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乐士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分)
1.(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巍峨(wēi)
矗立(zhù)
瞻仰(zhān)
...B.上溯(sù)
重幔(màn)
庑殿(wǔ)
...C.镶嵌(qiàn)
挑衅(xìng)
逾越(yú)
...D.旌旗(jīng)
天堑(qiàn)
五卅(zhōu)
...2.(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游赏西方园林,你是“客”,游赏江南园林,你是“主”。
B.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C.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等。
D.据调查,读过《红岩》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3.(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B.那些后辈都读过前人的这篇文章,于是自出心裁,每多模仿或抄袭。
....C.这里重峦叠嶂,地势较高,气候湿润,自古就是出产好茶的重镇。
....D.拙政园内环境优美,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
....4.(本题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春天到来,公园里游客如织,他们在这里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项目。
D.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5.(本题3分)下列有关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斯诺笔下的周恩来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他大公无私,唯一的个人衣服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C.法布尔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观察昆虫。他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大自然的赞美。
D.《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情趣盎然,
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6.(本题3分)如果选取生活中的物品为写作对象,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写一篇说明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观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什么材料做的,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个物品有什么用途等。
B.选取反映物品主要特征的内容做重点说明。
C.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比如写自行车,可以先写外形特点,再写自行车的制造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特点,之后写自行车的性能特点、骑行感受等。
D.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但不能运用文学手法。
7.(本题3分)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②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③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④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⑤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A.①④③②⑤ B.②④③①⑤ C.③①⑤④② D.④③①⑤②
二、句子默写(共8分)
8.(本题8分)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2)妻子象禽兽,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3)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相顾无相识,_________。(王绩《野望》)
(5) 借物抒情与借典抒怀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借笛声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情。“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诗人开篇便借牛郎织女的典故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9.(本题10分)综合实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十册科普巨著,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的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材料二】
一个人花了近60年时间研究杂交水稻,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观察寻找,终于创造了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
【材料三】
在奋进的新时代,我们要善于平中见奇、平中出彩,干就干到极致,做就做出精品,把一般性工作干出新标准,把重复性工作抓出新特色;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既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激情,又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凡事不尽力不止步,不满意不出手。广大青年要专心致志,要有敬业精神,要使工作成为割舍不下的一份牵挂,让事业成为人生中最纳丽的风景。
(1)材料一中的“一个人”指的是 _______(人名),“科普巨著”指的是 _______。
(2)某班即将开展一次班会活动,请你在以上三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可以通用的关键词,来作为这次班会的主题。
(3)请你给材料二中的“一个人”写一段颁奖词。
四、现代文阅读(共29分)
10.(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苏州博物馆西馆透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它完美地将中国古典文化融入到现代建筑物中。西馆地上二层为苏作工艺馆,主要展示从宋元至现当代前后一千年间的苏作精品。展览包含玉雕、竹刻、金属制作、民族乐器、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式家具、香山帮营造技艺、苏绣等传统工艺,共展出文物900件(套),重点文物180件(套)。
【材料二】
沧浪亭位于古城南部,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沧浪亭虽数易其主,但园内的假山和园外的池水大多维持了旧貌,未经损毁。园内的景色多不加雕饰,以自然为美,山水相宜,表现得法。整个园林位于水池中央,水池内侧由山石、复廊及亭榭绕围一周。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植有古木,山下凿有水池,山水
之间也是以曲折的复廊相连。山石四周环列建筑,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沧浪亭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材料三】
网师园位于古城东南部,是苏州园林中小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网师园以精巧见长,有“小园极则”的美誉。其总面积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精巧幽深之至。北侧小轩三间,名“殿春簃”。轩北略置湖石,配以梅、竹、芭蕉成竹石小景。轩西侧庭院假山,松枫参差。南面曲折蜿蜒的花台,穿插峰石,借白粉墙的衬托而富情趣,与“殿春簃”互成对景。网师园是苏州首个开放夜花园的园林,晚上欣赏曲艺表演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网师园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四】
