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
鸟巢的建筑特⾊
钢筑奥运巢承载2008奥运梦想突破的建设难题
在经历了不规则弯扭构件制作、地⾯拼装、⾼空对接、限温合拢、1.4万吨⽀撑卸载之后,这座⼤跨度的钢铁巢⽳独⾃屹⽴于
世。它承载的不只是2008年的奥运会,还有诸多此前从未突破的建设难题8⽉25⽇傍晚7点多,当⾬⽔如期打湿了地⾯时,国
家体育场⼯程总承包部常务总⼯程师李久林注视着巨⼤的钢筑“鸟巢”,微微松了⼝⽓。北京市专业⽓象台的⽓象专家提前⼀周
就预报出这天有明显的降⾬过程,⼀切都在掌握中。再过⼀会⼉,温度就会如他所愿地降低下来。
⽤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的国家体育场以钢结构缠绕⽽成的“鸟巢”造型闻名于世。由于⽤钢量达到4.2万吨,为了防⽌庞
⼤的钢结构在搭建时因热胀冷缩⽽变形扭曲,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为前期施⼯设计预留了4条1厘⽶宽的钢缝,供“鸟
巢”“伸缩呼吸”。随着钢结构施⼯的逐渐完成,这4条钢缝将被焊接起来,使钢结构浑然⼀体。
设计之初,为了尽量保证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受温度应⼒影响最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将这座钢筋“鸟巢”的合拢温度设定在了
14±4摄⽒度。根据⼯期安排,合拢本该在今年7⽉底进⾏,但在盛夏⾥维持偌⼤⼀⽚室外区域⼏⼗个⼩时的低温难乎其难。在
不影响⼯程质量的前提下,经过反复计算与论证,设计者将合拢温度提⾼了19±4摄⽒度,⽽8⽉底则是获得这个⾃然⽓温的最
好时机。
活动房⾥,焊⼯们对即将到来的合拢焊接跃跃欲试。这批⽼焊⼯都是精选于造船、冶⾦等领域,焊龄在10年以上,多数具备
甲级资质,不少⼯⼈此前还接受过专门培训。在合拢过程中,为了避免焊接中途停顿造成夹带杂质和钢材冷却,影响焊接质
量,⼯⼈要连续不断地焊接:薄板焊⼯完⼯要六七个⼩时,占⼈数三分之⼀的厚板焊⼯则要在⾼空连续作战10多个⼩时,早
饭也只能边焊边吃。
19摄⽒度,万事俱备。系着安全带的焊⼯们两⼈⼀组,置⾝于“鸟巢”钢结构70⽶⾼空的悬空平台上,做着为焊⼝擦拭⾬⽔、为
焊条加热等准备⼯作,并⽤⼀种叫做“卡码”的钢笼将焊⼝固定。项⽬部对接⼝进⾏的变形分析与处理、对每个焊缝的探伤检测
也已经完成。8⽉26⽇零点整,合拢⼯程正式启动,100多名焊⼯⾝边顿时焊花四溅。
4道焊缝上共有128个焊⼝,焊缝总长度约600延⽶。这次合拢分成3次进⾏,分别是两次“主结构焊接”和⼀次“次结构焊接”:第
⼀次是从东北到西南⽅向屋盖2条线路合拢,第⼆次是从西北到东南⽅向合拢,第三次进⾏⽴⾯次结构缝合拢。
温度仍是最重要的坐标。⽓象观察设备被搬到了施⼯现场,实时观察云图变化。钢屋盖上也安装了36个⾃动测温仪来监控钢
⾯温度。为确保合拢温度,现场还布设了60个温度监测点和⽓象观测站,⽤以对合拢过程中的⼤⽓温度和钢结构表⾯温度实
施全过程监测,北京专业⽓象台也派出了⽓象专家对现场温度进⾏监测指导。
15个⼩时后,第⼀批100多名焊⼯的连续作业告⼀段落,顺利完成了52个焊⼝的焊接合拢。8⽉29⽇凌晨2时,焊⼯们开始第
⼆次焊接,经过16个⼩时顺利完成了50个焊⼝的焊接合拢。到8⽉31⽇第三次焊接彻底完⼯时,“鸟巢”的整个合拢耗⽤焊条约
2000公⽄。
中信-北京城建联合体
