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
火灾调查与分 析 一起小空间装修发生爆燃火灾的思考 刘文成,孟祥韬 (哈尔滨市消防支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对一起小空间装修时使用发泡剂引发爆燃火灾的 门处有一半月形雨棚,雨棚设有吊顶;大厅设有吊顶,吊 顶的东北部有一个洞口,可进入雨棚吊顶内。1名死者 和2名伤者均为雨棚吊顶内施工人员。 事故调查,探讨分析了火灾的危险性和灾害成因,指出小空间 装修应注意事项,对此类装修具有安全方面规范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空间;爆燃;火灾调查 1.2保温工程及起火经过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X928.7,TU998.12 2011年6月5日,酒店对西侧吊顶进行内保温施工, 与个体业主张某达成施工协议,商定对一楼大厅雨棚作 保温处理,张某安排工长王某负责现场工作,并由张某、 李某和刘某在现场施工。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先用砂轮、 铁锤和钢钎对墙面、地面进行找平,然后在墙面涂聚氨酯 发泡粘结剂,将挤塑板贴在墙面上,利用膨胀钉固定,最 后用发泡粘结剂补缝。经询问,张某等3人从2011年6 月5日7时3O分开始在吊顶内施工,上午用砂轮、电锤 等工具在雨棚吊顶内部地面处找平,然后贴挤塑板并用 塑料胀钉固定,到中午施工基本完毕,下午张某等3人又 给挤塑板喷粘结剂补漏,到17时53分发生火灾。起火 轨交通,2009,22(1):2O一23. 文章编号:1009—0029(2012)O3一O315一O3 2Ol1年6月5日17时53分,某酒店发生火灾。火 灾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过火面积16.5 m。,火灾直接 财产损失近万元。 1 火场基本情况及起火经过 1.1火场基本情况 起火建筑高80 m,共25层,钢混结构,建筑面积为 35 000 ITI 。一层为大厅,二层为餐饮、娱乐,三层为多功 能会议厅,四层为办公区,其余层均为客房。起火建筑正 (1)48.5 的人员根本没有听说过有疏散斜梯,这一 比例远远大于紧急情况按钮及开门装置的情况。因为紧 急情况按钮和开门装置在列车上都有较为明显的标志, 但是由于疏散斜梯在司机室,而且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 [9]田娟荣.地铁火灾人员疏散的行为研究及危险性分析[D3.广州:广 州大学,2006. Survey of passengerg familiarity with firefighting device in metro TIAN J uan—rong (Northern Beij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Beijing 101400,China) Abstract:Designed a scientific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partic— 会使用,所以乘客对其更加陌生;(2)听说过疏散斜梯但 是从来没有使用过者的比例占46.3%,这说明平时比较 关注地铁安全性的人员较多;(3)表示使用过疏散斜梯者 仅占5.2 ,其中大部分是地铁内部的工作人员。 5 结 语 统计结果显示,有5O 以上的乘客对地铁中的消防 设施是非常陌生的,并且受性别、年龄及乘车频率等个人 信息的影响。 参考文献: EG张树平.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研究E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2004. ularity of persons"evacuation in metro.Through analysis and careful statistic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obtained several regula— tions,such as the passengers"personal parameters,passengers fa— miliarity with firefighting device in metro.And analyzed the influ— encing factors such as gender,age,and taking metro with different frequency.These conclusions will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effec— tive support for fireproofing design. Key words:metro fire;questionnaire;pedestrian evacuation; [23李椿年.人在火灾中的行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E33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E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firefighting device E43卫海英.