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球电磁炉怎么样-空调能效等级标准

后现代的6种风格包括什么?
2023年4月20日发(作者:二手房真实房源app)

后现代的6种风格包括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代派称为“后现代派”或“后现代主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惨重,欧洲许多城市成为废墟,欧美各国经

济上很不景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

到出路,感到四周一片黑暗,前途渺茫,因而情绪低落,产生悲观绝

望思想。在这样

的情况下,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社会上泛滥,文坛上出现了形形色色

的新的现代派文学流派。这些流派被称为“后现代派”。

“后现代派”在法国有以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以尤奈

斯库和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代表的

新小说派。这些派别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在美国,“后现代派”

势力强大,派别繁多。不但有荒诞派戏剧;还有荒诞派小说。此外还

有黑色幽默小说、垮掉的一代、存在主义小说、新小说、新“新小说”、

超级小说、抽象小说、超现实主义小说等。黑色幽默小说在美国流行

最广,影响最大。

“后现代派”作家一般都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思想消极颓废。

在主义哲学属主观唯心主义范畴,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

正的存在。这种哲学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看得高于一切。对社会和

群众,采取轻视和否定态度,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

活在世界上与别人不能互相了解,只能互相憎根。人们最大的恐惧是

对死亡的恐惧。人的存在就是等待死亡。象贝克特的剧本《啊,美好

1

的月子!》就是宣扬人虽活着却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戏剧开幕时,

一个老妇人在台上,她的半截身体已经理入黄土之中。但她似乎并没

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仍然按照每天的习惯梳头、洗脸、刷牙,

嘴里还在赞美:“啊,美好的日子!”美国的黑色幽默小说在揭露现

实社会中的种种黑暗现象的同时,又表现了作者对肆无忌惮的恶势力

感到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他们愤怒、痛苦、绝望,用笑来掩盖泪,

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他们感到的大难临头、前途渺茫的思想,是与

存在主义哲学有联系的。

“后现代派”在艺术技巧方面,继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现代派的

象征、意识流、梦幻等手法,并且有了新的发展。例如荒诞派戏剧就

运用了新的舞台表现手法:破碎的舞台形象、漫画式的夸张手法、重

视道具作用等等。新小说派在技巧方面也不断标游立异。例如英国约

翰逊写的小说《不幸者》,作品分成一个一个部分,不装订,放在盒

子里,除第—部和最后部分外,其他部分可以颠倒,读者可以随便排

列次序。有的新小说完全是文字游戏。

让我们从一开始就排除几个不可能的后现代主义定义。第一,后现代

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那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风格的观念,

所以不能成立,乃是因为,不管以什么样的风格术语来界定现代主义

与后现代主义,人们发现两者其实难于区分,或者,后者只不过是前

者早已拥有的某些风格的强化或变调而已。人们早已指出哈桑关于后

现代主义的那些区别性特征(如“不确定性”、“内在性”等等)

根本不能成立。以风格或语言来界定后现代主义,还会导致某个作品

2

的某些部分是现代主义,另一些部分则是后现代主义的荒谬结论(例

如认为《尤利西斯》的意识流部分是现代主义,而其戏拟或滑稽模仿

部分则是后现代主义,又比如认为埃森曼的建筑语言是现代主义的,

但其空间却是后现代的,等等)。正如查博特()所说:

“我们对现代主义缺乏一个充分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解,使得许

多为后现代主义所作的论辩变得似是而非,许多被冠以后现代之名的

东西,都直接来自早先的〔现代主义〕作家。”1)

第二,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时期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因为,

