的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等离子体包括数目几乎相同的
电子和阳离子。在一个等离子体中,电子从原子核中剥离出来,它们是很好的电导体,受磁场的影响,
电子在受热后就会与其各自的原子核分离开来。荧光粉是一层涂在玻璃底层上的物质,它能发出可见
光。在阴极射线管中荧光粉位于电子束前方玻璃屏上,由一束电子束激活而发光。而在等离子体电视
机中,荧光粉是由等离子体在电磁场作用下而产生的UV光激活而发光的。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等
离子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
1.等离子体放电简介等离子体是由大量带电粒子组成的非凝聚系统。等离子体状态是物质存在
的基本形态之一,与固态,液态和气态并列,称为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的主要特征是:粒子间存在
长城库仑相互作用,等离子体的运动与电磁场的运动紧密耦合,存在极其丰富的集体效应和集体运动
模式。和物质的另外三态相比,等离子体可以存在的参数范围异常宽广(其密度,温度以及磁场强度
都可以跨越十几个数量级);等离子体的形态和性质受外加电磁场的强烈影响,并存在极其丰富的集体
运动模式(如各种电磁波,漂移波,静电波以及非线性的相干结构和湍动);此外,等离子体对外界条
件还十分敏感。所以,等离子体性质的研究强烈的依赖于具体的研究对象。当气体被加热到足够高的
温度,或受到高能带电粒子轰击,中性气体原子将被电离,空间中形成大量的电子和离子,但总体上
又保持电中性。
等离子体显示屏及日光灯都工作于正常辉光放电区。当电源电压增加到Vb而内阻又不大时,气
体将会被击穿,放电管中产生大量的高能量电子,并碰撞激发中性气体原子发出可见光或紫外光。气
体一旦被击穿,就能以一较低的电压Vs将放电维持在辉光放电区,这一特性对等离子体显示器件具
有重要意义。
2.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现在国际上最新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结构是三电极平面放电,下面
介绍一下这种结构。三电极表面放电式AC-PDP,因维持放电电极制作在同一块玻璃基板上,又称单
基板式AC-PDP。
前玻板用透明导电层制作一组平行并由X和Y组成一对的显示电极,为降低透明电极的电阻,在
其上再制作一层金属电极(如Cr-Cu-Cr),又称汇流电极,电极上覆盖透明介质层和MgO保护层。后
6
玻板上先制作一组平行的选址电极,其上覆盖一层白色介质层,作反射之用。在白色介质层上再制作
一组与选址电极相平行的条状障壁,其高度约100μm、宽度约为50μm。条状障壁既作两玻板之间的
隔子,又作防止光串和电串之用。之后在障壁的两边和白色介质层上分别依次覆盖红、绿、蓝三基色
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分别为红色R:(Y,Ga)BO3:Eu,绿色G:Zn2SiO4:Mn,蓝色B:BaMgAl14O23:
Eu2+。两玻板以两组电极正交相对而置,四周用低熔点玻璃封接,排气后充入Nc+Xc等混合气体即成
显示器件。-选址电极与显示电极的每一对X和Y电极相正交即为一个放电单元-显示单元,每三个连
续排列的红、绿、蓝三色显示单元组成一个彩色显示像素。显示单元的维持放电是在其对应且为同一
前板上X和Y显示电极间进行的,故称表面放电式,后基板的选址电极仅作显示单元的选址之用。该
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显示发光为反射式,可大大提高像素的亮度;气体放电为单基板表面方式而远离荧
光粉,降低了放电离子对荧光粉的轰击,提高了工作寿命。工作时两组电极加上交变的维持电压脉冲
VS。对被选显示单元用一书写脉冲Vw进行放电着火,并用VS来维持其着火状态。之后要使该单元
熄火时,可用一擦除脉冲Ve停止该像素放电,并用VS维持其熄火状态。这就是AC-PDP的固有存储
特性。正是AC-PDP的特性使得数据电极与放电电极交叉点形成的小放电管不仅是一个可控发光
元件,而且是一个可控存储单元,整屏既是发光单元的二维阵列,又是一个矩阵存储器,每个发光元
件也只有发光和不发光两个状态。这样AC-PDP实际上是一个数字器件,可以大量采用数字图象
处理技术,且数字图象信号无须经过D/A变换,可直接用于驱动显示屏。AC-PDP能实现对角线达
152cm以上大容量显示产品。
3.等离子的特点等离子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不需要背景光源,因此没有LCD显示器的视角
和亮度均匀性问题,而且实现了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而三基色共用同一个等离子管的设计也使其避
免了聚焦和汇聚问题,可以实现非常清晰的图像。与CRT和LCD显示技术相比,等离子的屏幕越大,
图像的色深和保真度越高。除了亮度、对比度和可视角度优势外,等离子技术也避免了LCD技术中的
响应时间问题,而这些特点正是动态视频显示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等离子
显示技术在动态视频显示领域的优势更加明显,更加适合作为家庭影院和大屏幕显示终端使用。等离
子显示器无扫描线扫描,因此图像清晰稳定无闪烁,不会导致眼睛疲劳。等离子也无X射线辐射。由
于这些突出特点,等离子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显示产品,是替代传统CRT彩电的理想产
