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

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现状分析

何为智能家居?智能家居行业进展现状如何?下面就来具体

介绍一下。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

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平安防范技术、自动掌

握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

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平安性、便利性、舒适性、

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2022年两会期间,“互联网+”的概念首次消失在政府工作报

告中,而被互联网企业渗透的家电企业已把目光投向了智能家居,智

能家居本月初在中国家电博览会上也成最大亮点。大型家电厂商拉着

互联网企业结盟,中小家电厂商展现智能家居单品。但在这背后却是

智能家居市场各品牌为了卡位各自混战的局面,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

产品体验不佳。

行业现状:各大品牌争相卡位

当下,各大家电厂商都忙着拉互联网企业结盟,不过,据记者

观看,这种同盟并不坚固。

海尔+阿里+魅族结构松散

2022年,阿里巴巴22亿元战略投资海尔;上个月,阿里5.9

亿美元战略入股魅族。三家基于资本纽带结成联盟,并且宣布将共同

打造智能生态圈涉足智能家居领域。看上去这是一个最靠谱的组合,

1

海尔是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负责制造和物流;阿里是最大的互联网

企业,负责系统和后台数据;魅族手机则可作为智能家居的一个入口。

但就是这个最被外界看好的联盟,其结构也比较松散。海尔从

去年开头始终在雕琢一个叫做U+的智能家居平台,已经先后与百度、

京东、360等互联网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同时海尔还加入了苹果主

推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并且是该平台上唯一的中国家电企

业。在今年的家博会期间,海尔一口气推出了U+平台上七个智能生

态应用场景,包括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平安、消遣。这

其中只有消遣部分消失了阿里的身影,就是海尔阿里智能电视。而阿

里这边也一样,在情定海尔之后,同时与美的空调以及创维、康佳、

长虹等保持着暧昧,想要把它们拉入自己的智能家居体系。

美的+小米各自为战

2022年年底,小米12亿元入股美的,双方当时宣布的业务合

作方向里包含了智能家居领域,但是语焉不详。最新智能家居行业报

告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进展分析及投资潜

力讨论报告》。

其实从2022年年初开头,美的就大刀阔斧地向智能家居厂商

转型,宣布要在三年内将生产的产品升级为智能家电,并且投入重金

研发智能家居平台和系统。而小米对智能家居市场的热衷更是显而易

见,从手机、电视到路由器产品,智能家居入口的布局可谓完善。不

过在家博会上,美的宣布其研发的M-Smart智能家居平台将全面开放,

并面对全行业推出单价仅为10元的智能模块,家电产品有了该模块

2

之后就能互联互通。可问题是,智能模块和低价这两件事情,应当是

小米更擅长的。

此外,美的和小米都有各自的智能家居APP,加上美的董事长

方洪波和小米董事长雷军都甚少提及相互之间的业务合作,外界认为

两家之间可能还需要磨合。美的拥有丰富的家电产品线,而小米拥有

年轻用户群,两家应当加强在智能家电市场的协同。

360+格力潜在组合

这个组合目前还处于臆测阶段,属于潜在组合。

360在家博会期间单独参展,展现了与奥克斯合作的智能空调、

与TCL合作的空气净化器、与老板电器合作的油烟机等智能产品,还

有自己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360方面还表示,今年将投入上百亿的

资金联合有潜力的企业布局智能家居市场。而360的一个绯闻对象是

空调行业老大格力。在去年年底小米投资美的期间,市场就有传闻格

力有意联手360。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今年两会期间现身360北京总

部与周鸿祎会谈,这更加引发了外界关于两家公司组成联盟的猜想。

最新的消息是,董明珠已经对外展现了格力手机,格力方面称做手机

是为了做智能家居入口。

京东商城独自玩耍

与上述的阵营以及潜在组合相比,京东打算在智能家居市场自

己玩自己的。

在家博会上,京东也布置了自己的智能家居体验馆,并且拉上

了Broadlink这样由京东平台培育并且投资的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