被称作“第四代体育馆”的“鸟巢”位于北京北四环边的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内,占地⾯积20.4万平⽶,总建筑⾯积25.8万平
⽶,拥有9.1万个固定座位,内设餐厅、运动员休息室、更⾐室等,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将承担开幕式、闭幕式、⽥径⽐赛、
男⼦⾜球决赛等赛事活动。该⼯程总投资4.5亿美元,是全球⽬前投资最⼤的单体建筑物。
2003年,北京市政府计划在国内⾸次将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营)模式引⽤到⼤型基础设施⼯程上来,启动
了国家体育场的业主合作⽅招标,希望引进私⼈投资者来参与项⽬的投资、建设与运营。
在当时来参加投标的5家联合体中,⼀举夺魁的原本是北京建⼯-德国B+B公司联合体,但在宣布其中标后,德⽅公司迟迟不响
应开具保函等要求,⼀个⽉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将这⼀标的转划给竞标时位列第⼆标的中信-北京城建联合体。
在联合体中,中信的出资⽐例是65%,城建占30%,在环保⼯程领域颇有建树的美国⾦州控股集团占5%。根据之前所交标书
的联合体协议,如果中信-北京城建联合体中标的话,⼯程将是按照股份⽐例来实施。但另⼀⽅⾯,中信所拥有的承包资质为
⼀级,⽽“鸟巢”的建设要求总承包商有特级资质。业主合作⽅招标⽂件中规定,如果业主联合⽅中有企业拥有特级资质的话,
就⾃动成为总承包,⽆需再另外招标。“原来我们以为可以以联合体的⾝份总包,但法规上的原因,还是需要城建来做总包。
”中信集团下属的国华国际⼯程承包公司国家体育场项⽬部总⼯程师吴之昕说。⽽《中华⼈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总承包商
在项⽬中完成的⼯程量必须超过50%。
双⽅协商之后,决定由总包⽅北京城建集团完成总⼯程量的约52%,剩下的近48%由中信国华完成。具体划分是,混凝⼟结构
中信国华做1/3,城建做2/3;钢结构和膜结构两家都是各完成⼀半;装饰⼯程中信负责做72%,城建负责28%;强弱电⼯程全部
归中信国华,给排⽔、供暖、通风等⼯程则全部划归城建。
双⽅各⾃成⽴项⽬部,中信国华项⽬部在总承包⽅城建集团的协调下,完成⾃⼰的部分⼯程。在明确了分⼯的基础上,双⽅的
合作反⽽更为紧密。“因为是同⼀个⼯程,所有东西都要合作,进度上要协调,把我们双⽅的想法合成统⼀的计划。”吴之昕以钢
构件招标为例解释,双⽅统⼀招标,同时招进来江苏沪宁钢机和浙江精⼯建设两家钢构件制作公司,再引⼊宝冶建设与城建精
⼯两家构件吊装公司,由中信国华与城建分别聘⽤施⼯。这既能确保两家公司的制作标准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量钢构
件的加⼯、制作、拼接任务。
这种崭新的合作模式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度认可。北京市建委主任隋振江评价说,“鸟巢”⼯程中的北京城建与中信国华,是
所有2008年奥运会场馆⼯程⾥合作得最好的搭档。
钢构件加⼯
“鸟巢”的钢结构屋⾯呈双曲⾯马鞍型,⼤跨度屋盖⽀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桁架⽴柱之间的距离都约为38⽶。每根⽴柱向左右