其一,它首先错误地将现代主义视为一个有时间性的艺术运动(比如

1860年到1960年),这种错误会产生将“所有”1960年以后的艺

术都视为后现代主义的荒唐结论;其二,它不是建立在一种庸俗的社

会决定论之上(比如在詹明信那里),就是建立在某些断言“我们已

经进入后现代”的启示录式的独断论之上(比如博德里亚,以及大多

数低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又如查博特所说,“人们甚至认为我们

生活在一个后现代的社会。一定数量的人们显然相信,文化在某个时

刻的断裂已经出现,其标志可以从我们文化活动的整个范围内被察觉

到。然而,似乎很少人在其根本性质与假设中的断裂的时间达成共识,

更少人在如何最充分在刻画它对于我们的文化产品的影响的问题上

有相同的意见。”2)这种独断论不仅不能成立,而且以其先知般的

口吻为人所恶。桑托尔(e)就指出:“后现代主义事实

上已经成为一种非官方的国教,一种新的救世神话,具有普世的有效

性,每一个好公民都必须遵守。事实上,不追随这一自由共识的人犯

3

下了叛逆罪。以诸如激进的解释学、解构主义、新实用主义或后现代

主义为名,当下的正统教义教导人们现代世界(16001945,已随

着上帝的分崩离析与客观科学一道,永远地过去了。应该代之以一种

更具流动性的不定形的过程的世界,因此它呼吁一种更加激进的解释

模式。它坚持每一种东西只是现实的一个隐喻或象征,而现实并不存

在。每一种事物都是历史的功能;所有的文化与宗教都只是时间性的、

暂时的与神话的。创世的不是上帝的言,而是解释学——中途与终结

当然也不例外。”3)

第三,后现代主义不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现实,它只是、并且始终只是

一种观念形式,一个批评概念或美学概念。这一点特别值得一提。某

些天真的后现代主义者相信,我们“已经进入”某个划时代的时期,

在这儿,一切皆“后现代”了。而在中国,由于一些更加天真的后现

代主义学者的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介绍,以及自始就乱轰轰的“后

现代理论研究”,以至于在日常意识中,人们产生了“西方已经进入

后现代,我们该怎么办?”式的无端焦虑,或是“我们应该绕过现代

直接进入后现代”式的乌托邦狂想。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绝非西方一

种社会现实,甚至不是一种思想现实。说它不是社会现实,是因为,

正如贝格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尽管与19世纪下半叶相比,

经济、技术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仍

然保持一样:私人资本对集体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西欧的社会民

主制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尽管政府干涉经济事务的意义不断增长,

求最大利润仍是社会生产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在解释当下变化时务

4

须小心谨慎,不能幼稚地把它们估价为划时代的转变的迹象。”4)

说后现代主义甚至不是一种思想事实,是因为: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

后现代主义就一直处于西方有识之士的批评与反驳之中。换句话说,

后现代主义一天也没有作为一种“思想现实”存在过,而是始终作为

一个“问题”存在着。正如查博特所说:“他们〔后现代主义者〕假

设我们事实上正在目睹某种真正的后现代文化的出现,而我想质疑这

个假设。在我看来,某些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东西事实上是现代主义

本身内部的一种晚近的发展或衍变,这种说法至少具有同样的有似真

性。我已经提出了一些论据来支持我的论点:1)还没有令人满意的

与普遍接受的后现代主义解释存在;2被称作后现代的许多东西其

实直接来自现代主义;3对它的存在的大多数论辩主要都是通过对

现代主义的枯竭的概括,特别是通过一种忽视了其作为第二级别的概

念的性质的概括,来获得其最初的似真性的。”5)

最后,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媒介概念或艺术样式的概念。因此,比

方说,我们不能说架上绘画是现代主义的,而装置艺术

installation视像艺术videoart等等,却是后现代主义的。

因为,从根本上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不是媒介或材料,

或具体样式的分别,而是观念的分别。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们得稍

微绕一个弯。

我们已经说过,对“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以及“我们正在见证一

种新的文化的出现”的断言,往往伴以对现代主义的死亡宣告。某些

更为中立的作者,似乎更愿意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失败了吗?”这样

5

的问题。例如加布利克。他在同名著作的开篇就问:“现代主义——

这个一直被用来描述过去数百年的艺术与文化的术语——似乎正在

走向终点。只要我们愿意认为一切皆得为艺术,创新似乎已不可能,

或者甚至已不可取。我们在我们背后留下了一个成功与引起共鸣的创

造性的阶段,还是一个贫乏与衰落的年代?现代主义已经取得成功了,

还是已经失败了?既然多元主义已处于狂暴的境地,那么后现代主义

为自由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空间,还是它只是黑格尔称之为坏的无限

性的东西——它断言理解了一切,事实上却只是一种掩盖其意义的匮

乏的虚假的复杂性而已?”6)

加布里克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概括为如下问题:“为艺术而

艺术,还是为社会而艺术?”他说:“任何一个试图面对现代主义的

全部现实的人,即使到现在,仍然会陷于它的赞美者(那些捍卫抽象

与为艺术而艺术的人)与它的诽谤者(那些相信艺术必须为一个目的

服务或相信艺术必须有用于社会的人)之间的交叉火力之中。”7)