4.输入接口
VGA(videographicsarray)视频图形阵列,输入接口:VGA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连接
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显存内以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帧)信号在RAMDAC里经过模拟调制成模
拟高频信号,然后再输出到等离子成像,这样VGA信号在输入端(等离子内),就不必像其它视频信
号那样还要经过矩阵解码电路的换算。从前面的视频成像原理可知VGA的视频传输过程是最短的,所
以VGA接口拥有许多的优点,如无串扰无电路合成分离损耗等。
DVI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输入接口:DVI接口主要用于与具有数字显示输出功能的计算机显卡
相连接,显示计算机的RGB信号。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数字显示接口,是由1998年9月,
在Intel开发者论坛上成立的数字显示工作小组(DigitalDisplayWorkingGroup简称DDWG),所制定
的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DVI数字端子比标准VGA端子信号要好,数字接口保证了全部内容采用数字格式传输,保证了
主机到监视器的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无干扰信号引入),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标准视频输入(RCA)(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接口:也称AV接口,通常都是成对
的白色的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它通常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
花头的标准AV线缆与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
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
7
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
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
质量。AV还具有一定生命力,但由于它本身Y/C混合这一不可克服的缺点因此无法在一些追求视觉极
限的场合中使用。
S视频输入:S-Video具体英文全称叫(SeparateVideo),为了达到更好的视频效果,人们开始探
求一种更快捷优秀清晰度更高的视频传输方式,这就是当前如日中天的S-Video(也称二分量视频接口),
SeparateVideo的意义就是将Video信号分开传送,也就是在AV接口的基础上将色度信号C和亮度
信号Y进行分离,再分别以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它出现并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通常采用标准的
4芯(不含音效)或者扩展的7芯(含音效)。带S-Video接口的显卡和视频设备(譬如模拟视频采集/编
辑卡电视机和准专业级监视器电视卡/电视盒及视频投影设备等)当前已经比较普遍,同AV接口相比
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
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但
S-Video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
和Cr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
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而且由于CrCb的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S
-Video虽然已经比较优秀但离完美还相去甚远,S-Video虽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综
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
视频色差输入接口:目前可以在一些专业级视频工作站/编辑卡专业级视频设备或高档影碟机等
家电上看到有YUVYCbCrY/B-Y/B-Y等标记的接口标识,虽然其标记方法和接头外形各异但都是指的
同一种接口色差端口(也称分量视频接口)。它通常采用YPbPr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
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由上述关系可知,我们只需知道YCrCb的值就能够得到G
的值(即第四个等式不是必要的),所以在视频输出和颜色处理过程中就统一忽略绿色差Cg而只保留
YCrCb,这便是色差输出的基本定义。作为S-Video的进阶产品色差输出将S-Video传输的色度信号