3

案企业。京东在智能家居市场的玩法是利用销售渠道优势,把家电等

硬件企业拉进自己的JD+智能平台,同时利用众筹平台培育智能硬件

企业,比如红火一时的“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

市场调查:产品问题多用户体验差

智能家居行业标准的缺乏导致智能单品不能互联互通,从而给

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同时,产品价格的虚高又把消费者挡在了门外。

缺乏统一标准

上述提及的几个阵营都有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以及接入标准,

即使是宣称对外开放,各自为了卡位也都不会主动接入对方的平台。

3月初,小米董事长雷军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的

统一标准,由于标准的缺乏已成为该新兴行业进展的瓶颈,并造成资

源铺张。

雷军说,由于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多样性、共性化和差异化的

市场需求,导致了各厂商的技术路线、通信协议和使用标准特别之多

且差别很大。在没有统一行业标准的状况下,不同领域、不同企业之

间各自为战、各成体系,智能家居产品五花八门,很难实现系统兼容、

信息共享以及互联互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困扰。实际上,智能家居

在国际市场也没有统一标准。

一位互联网技术人士表示,通常意义上讲,标准指的是技术标

准,就是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这个本身是为了实现多个设

备的“串联”,技术标准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好坏之分。但正是由于通

信协议的多样性和不兼容性导致了不同协议间设备“碎片化”加剧,

4

彼此能够独立工作却相互隔离,难以互联互通。即使设备之间能够靠

WiFi模块互联互通,但是用户使用习惯所沉淀的数据信息不能归拢

到一起加以分析,那么这样的智能家居生活还是“碎片化”的。用户

可以与单个智能设备互动,但是与整体的家居环境互动不了,这就只

能叫做智能家电而不能叫做智能家居。

用户体验不佳

标准不统一带来的一个必定后果就是用户体验不好。

在杭州工作的小郑平常对科技产品比较感爱好,他预备尝试一

下智能家居,但发觉各家的智能单品都不能互联互通,智能产品线比

较齐全的是海尔和美的,他又接受不了家里全部的家电都买同一个牌

子,最终还是按自己的喜好配齐了各个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

苦恼也随之而来。比如某品牌的智能电视,只支持安卓系统的

手机操控,苹果商店的APP始终没有上线。而小郑家里的智能空调和

智能冰箱支持苹果手机,不过需要两个各自不同的APP去操控。小郑

说,自己买多少件智能家居产品就需要下载多少个手机APP,还不够

累的,要是能打通成一个APP就好了。

另外,小郑觉得,现在许多智能家居产品的APP只不过是把遥

控器的功能搬到了手机上而已,还是开关、调温那几个功能按键,多

出来的信息就是能够在手机上显示空调使用时长以及耗电量。

奥维询问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其联合腾讯网做的

问卷统计当中,有95.2%的消费者表示对智能家居产品很感爱好,同

时有87.5%的用户对智能家居现状不满,表示跟预期完全不符,主要

5

的缘由就在于用户体验不好。

产品价格虚高

除了体验不好之外,一些产品在贴上智能家居的标签后价格偏

高也成为消费者冷眼旁观的一个缘由。

上周六上午,记者在北京苏宁联想桥店、北京国美西坝河店看

到,在智能家居体验区情愿坐下来体验的消费者很少。国美的一名店

员告知记者,成套的智能产品一个月卖出去的不到5套,难卖的缘由

之一就是价格的确贵了点。该店员指着一台双开门智能冰箱说,刚下

架的老款跟这个一样,容量、耗电量、形状都差不多,下架前还搞活

动卖4999元,现在的这个在冰箱门上装了一个9英寸的液晶屏,说

是可以上网也可以看电视,就要卖13999元。

在2022年的家博会上,一些厂商推出的智能家居产品售价也

令人咂舌。海尔展现了一套包括热水器、智能镜子和洗衣机在内的智

能卫浴,其售价不低于4万元。

科技自媒体人李先生认仔细真评测了几款智能家居单品。他之

前花1300元买了一套智能灯泡,一共三只。这些智能灯泡可以变幻

出各种颜色,在设置之后可以用手机操控灯泡的明暗亮度,加载一些

扩展应用之后,灯泡还能随着房间里的音乐变化颜色。虽然很好玩,

但是新奇感过去后,这种单品像鸡肋。李先生也觉得,现在一些品牌

借着智能家居的噱头给产品定出了虚高的价格,“一个智能模块,许

多还只是一个WiFi模块,最多不过50元,但是附加到产品上,产品

价格立刻成百上千地涨。”

6

7


更多推荐

智能,手机,产品,行业,企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