分别伸出两个刚架,与对⾯的⽴柱⼀起承受⼤跨度桁架的⼒。如此,24榀门式桁架围绕着体育场的内环看台区旋转编织起
来,其中22榀实现了拉通或基本拉通,每个门式桁架与内环开⼝相切。门式桁架之间以不受⼒的次结构杆件相连接,交叉布
置的主结构与屋⾯、⽴⾯的次结构⼀起形成了“鸟巢”的造型。屋盖中部的内环呈椭圆型,长轴约190⽶,短轴约124⽶。
“鸟巢”的桁架柱脚是受⼒最⼤的部位,因此,桁架柱脚部分使⽤的钢板厚度达到110毫⽶,居整座“鸟巢”钢板厚度之⾸。桁架上
⽅受⼒最⼩的部分,杆件钢板厚度则仅为60毫⽶。
“鸟巢”主桁架的双榀贯通最⼤跨度达到260⽶,如果⽤传统低强度钢材,将使钢材断⾯增⼤,
在焊接时容易出现问题,⽽能适应这⼀要求的低合⾦⾼强度钢材“Q460E”此前在国内从未⽣产过。为此,项⽬部联合国内的厚
钢板⽣产企业舞阳钢铁,在半年多时间⾥进⾏了3次技术攻关,⾃主研发出具有良好抗震性、抗低温性的“Q460E”,并实现了
国产化。
随之⽽来的还有钢构件的造型问题。“如果构件是圆管的话,那就会好办很多,但它是⽅的,构成四个⾯的钢板都不可展开。
”清华⼤学钢结构专家郭彦林教授⼀语道出难点所在。“鸟巢”的所有钢构件都是四⽅的箱型构件,⽽其整体造型决定了⼤量构件
呈H型、T型、还有形态各异的空间扭曲型。要实现这些造型,就必须先将薄厚不等的平⾯钢板不断弯曲与扭转,使之符合其
他⼏块钢板的曲率,再焊成需要的构件。因此,即便是最薄的60毫⽶钢板的加⼯过程,也让负责制作构件的江苏沪宁与浙江
精⼯挠头不已。
江苏沪宁凭借⼯⼈素质⾼的优势,采⽤传统的冷热加⼯办法来将这些钢板弯扭成适合的曲率。浙江精⼯建设产业集团则借助国
外合作者⼒量,专门为弯扭构件加⼯制作研发了“多点⽆模成型系统”,借助设备上许多可调的冲击头来构筑弯曲度,⽤冷成型
的⽅法来弯扭出钢板的曲⾯。
作为屋顶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24根桁架柱的最⼤外形尺⼨达到25⽶×20⽶,每根柱⼦有近700吨。为了节约作业空间,这些⽴
柱被分成两段吊装,每个吊装单元的重量也有300多吨。分段吊装构件时,如何控制构件在空中翻⾝过程的稳定性、悬空构件
的管⼝对接精度、变形引起的对接精度,是施⼯⽅不得⾯对的难题。
施⼯⽅对每个钢构件都事先准备了⼏套吊装⽅案,由多名⼯程师在吊装现场监控吊装。⼯程师要在每个施⼯过程中设置控制
点,检查⼀切到位以后,在地⾯控制点下“拼装开焊令”,让⼯⼈在地⾯将构件拼装成吊装单元,⼯程师进⾏过程检查,合格后
⽅可签字准备起吊。随后,发出“起吊令”,将吊装单元吊装到位并与其他杆件连接。检查确定严丝合缝以后,⼯程师再发出“安
装开焊令”,在确认焊⼯焊接完毕后签字。最后发出给吊车的“松钩令”。这⼀过程少则⼤半天,多则⼀两周。
截⾄⽬前,“鸟巢”钢结构的焊接长度已经超过22万延⽶。所有焊⼯的焊接记录都详细记录在总承包单位的⼀本施⼯记录⾥。⼯
地⾥流传的⼀个玩笑是,“鸟巢”的使⽤期限是100年,如果到了第99年有焊⼝出了问题,照样能凭质量记录将责任追究到⼈。
钢结构安装⽅案
“鸟巢”的施⼯主要分为三⼤步骤:混凝⼟结构施⼯、钢结构施⼯、建筑内外装修与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按照施⼯组织总设计的
部署,看台混凝⼟结构从2003年动⼯之初就已先⾏施⼯,钢结构部分施⼯随后在2005年底启动。
在以往的施⼯经验中,⼤跨度钢结构常⽤的安装⽅案有整体提升、滑移、分段吊装⾼空组拼⽅法(简称散装法)和局部提升⼏种