C分解为色差Cr和C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解码并再次分离的过程,也保持了色度通道的最
大带宽,只需要经过反矩阵解码电路就可以还原为RGB三原色信号而成像,这就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视
频源到显示器成像之间的视频信号通道,避免了因繁琐的传输过程所带来的图像失真,所以色差输出
的接口方式是目前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最好的一种。
BNC标准同轴电缆插头,端口:通常用于工作站和同轴电缆连接的连接器,标准专业视频设备
输入、输出端口。BNC电缆有5个连接头用于接收红、绿、蓝、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BNC接头
有别于普通15针D-SUB标准接头的特殊显示器接口。由R、G、B三原色信号及行同步、场同步五
个独立信号接头组成。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等对扫描频率要求很高的系统。BNC接头可以隔绝视频输
入信号,使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且信号频宽较普通D-SUB大,可达到最佳信号响应效果。
RS232C串口:RS-232C标准(协议)的全称是EIA-RS-232C标准,其中EIA(ElectronicIndustry
Association)代表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ecommededstandard)代表推荐标准,232是标识号,C代表
RS232的最新一次修改(1969),在这之前,有RS232B、RS232A。。它规定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
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常用物理标准还有有EIARS-232-C、EIARS-422-A、
EIARS-423A、EIARS-485.这里只介绍EIARS-232-C(简称232,RS232)。计算机输入输
出接口,是最为常见的串行接口,RS-232C规标准接口有25条线,4条数据线、11条控制线、3条定
时线、7条备用和未定义线,常用的只有9根,常用于与25-pinD-sub端口一同使用,其最大传输速率
为20kbps,线缆最长为15米。RS232C端口被用于将计算机信号输入控制等离子。
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可将计算机、录像机等的音频信号输入进来,通过自带扬声器播放。还可以
通过音频输出接口,连接功放、外接喇叭。
8
5.色彩数
色彩数就是屏幕上最多显示多少种颜色的总数。对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来说,256种颜色要用8
位二进制数表示,即2的8次方,因此我们也把256色图形叫做8位图;如果每个像素的颜色用16位
二进制数表示,我们就叫它16位图,它可以表达2的16次方即65536种颜色;还有24位彩色图,可
以表达16,777,216种颜色。等离子一般都支持24位真彩色。
三、等离子体电视机的前景。1964年美国依里诺斯大学教授和w发明单色等
离子体显示板(PDP),1993年日本富士通公司率先研制出21英寸全彩色交流等离子体电视机,可以
显示全彩色电视。自此以后,众多的厂家从事全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研制。未来的彩色PDP将朝着
大屏幕、高清晰度、高亮度、低电压、低成本、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技术开发方面,第一,
最要紧的是将彩色PDP的成本降下来,而降低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是降低驱动电路的成本,因为PDP的
驱动电路成本目前约占材料成本的60%,通过降低PDP工作电压,减少峰值电流和减少扫描驱动器的
数量等办法可达到降低驱动电路成本的目的。预计到2005年以后,102cmPDP电视价格将降至2200
美元左右,其中模件成本占1250美元。第二,是提高PDP的亮度,目前PDP所能达到的亮度大约为
350cd/m2,作为电视使用,还偏低,希望亮度能提高到500~600cd/m2。提高亮度的办法主要有改进荧
光粉的性能,优化气体成份和比份,提高器件开口率等。第三,降低功耗,目前107cmPDP显示器的
功耗在300W左右,今后希望降到150W左右,主要措施是提高荧光粉发光效率,降低板子工作电压,
改进驱动方法,发光效率为0.6--0.8Lm/W,现在的40英寸VGA级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发光效率为
1.0-1.4Lm/W。将来,发光效率达到3-5Lm/W,与彩色显象管一样。目前,彩色PDP已形成一股热,
其主要原因是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和多媒体显示的兴起,因为彩色PDP在大屏幕显示领域占有明显
的优势。行家普遍认为,彩色PDP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更多推荐
什么叫等离子电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