应用统计学[M3.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田娟荣(1976一),女,北京京北职业技 术学院建筑设备教研室讲师,硕士,北京市怀柔区小中 富乐一区188号,101400。 [6]茹诗松.统计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袁卫,庞皓,曾五一.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田娟荣,周孝清,郑志敏.地铁人员疏散特征的调查分析[J].都市快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3月第31卷第3期 收稿日期:2011—10—27 315 前,张某等3人在雨棚吊顶内作业,当时李某在干活,刘 丁烷、戊烷成分。经现场勘查和询问,2011年6月5日施 某、张某在靠近雨棚吊顶洞孔处休息;起火时,李某听到 “砰”的一声响,发生爆燃后起火。 2火灾事故认定 2.1起火原因认定 工现场的张某等3人共使用该发泡粘结剂近3O罐,每罐 容积为750 mL,发泡倍数900倍(见图1所示)。施工现 场空间小,温度较高,发泡粘结剂用量大,空气流通不畅, 长时间施工致使丁烷、戊烷气体聚集,与空气混合后达到 爆炸极限。 2.1.1起火部位认定 起火部位在雨棚吊顶内,以距南墙1.8 ITI、距西侧墙 体孔洞1 m处地面的插排为中心,半径1 m的范围内。 认定依据如下: (1)经现场勘验,雨棚吊顶内四周墙壁有明显的过火 及烟熏痕迹,棚顶的挤塑板呈熔化滴落状;正对孔洞的东 墙上有一个挤塑板受热熔化的“V”形痕迹;“V”形痕迹两 侧墙体上挤塑板有残留,底部南、北两侧地面纸壳完好, 未过火;雨棚吊顶孔洞侧的墙体表面过火痕迹明显,北侧 图1 现场提取的部分发泡剂 挤塑板燃烧熔化无残留,墙体有粘结剂残留,呈白色;孔 洞与“V”形痕迹之间东西长2.5 m、南北宽1.7 m的区域 经现场勘验雨棚吊顶内照明灯导线未安装电源插 头,而是直接使用裸线头塞在插排正中问的两相插孔中。 该照明灯功率为200 W,固定在一根可移动的0.4 II1长, 过火及炭化痕迹较重,地面挤塑板无残留。以孔洞与 “V”形痕迹之间区域为中心,向南北两侧过火炭化痕迹 逐渐减轻,过火、烟熏及挤塑板熔化变形痕迹较均匀。 横截面积为0.001 6 iTI。的木方上,在使用过程中,裸线头 与插排之间形成虚接,极易产生电弧。电弧的点火能量 足以引起雨棚吊顶内的丁烷、戊烷气体爆燃。 火灾现场整体过火及蔓延痕迹均匀(见图2所示), 死、伤者身体表面烧伤较均匀。说明现场发生了爆燃。 经询问受伤人员李某,火灾发生时,其正在面对墙壁粘贴 挤塑板,听见“砰”的一声瞬间,一股气浪将其推向墙壁, (2)经询问证实,工长王某、酒店安保部主管赵某都 听到了吊顶内“砰”的一声响。工人李某和刘某从雨棚吊 顶孔洞逃出,死者张某被王某和赵某从雨棚吊顶内拉出。 2.1.2 火源分析 起火部位火源分析如下: (1)施工现场位于建筑物雨棚吊顶内,进入雨棚吊顶 需经过首层大厅、施工脚手架至大厅吊顶。经询问,现场 然后又反弹回来,说明火灾发生时,有气体冲击波的存 在,具有爆燃的特征。 除3名工人外,无外来人员进入雨棚吊顶。可排除放火 引起的火灾。 (2)现场勘验,未在起火部位处发现烟头、打火机;现 场3人中,死者张某烧伤最重,位于起火部位中心。经询 问,张某不吸烟,且从张某尸体观察,张某面部烧伤不重, 口鼻没有明显灼伤痕迹,而身体背部和下肢烧伤面积大, 烧伤较重;伤者李某、刘某不吸烟,李某与刘某的手掌无 烧伤痕迹。可排除吸烟引起的火灾。 (3)经询问证实,起火当天上午,李某等3人用电锤 图2火灾现场蔓延痕迹 爆燃发生后,由于爆燃高温将挤塑板、聚氨酯发泡粘 结剂等可燃物引燃起火。 综上所述,起火部位在雨棚吊顶内,以距南墙1.8 和铁钎对施工现场的地面及墙面进行清理,之后未再使 用;电锤在火灾发生前已处于停用状态。火灾发生前,李 某正在使用粘接剂对挤塑板间的缝隙进行处理。可排除 敲击产生火花引起的火灾。 (4)经询问,案发时当事人身上穿着工作服,在狭小 空间内以蹲或坐的姿势于活,未剧烈活动,达不到产生静 m、距西侧墙体孔洞1 1TI处地面的插排为中心,半径1 m 的范围内。认定起火原因为施工中产生的丁烷、戊烷与 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雨棚吊顶内的照明灯裸线 头与插排之间接触不良产生的电弧,发生爆燃后起火。 2.2灾害成因分析 (1)施工过程中违章大量使用聚氨酯发泡粘结剂,加 电的积蓄电量和放电条件。可排除静电引起的火灾。 (5)无法排除电源插座接触不良产生电弧引起火灾。 现场提取的样品送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 之施工现场空间小且没有使用排风设备,空气流通不畅, 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丁烷、戊烷气体聚集,与空气混合 达到爆炸极限。 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送检的发泡粘接剂样品中检出 3]6 火灾调奎与分析 _ 对一起亡人火灾的调查 解景林 。裴锴 (1.河北省消防总队,河北石家庄050035;2.