⽅案。在“鸟巢”⼯程⾥,设计⽅、专家顾问组与两个项⽬部,都仔细地把这⼏种⽅案斟酌了⼀遍。
如何协调钢结构安装与混凝⼟结构施⼯的关系,对保证混凝⼟看台连续施⼯、钢结构的顺利安装、室内装修⼯程与机电设备⼯
程及时插⼊以及外围基座尽早施⼯有重⼤影响。如果采⽤整体提升⽅案,则看台混凝⼟部分⽆法先期施⼯,进⽽导致室内装修
⼯程、机电设备⼯程⽆法提前插⼊,导致在总体⼯期上受到限制;如果采⽤滑移⽅案,⼜将受到施⼯场地的限制,并⾯临巨⼤
的技术挑战。
在设计之初,设计⽅优先考虑过局部提升的⽅案。根据原始设计,“鸟巢”钢结构顶部配有可开启屋顶,开⼝呈⼀个长⽽窄的椭
圆形,开⼝⾯积⼩,设计⽅曾计划将这个椭圆的边缘桁架在地⾯制作好,⽽后将这个“内环桁架”整体提升上去安装。但到2004
年8⽉,基于“节俭办奥运”原则修改后的“鸟巢”设计⽅案所作的三⼤调整中有两项都与此有关:第⼀是去掉原来的可开启屋顶;
第⼆就是扩⼤中间可开启屋顶的开⼝,降低⽤钢量(图1)。
调整之后,“鸟巢”屋盖钢结构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环桁架”;由各榀贯通的主桁架形成的内环开⼝平⾯尺度很⼤,⽽且截
⾯板厚⽐调整设计前有了较⼤幅度的减⼩,同时存在较⼤的⾼差,整体刚度很差;钢屋盖内边界在东西侧已经扩⼤到⼀层看台
的边线、南北侧到跑道的外侧,如果仍在地⾯进⾏“内环桁架”的整体拼装,将对混凝⼟看台施⼯产⽣较⼤影响。
新的技术条件下,采⽤中央内环桁架局部整体提升的⽅式已经不具有优势,最终设计⽅与施⼯⽅决定,钢结构总体安装⽅案采
⽤⾼空散装。
按照分⼯,中信国华负责钢结构北区的1、5、3、8区域,与城建负责的2、6、4、7区域形成对称(图2)。遵循对称同步、
尽早形成安装区域局部稳定的原则,钢结构安装分阶段分区域地进⾏对称安装。施⼯时先安装钢柱,然后安装主桁架,保证结
构体系的逐步形成。
为了解决空中定位与受⼒问题,施⼯区域分内、中、外三圈布置了78个⽀撑塔架,作为主桁架分段⾼空安装的受⼒⽀点(图
3)。
78个⽀撑塔架的分布为内圈30个、中圈与外圈各24个,通过连系桁架形成8组闭合⽀撑环,这8组局部闭环⽀撑体系再由中圈
的连系桁架与内外圈上的钢丝绳连成⼀个整体(图4)。78个⽀撑塔架穿过混凝⼟看台时,与看台的埋件连接。
主桁架的钢构件在地⾯分段拼装之后,在⾼空借助⽀撑塔架实现对接。施⼯⽅引进了2台800吨和2台600吨的履带吊车,分别
在场外吊装桁架柱与外圈主桁架,和在场内吊装内圈与中圈主桁架(图5-6)。
整座钢结构吊装成型后,在8⽉底适宜的温度配合下,合拢进⾏得⼗分顺利。“合拢并不算难,”郭彦林、李久林、吴之昕,不
⽌⼀个⼈认为,除了等待适宜温度,合拢⼯程并没有更多难以突破的技术关⼝。“难的还在后头。”合拢之后是钢结构⼯程的⼜
⼀道关键⼯序:解除78个临时塔架给钢结构约1.4万吨的⽀撑⼒,让它独⾃站⽴。
由外向内卸载⽀撑
⽀撑塔架的存在多少影响了其它分部⼯程的进⾏。“⽀撑塔架整个贯穿了⽬前的混凝⼟结构,只有把它拆除,才能进⾏混凝⼟
结构洞⼝的封堵,才能进⾏14000块看台板的安装,才能进⾏看台内的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作。”李久林解释。8⽉31⽇合拢
成功后,他并没有太多时间来享受喜悦。9⽉11⽇,项⽬部为卸载做好了液压千⽄顶、中央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全部准备,
并制定了⼗⼏套紧急预案。
“严格来说,这是⼀个给主结构加载、给⽀撑塔架卸载的过程。”中国⼯程设计⼤师、总承包的顾问总⼯程师刘树屯评价说。“鸟