紫金庵位于苏州吴中区太湖东山,始建于唐代,清代重修。主要建筑虽仅为一殿一堂,但它因有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塑的“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罗汉像而声名远扬。有这样一个说法:“天下罗汉两堂半。”意思是中国的罗汉塑像艺术价值最高的有三个地方:苏州东山紫金庵的一堂,角直保圣寺的半堂,济南长清灵岩寺的一堂。
2006年,紫金庵罗汉塑像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材料五】
保圣寺位于苏州吴中区角直古镇,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唐开元年间,杨惠之与吴道子一起学苏州画家张僧繇的笔法,后专攻泥塑,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美谈。“天下罗汉两堂半”,说保圣寺是半堂,是因为在1928年大殿半边坠塌,半数罗汉被毁,现馆内罗汉塑像仅存一半,但仍不失为古典艺术中的瑰宝。
1961年,保圣寺罗汉塑像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一场疫情流调,“暴露”了从上海出发到苏州的充满文化意蕴的“寻宋”之旅。疫情结束后,小苏同学也想来一次“寻宋”之旅,结合以上材料,请你给他推荐一条探访路线,不少于三处景点。
(2)结合材料四、材料五,说说紫金庵和保圣寺有何共同之处。
(3)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说:“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以你所了解的一处苏州园林为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本题20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汶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鹜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来。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
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⑦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⑧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⑨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1.(4分)阅读选文,填写空格,理清说明思路。
说明顺序:由A______的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由B______的逻辑顺序
①—②概括说明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③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④—⑤以赵州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⑥—⑧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⑨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2.(4分)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13.(4分)中国石拱桥有优良的设计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巧”分别体现在哪里?
14.(4分)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5.(4分)本文除了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艺术价值外,还传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共14分)
(本题14分)对比阅读
【甲】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6.(4分)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至于夏水襄陵 ( )
.(2)四时俱备
( )
.17.(4分)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8.(2分)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4分)甲乙两文都写到“猿鸣”,赋予的情感有何不同?
六、诗歌鉴赏(共8分)
(本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秋夜山居
唐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20.(4分)诗歌首句“_____________”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1.(4分)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七、作文(共30分)
22.(本题30分)话题作文
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梦想到成功,是执着缩短了距离;善良与丑恶,是信念拉长了距离……这就是美妙得让人着迷,神奇得令人深思的“距离”。
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按要求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参考答案
1.B2.A3.B4.D5.B6.D7.D
8. 岂不罹凝寒 行止依林阻 乱花渐欲迷人眼 长歌怀采薇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9.(1) 法布尔 《昆虫记》
(2)敬业精业
(3)示例:是你,为了人民可以富足,不惜一切,在烈日中辛苦栽培梦想的果实,在暴风雨中,扶起摇曳的枯枝。几十年如一日,你勤勤恳恳,坚守岗位,努力实验,终于在黑暗中,摸索出光明。你奉献了生命,终于将杂交水稻培育了出来!你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你,是杂交水稻之父;你,是我们的榜样!
10.(1)示例:到苏州博物馆观赏苏作工艺→到网师园体会小古典山水宅园风格→到沧浪亭欣赏园处池中之美。
(2)①都位于苏州吴中区;②都以罗汉塑像闻名于世;③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示例:拙政园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11. A.概括到具体(或一般到特殊) B.现象到原因 12.“可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说明“旅人桥”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是根据现有记载推断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3.赵州桥“结构巧”体现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卢沟桥“结构巧”体现在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形成“联拱”的桥体结构。 14.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15.对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美之情。
16. 升到高处 季节 17.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18.C 19.甲文猿鸣凄异、哀转,听者泪沾裳,表达的是一种悲伤情感;乙文猿鸟乱鸣,传达的是一种生命气息,体现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20.去雁 21.示例:一个“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更多推荐
中国,下列,说明,苏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