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是会计工作中常见的一个概念,是很多商业往来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个计算方法,很多企业在经营中会对于公司的资产进行一些计算,或者是公司运营过程中对于公司资产金额的分配使用中,会遇到一些资产折旧累计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到累计折旧这样一个经济概念,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累计折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吧。
一、什么是累计折旧
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折旧仅仅是成本分析,折旧不是对资产进行计价,其本身既不是资金来源,也不是资金运用,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承担固定资产的更新。但是,由于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从而也会对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
二、累计折旧怎么算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是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4、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则年折旧C<1>=X*2/N,第二年折旧 C<2>=(X-C<1>)*2/N,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很多人对于累计折旧的概念了解并不多,累计折旧是一个会计学中常用的概念,在为很多工资进行资产累计折旧的时候会经常使用到,累计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几种,不同的条件下也要使用不同的折旧计算方法,所以,如果您对累计折旧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有使用的需要,不妨阅读以上的介绍吧。
更多推荐
什么是累计折旧,累计折旧怎么计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