巢”的钢结构在每个受⼒点上,依靠若⼲垫⽚与⽀撑塔架连接,卸载的过程就像汽车换轮胎⼀样,⽤千⽄顶架起钢结构,抽出
松动的垫⽚。在卸载过程中,结构本⾝的杆件内⼒和临时⽀撑的受⼒均会产⽣变化,⽀撑塔架的荷载逐渐减⼩,钢结构体系受
⼒逐步增⼤。
“78个⽀撑塔架,按照设计的理论,计算出卸载后的挠度(塔架卸载后的沉降量),然后分成等⽐同⽐下降,但各⽅下降的绝
对数量是不⼀样的,内圈降得多,外圈降得少。”李久林说。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项⽬部将整个⽀撑塔架体系分为外、中、
内三圈分圈进⾏卸载。整个卸载步骤分为7⼤步,每⼤步中⼜分为外圈-中圈-内圈-中圈-内圈5个⼩步,各圈在每⼩步当中等⽐
例降低⽀撑垫⽚的⾼度,直⾄⽀撑完全脱离主结构。
7⼤步35⼩步的卸载步骤在去年8⽉正式确定后,设计⽅与施⼯⽅⼜在今年完成了计划⽅案,并编撰了厚厚的卸载技术⼿册,
印了500本,层层交给每⼀个管理⼈员和⼯作⼈员。到正式卸载前,操作⼿册上已经明确落实了每个细节、每个⼈的责任。
事后回想时,李久林认为9⽉12⽇进⾏的两次空载调试相当重要。从中央控制系统,到信号系统,到⼯⼈的操作,到各⽅的配
合,项⽬部及时发现并改正了好⼏个隐藏的问题。
13⽇上午,施⼯现场开始进⾏负载调试。项⽬部通过78个⽀撑塔架两侧的156个千⽄顶把整个屋盖顶起了2毫⽶,⽤以测试千
⽄顶的真实反⼒。这⼀步让李久林的压⼒尤其⼤。“1万多吨的屋盖整个顶起来,还不能顶太多,否则结构可能有变形的危险。
”
13⽇下午启动的预卸载中,项⽬部尝试着先⾛了第1⼤步当中的1、2、3⼩步,即把外、中、内圈上的所有⽀撑塔架都下落了
⼀档。每个卸载点上部署三名⼯⼈,⼀名负责拆垫⽚,另⼀名负责⽀撑塔架上的油泵开关,第三名管理⼈员负责记录操作进度
与过程。这三⼩步的技术程序没有出现问题,加上上午负载调试中称重顺利,项⽬部⼼⾥有了底。
随后的14、15、16⽇,项⽬部基本按照早上8点半到晚上7点的⼯作时间,每隔⼀个⼩时卸载⼀⼩步。卸载前准备的⼗多套应
急预案⼏乎没派上⽤场,整个卸载过程有健全的监控系统,每⼀步卸载时关键结构应⼒状态、温度、塔架应⼒、反⼒、变形的
监控数据都会即时传递到卸载指挥部,确保符合偏差后⽅可继续下⼀步。
按照设计要求,卸载后外圈总下降量应控制在68毫⽶到286毫⽶,中圈控制在161毫⽶到178毫⽶,内圈控制在208毫⽶到286
毫⽶。17⽇上午,最后⼀步的内圈卸载完成后,内圈的沉降量刚好保持在了286毫⽶。
顶⾯次结构吊装
“主结构受⼒之后,不能再进⾏⼤规模的焊接。”吴之昕说。为了加强主结构在安装与卸载过程中的侧向稳定性,⽴⾯次结构的杆
件已经在前期安装⽴柱与桁架的同时安装完毕,卸载之后,还需完成的只剩下肩部与屋顶次结构的安装。
这座钢筑“鸟巢”顶⾯上未安装的次结构杆件有近7000吨。如果在卸载之前就将这批次结构杆件也安装上去的话,它们将在卸载
之后跟主结构⼀起受⼒,为此必须加⼤⽤钢量。此外,如果先⾏安装顶⾯次结构,则⽀撑塔架的拆除时间、混凝⼟结构最终完
成时间、预制看台板的安装、室内装修⼯程及机电设备安装进度都将受到影响。
出于节约钢材与⼯期的考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决定在完成主结构的⽀撑卸载之后,再将顶⾯次结构构件作为不受⼒的纯荷
载安装上去。但随之⽽来的疑问是,卸载后的“鸟巢”钢结构由于⾃重产⽣了变形,那么已经在加⼯制作的顶⾯次结构构件是否
还能满⾜精准的对接?