加布里克解释说,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高度现代主义阶段,艺术

为了拯救其本质,非常有意识地割断了与其社会停泊处的联系,并撤

退到自己的阵地。在这个世纪的最初几十年里发生的艺术的“解人性

化”,更多的是对艺术家在资本主义与极权主义社会中的精神痛苦的

一种回应。正如康定斯基所说,“‘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短语事实上

是一个唯物主义(materialism)时代所能维持的最好的理想,因为

它是对唯物主义以及对一切都应该有用和实用价值的要求的无意识

的抗议。”为了反对唯物主义价值观,而且也由于随着现代社会的宗

6

教的崩溃而来的精神崩溃,早期现代主义者转向内部,转而离开世界,

从而将注意力集中于自我及其内心生活。既然有价值的意义不再可能

从社会世界中找到,他们就转向他们自己来寻找这种意义。在20

纪早期的艺术家的思想中,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独立的纯粹创造的世

界,它拥有自身的精神本质。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晚期现代主义开始吐弃不断增

长的自我指涉的形式主义的例子,这种形式主义否认抽象艺术在社会

框架中有任何持不同政见者的功能或意义。在经过了一个大多数前卫

艺术家激烈地从社会主题或效果中脱离出来阶段后,许多艺术家开始

对明星体制与狭隘的形式“运动”感到厌恶。“他们开始问自己一些

大问题。当他们从他们的画布与钢铁材料上抬起头来的时候,他们看

到了政治、自然、历史和神话。”(LucyLippard,美国马克思主义

与女权主义批评家)许多艺术家开始寻找绘画与雕塑的替代物,因为

两者都可能为市场体制的机会主义与无情提供操练的对象。他们发展

出了新的模式,诸如概念艺术、反形式艺术、大地艺术、过程艺术、

身体艺术与行为艺术等等。非物质性与非恒久性是被用来化解艺术的

物质化的主要策略,这样它们就不再是“珍贵的东西”,也不再是吸

引市场的东西了。8

显然,我们已经来到了当代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些一方面

旨在摧毁现代主义(如格林伯格)的狭隘性,另一方面又试图保持现

代主义的批判性的当代艺术(即概念艺术、反形式艺术、大地艺术、

过程艺术、身体艺术与行为艺术等),究竟属于现代主义,还是后现

7

代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我们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所