邯郸市消防支队,河北邯郸056004) 摘要:通过对一起家庭亡人火灾事故现场的勘查,结合 后,消防大队迅即调动灭火力量前去扑救,大火于16时 调查询问、现场痕迹特征和刑侦技术手段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 2O分被彻底扑灭。火场过火面积20 m ,烧毁两间平房 断,查清了火灾原因。 及家具、电器等生活用品,直接财产损失8 000元,一男 关键词:消防;现场勘查;火灾原因 童(蔡某之子,3岁)死亡。火灾现场平面示意图,见图1 中图分类号:X928.7。TU998.12 文献标志码:B 所示。 文章编号:1009—0029I 2012)O3一O317—03 发生火灾的蔡某家位于肥乡县城北的肥乡镇蔡庄村 东,距离县消防大队8 km,为一独门庭院,西邻蔡某家, 1火灾基本情况 东临村主街道,南、北两侧是2 m宽的过道。院落东西长 2008年4月18日下午15时O1分,邯郸市肥乡县消 18 m,南北宽16 m,院子北面为五间堂屋,西边是两间厢 防大队接到报警:肥乡镇蔡庄村蔡某家发生火灾。接警 房和卫生间,南边有一间烧火房。着火的是两问东厢房, Ill, ¨IIII“ ‘Illll ̄一 。0Ih -“II 。’ 。“ -・‘。‘I (2)雨棚吊顶内部棚顶、地面及四周墙壁贴满了挤塑 因其是外部人员而放松管理,要坚定一个认识,凡进入酒 板等可燃物,导致火势在雨棚吊顶内蔓延,因雨棚吊顶内 店内进行施工的人员,一律按防火安全的要求进行管理, 空间体积为24.8 m。,人员进出雨棚吊顶的孔洞狭小,导 使防火安全工作持之以恒,不出现薄弱环节,才能确保防 致人员无法及时逃生,造成人员伤亡。 火工作落到实处。 (3)现场施工的照明灯导线未配备电源插头,违章使 用裸线头直接塞在插排正中间的两相插孔中用电,因拉 参考文献: 拽导致裸线头与插排之间虚接,产生电弧,引燃可燃物 [1]傅志远,谭迎新.多元可燃性混合气体I临界氧浓度的测定口].工业 质,发生火灾。 安全与环保,2004,30(12):25~27. (4)未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现场产生的 [2]许志红,苏金州,林抒毅.交流接触器分断过程电弧能量分析[c]. 大量有刺激气味的可燃气体不重视,并且违反用电常识, 第三届电工产品与可靠性电接触国际会议,2009. E3]宋明,盂祥韬.爆燃火灾的分析E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3): 使用不合格的电气线路。 227—230. 3经验教训 将吊顶进行保温施工,在北方的建筑中具有一定的 Identification of deflagration fire 普遍性,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防火安全,对 in a small renovation space 减少火灾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1)加强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教育培 LIU Wen—cheng,MENG Xiang—tao 训和火灾扑救预案是控制重特大火灾的重点。该酒店属 于人员密集场所,多数人员对现场环境不熟悉,一旦出现 (Harbin Fire Detachment,Heilongjiang 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deflagration fire in a small 突发火灾,极可能造成大量人员死伤,但由于该酒店消防 space renovated with foaming agent,the danger and cause of 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较好,火灾发生后,及时报警、组织人 the fire were analyzed.Then the notes were suggested which 员扑救,阻止了火灾向酒店内部的蔓延扩大,避免了造成 were guide to small space renovation. 更大的损失。 Key words:small space;deflagration;fire investigation (2)除加强企业内部自身的消防管理外,对临时进入 单位施工的人员,同样要加强消防管理和监护,在用火用 作者简介:刘文成(1979一),男,江苏连云港人,哈 电方面要落实严格的防火安全措施,加强监控,对违规用 尔滨市消防支队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火灾调查工 火用电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消除火灾隐患,确保 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111号,150040。 安全。 (3)在防火安全管理上,要内外一致,一个标准,不能 收稿日期:2011—1O一24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3月第31卷第3期 317
-
更多推荐
火灾,吊顶,雨棚,起火,现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