郭彦林的实验室已经完成了顶⾯次构件安装偏差的评估。根据他的测算,顶⾯次构件在安装时将会遇到的偏差有构件加⼯偏
差、温度变形偏差,安装偏差、主结构落架变形偏差、甚⾄安装次构件过程中,主结构再次变形产⽣偏差。这其中,“主结构
落架时的偏差、温度变形可以算,其他偏差则⽆法计算。”郭彦林表⽰,复杂的综合偏差使得他也难以保证测算结果可以满⾜
矫正次构件的需要。
“我们已经做了⼀年多的准备⼯作,”刚刚完成卸载的李久林则显得踌躇满志,“我们做了⼤量分析计算,在安装过程中也会做现
场测量,这些问题都会在地⾯消化掉。”在郭彦林等钢结构专家的协助下,次结构构件在深化设计时都被做得⽐原设计短,并
在末端留出可伸缩的活动头,⽤以防备偏差。按照⼯期安排,今年年底安装完顶⾯的次结构构件之后,整个“鸟巢”的钢结构将
完全成型。
“鸟巢”基本参数:
钢结构屋⾯呈双曲⾯马鞍型,最⾼点⾼度为68.5⽶,最低点⾼度为42.8⽶;平⾯上呈椭圆形,长轴最⼤尺⼨约333⽶、短轴最
⼤尺⼨约296⽶;屋盖中部的内环呈椭圆型,长轴约190⽶,短轴约为124⽶;⼤跨度屋盖⽀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
37.958⽶。
屋顶主结构均为箱型截⾯,上弦杆截⾯基本为1000毫⽶×1000毫⽶,下弦杆截⾯基本为800毫⽶×800毫⽶,腹杆截⾯基本为
600毫⽶×600毫⽶,腹杆与上下弦杆相贯,屋顶⽮⾼12⽶。竖向由24根组合钢结构柱⽀撑,每根组合钢结构柱由两根1200毫
⽶×1200毫⽶箱型钢柱和⼀根菱形钢柱组成,荷载通过它传递⾄基础。⽴⾯次结构截⾯基本为1200毫⽶×1000毫⽶,顶⾯次结
构截⾯基本为1000毫⽶×1000毫⽶。
设计总⽤钢量约42000吨。钢板的最⼤厚度110毫⽶。当钢板厚度≤34毫⽶时,采⽤Q345C钢材;当钢板厚度≥36毫⽶时,采
⽤Q345D、Q345GJD钢材;局部采⽤厚度为100毫⽶和110毫⽶的
Q460E-Z35级钢材。另外,桁架柱内柱由菱形截⾯向矩形截⾯转换处采⽤Gs-20Mn5V级铸钢件(C19桁架柱除外)。
鸟巢筋⾻强度翻倍韧性⼗⾜钢结构防腐可达25年
⼯程建设指挥部专家揭秘鸟巢抗震能⼒,钢结构防腐可达25年
吊车将原来⽤于⽀撑的钢梁卸载后吊离“鸟巢”主体。昨⽇上午,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的钢结构卸载成功。
卸载前,⼀名⼯⼈在⽀撑点的钢梁上作业。
鸟巢成功卸载,鸟巢2008⼯程建设指挥部专家侯兆欣昨天上午在卸载现场表⽰,鸟巢的钢筋铁⾻能抵御唐⼭地震。“鸟巢”的钢
结构涂装⾯积达到28.4万平⽅⽶,需要涂6层防腐材料。
钢材最⼤承受460兆帕外⼒
“鸟巢所⽤钢材名为Q460EZ235”,侯兆欣解释说,它是顶级建筑⽤钢,460指的是钢材的强度,表明这种钢的强度是普通钢材
的两倍,“E”指的是负40度的冲击韧性指标,这表明此钢的韧性⼗⾜,⽽“Z235”则表明鸟巢钢材的性能是最⾼级的。
我国原来标准的钢材⽆法满⾜鸟巢要求。武阳(武阳博客,武阳新闻,武阳说吧)钢铁公司最终研制出成110毫⽶厚的鸟巢特殊⽤
钢,Q460EZ35,保证了鸟巢在承受最⼤460兆帕的外⼒后,依然可以恢复到原有形状。这意味着如果北京再次遭受上世纪70
年代唐⼭地震⼀样的地震波及,鸟巢依然能保持原状。
防腐6层“⾯具”保护鸟巢
记者了解到,“鸟巢”钢结构的防腐⼯程是国内建筑钢结构加注防腐涂料程序最多的⼀次。
作为⽬前世界最⼤的单体钢结构⼯程,“鸟巢”的钢结构涂装⾯积达到28.4万平⽅⽶。鸟巢将戴6层防腐⾯具,可以保持25年。
据了解,全国有6个⼚家⽣产“鸟巢”所需的钢制品。在原产地,这些钢制品就要刷上底漆和封闭漆,分别为黄⾊和红⾊,这是
头两道防腐⾯具。然后,再把所有的钢制品集中到⼯地,涂上中间漆和氟炭⾊漆,这是第三道和第四道⼯序。从第四道开始,
涂料的颜⾊就变成灰⾊。之后,开始钢结构的上架和组装,依次上“⾯漆”和“罩⾯漆”。按照⼯程进度,六道⼯序预计在2007年
⼋九⽉份完成。
■质监揭秘
鸟巢卸载时“体检”有三招
-
更多推荐
60平米两室一厅装修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