下的定义。我们已经在本书“导论”中界定了现代主义。在那里,我

们回答了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以媒介为转移,而是一个以观念为旨归的

概念。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当代艺术中这些批判性的艺术样式,仍

然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惟当这些艺术符合这样的条件:即当它们坚

持艺术作为一种分化了的文化领域的自主,同时,坚持形式限定(或

视觉质量)的概念与党派性的时候。而当它们放弃这些概念的时候,

它们就不再是现代主义。因此,当代艺术中的这些新样式(还要包括

装置艺术与视像艺术)属于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的问题,不可一

概而论。

当人们放弃那些现代主义的前提之时,人们就必然会提出接下来的问

题:那么,它们是后现代主义吗?马丁·杰伊(MartinJay)在总结

阿多诺、贝格尔与哈贝马斯关于当代艺术的思想时曾经指出,假如我

们更近一点来观察当代艺术状况的审美维度,我们将会看到同样的反

分化(antidifferentiating)冲动在起作用。当代艺术中的大量概

念艺术、反形式艺术与行为艺术,使我们感到焦虑,因为“它背离了

我们对于边界的感觉;在公共事件与私人事件之间,现实情感与审美

情感之间,艺术与自我之间不再具有分别。”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

主义可以被部分地看作是对于彼得·贝格尔所说的历史前卫艺术的

一种非乌托邦的突降法。这一后现代主义背离边界的强烈倾向的最典

型的例子是在高级与低级艺术之间,文化与垃圾之间,以及博物馆的

神圣空间与世俗的世界之间的差异的崩溃。特别是在建筑中(一直被

8

广泛地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攻击力最尖锐的领域),查尔斯·詹克斯

所说的“激进的折衷主义”意味着不同风格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差

异的中断,同样也是“严肃的”建筑一直来优越于一种更为大众化的

与粗俗的地方性的建筑(诸如那些罗伯特·文丘利在为拉斯·维加斯

的辩护中大为赞美的建筑)的等级制的崩溃。9

至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差别位于何处。

但这仍然不是界定后现代主义的恰当时候。只有等到我们听一听那些

以“后现代”自命的人的说法后,我们才能弄清楚,他们所说的后现

代主义是什么。然后,我们才有望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较为贴切的定

义。

尽管公开的后现代主义者蔑视理论或只是不屑于理论,但是一些人的

思想,例如罗伯特·文丘利论建筑的思想直接针对现代主义与前卫艺

术理论,因此对于解开这一新变化的基本踪迹是有帮助的。詹克斯以

相似的方式并且更广泛地涉足理论领域。另一个领军人物是奥利瓦

Oliwa他是80年代初在欧洲、90年代初在中国颇有号召力的“超

前卫”(trans-avant-garde)理论的鼓吹者。还有许多自我评论与

接受采访的艺术家,如谢尔曼(Sherman、杰夫·孔斯(Koons、史

坦巴哈(Steinbach)等等,都公开声称后现代主义立场。如果人们

留意他们所说的话,如果人们能检验一下所有这些领域中的艺术活动

的多样性,人们当能说明他们所说的后现代主义究竟为何物。莫拉夫

斯基(StefanMorawski)指出了后现代主义的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反前卫。后现代主义对关于艺术地位的沉思极其

9

漠视,即使说不是抱有敌意的话。在这一点上,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

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anti-rationalism)不会有误,或者甚至是反

智的。后现代主义经常自嘘最提倡宽容;但它绝不能容忍任何意识形

态的贡献或末世论(乌托邦或解放的蓝图)它质疑不断创新的追求,

瓦解最好的艺术骑士乃媒介、表现手段与图像学等等的英雄的信念。

相反,它同意艺术不是一种志业而是许多职业当中的一种。其合法性

位于生产卖得特别好的商品。它不会等待反叛或超越。它坚持与社会

的平均成员的最近距离的接触。审美的维度必须得到重述,要么以一

种使人眼花缭乱的赝品的形式出现(令我们想到由市场提出要求的风

格化了的设计艺术),要么以一种艺术家的自发表现的形式出现(这

些艺术家使用颜色、声音、言词,否认完美的可能性,只想提呈一种

似曾相识的对现实的模仿)。在一个没有中轴的世界上,在一个价值

的真空中,根本的目标就是要为了快乐的原因而自由地“创造”。

仿画与戏拟成了见证当下文化垃圾的最合适的手段。而其来宾卡则是

不知羞耻的折衷主义。10

其次,后现代实践是高级文化的堕落,但却是一种有意的堕落,有意

将自己下降到低级文化的水平。它想要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它

使得它更具消费性,因此它利用叙事、熟悉符号与简单形式的种种好

处。它的主要形式是态度与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可以任意地加以选择。

社会现实在各个层面上都被当作异质的、片断的与偶然的东西加以肯

定。后现代主义者坚持认为,今天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拥有法官的权力,

因此艺术已经没有任何使命,而只是某种消遣。前卫艺术的所有原则

10

都遭到质疑。绘画只意味着指向某种转瞬即逝的东西,而不作能否被

记住的断言。图像学通常是陈腐的东西或只与人类的施虐受虐狂者的

噩梦相关,它没有指称框架,因此也无法记住任何东西。观众对图画

的需求要么以无视审美质量的匆促的爆发来适应,要么以模仿古典前

辈的大师手法来满足。直截了当的折衷主义导致了对艺术尊严感的不

信任和这样一种信念:一切都不过是商业化了的展出。R·朗哥

)的图像经常借自杂志、报纸与电影剧照。绘画应该始终

是一种使用适当手艺的操作,以便使画家与对任何严肃思想漠不关心

的幼稚的受众联合起来。它应该像一件礼品一样好懂,并且应该,正

如奥利瓦所说,欢呼“快乐的虚无主义”。谢丽·莱文妮

SherrieLevine)不断自我重复的照片复制,马克·科斯塔比

MarkKostabi)不断重做莱热(Leger)的操作,孔斯对所有市场图

标的复制,王子(Prince)的时髦的风格化了的图像,等等,都属于

这一类。并不是说这些艺术家之间没有不同之处。但是,所有这些作

品都是由乱轰轰的现成品寄生性地加以复制而成的。11

在建筑领域,平均趣味则深深地植根于地区的(民族的)传统之中,

因此很容易将后现代主义误认为复活主义。但是,后现代主义的产品

可以由以下事实得到鉴别:不同风格,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被加以

折衷主义地并置在一起,并通过现代主义的技术与最新的材料得到强

化。立柱、柱廊、拱门重新复活了,空间里填满了树木花草与小喷泉,

断断续续的线条受到欢迎,色彩被邀请跟形状相合作。建筑亦须有叙

事:它采用过去的象征性符号,试图变得有趣而又热烈,这样就能皆

11

大欢喜地受到观众的喜爱。在这一光谱的一极有C·摩尔

与他那些对遥远习语(比方说长廊)的俗丽的重塑,或是S·蒂格曼

an)的“雏菊之家”,一幢模仿阳具与阴道的大楼;另一

极则是明显精致的建筑〔如P·埃森曼(an、H·霍莱恩

n)与J·斯特林(g。他们激进地复活了现代

范式,但却并不完全任其发展。他们的策略是一种“双重代码”,但

是他们也赞赏有意识的手工制作,并嫁接以异质性、多样性,并通过

小心界定的语义学semantics使高技术臣服于与大众接受者的情

感联系。

莫拉夫斯基尖锐地指出,艺术的骆驼很难穿过这一针眼,假如成为一

个艺术家的主要条件就是要成为一个遵奉者与受欢迎的人(比方说适

应平均需求与趣味)的话。他怀疑科斯塔比、比得罗(Bidlo、莱希

Lersch与其他一些人——他们寄生于各种各样微观或宏观的引语

中,不断生产悖论与仿作,对他们作品的空洞丝毫也不感到脸红——

是否是一些吹破牛皮的艺术家。他的怀疑在一本名为《了结》

Endgame,1986的书中终于得到了证实。波士顿当代艺术研究所出

版了此书,它评论了布莱克纳(Bleckner)与哈莱(Halley)的画,

还有所谓的综合媒介雕塑家孔斯、奥特森(Otterson)与史坦巴哈,

清楚地表明了,这些艺术家虽然清晰地意识到他们身处其中的文明的

与文化的语境,却赞成普遍存在的商业主义拜物教。他们清楚地知道

并且乐意屈服于商业街的需要与再生产工业。快活地处理成品成了外

在的催促与艺术游戏的主要动机。购物,正如史坦巴哈公开承认的那

12

样,是当今最好的旅游与窥淫方式。孔斯的真空吸尘器可以被解释学

一种文化真空的象征。对这些艺术家来说,他们制造这些商品,既没

有任何忧郁,也没有任何愤怒或讽刺,他们只是普遍的商品化的一种

符号而已,因此非常接近最广义的客户的期待与欲望。12

莫拉夫斯基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及其实践者的典型姿态,以及对他们所

培育的肯定性与无差异性,当然持坚定的批判立场。后现代主义艺术

被指控为抛弃了现代主义与前卫艺术的雄心,它对审美价值的顽强的

追求,它对文化与社会影响负责的良心,以及它的解放精神,正是这

种精神支撑着现代主义与前卫艺术的作品,并鞭策它达到最高的艺术

成就。莫拉夫斯基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批判既是艺术的批判,也是政

治的批判。那样一种宣称崇高的无差异性并从艺术家的工作室与画廓

以外的任何事物都隔离出来为主体原则的文化,只能产生平庸与无关

紧要的艺术——同时却强化了商业主义精神。因此,莫拉夫斯基论证

道,后现代主义在压抑人类对于生存的富有悲剧色彩的复杂性的敏感

方面,在消灭人类对于超验与改善的追求方面,在把快乐主义的工具

性提高到最高的、事实上是唯一的价值的立场方面,犯下了罪孽。

莫拉夫斯基的第二条战线瞄准的是后现代主义哲学激进的反基础主

义,以及对现代传统的所有方面所抱有的敌意。莫拉夫斯基不允许被

拒绝的现代遗产的一个部分,就是对于揭示并把握现实的深切需要;

正是这种现实奠定了插曲般的与碎片般的东西的基础并赋它们以意

义。还有就是现代主义对于奠定人类价值与伦理原则的同样深深的关

切。莫拉夫斯基怀疑后现代哲学家的方案的真诚性,特别是其可行性。

13

他坚持认为后现代哲学家无法说明他们的假设;有意无意地,他们使

他们的景观“绝对化”并偷偷地贩运他们自身的“绝对价值”的私

货。现代哲学通常有意识地并公开地从事的工作,并因此也是向论辩

与批判性质疑开放的工作,后现代哲学却偷偷摸摸地和迂回曲折地做

了,并阻挡了自我批评与自我纠正的机会。

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景观。莫拉夫斯基的刻画不一定是后现代主

义的全貌,但的确抓住了要害。总结我们在各章中提到过的对后现代

主义的描述与批判,我们可以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定义:后现代主义

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

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

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

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

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

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14

济南装修价格多少钱一平-玄关放什么摆件风水好

后现代的6种风格包括什么?

更多推荐

后现代家具的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