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发(作者:上海知名家装公司)

浅议唐卡的艺术特色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卡的定义、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简单

梳理,认识到唐卡是藏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并了

解其艺术特色的独特性。

【关键词】唐卡;艺术特色;宗教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意为卷轴佛像,类似于汉族地

区的卷轴画,藏语原意为平坦的意思,相传这种表现形式最初是写

在布上的政府的诏令,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宗教的卷轴画。多用颜料

和其他工艺材料将各种图案绘制在锦缎、布帛或纸面上,然后用彩

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绘画艺术形

式,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题

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宗教、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科学技术

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

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

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

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明亮艳丽,经久不褪,

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的(西藏最

古老的原始巫教,它是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流行于藏区的原始宗

教)作品。总体给人以刻画精细,色彩艳丽,造型生动,风格独特

而有别于其它绘画种类。它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而且使人增长许

多知识。

唐卡的艺术特色总而言之有以下几点:

一、 构图饱满厚重,形式丰富多样,

1.常见中心构图,四周图案讲究对称:

唐卡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苯教相结合的产物。唐卡作为藏

族文化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除了与其他绘画作品一样具有审美和

宣传、交易的价值,它还具有宗教价值,画师将抽象的佛教义理转

化成具体可读的图像使人们从唐卡中认识诸佛菩萨的法像,所以唐

卡成为藏传佛教进行传播的重要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故此在唐卡

画面中常以神佛为中心居突出地位,其造像常以肖像画的形式统领

全局,四周点缀以小人物组合,以各种动态呈现,上下左右展开故

事情节,大小对比,布置均衡,主次分明,疏密变化得当,使中心

佛像更加突出,画面稳定感强。

2.中心构图,四周不对称形态出现:

这类构图仍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把握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

注重经营位置,发挥构图优势,把一些山水花草、蓝天白云、火焰、

优美的舞蹈,巧妙组合期中,使画面丰富变化并且不乱,极富动态

的美感,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3.叙事构图法,应用广泛:

这种构图以绘制连环式的传记或故事,不受时间、空间及透视的

影响,把几个故事或故事情节集中于一个画面,有效的表现故事情

节的连贯性和时间的因果关系。整个画面统一在大的基调上,构图

完整统一,即可单独成画,又可环环相扣的连环画,有完整的故事

情节。

4.坛城图:

坛城是指佛的宫殿,以几何图形为主的构图,抽象、具象手法并

用,构图紧凑,图案结构繁复多变,装饰性强,具有很强的形式美

感。

二、以线描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藏族传统唐卡画结构繁密是基本形式特色,主要以线描来表现。

线描在藏族古代绘画中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人们把线描看成

画师水平高低和衡量作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线描是藏族唐

卡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 也是与藏族远古文化一派相

承的优秀审美表现技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

到成熟,逐步创造了完美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表现力,形成了藏族

人民在美术领域里的独特风格。唐卡绘画中的线描把东方造型艺术

之一线的特点发扬光大到了一个顶峰式的高度。不同的线条表现不

同的内容形式,长线条多用于人物衣饰、山峦房屋,短线描绘人物

头饰配件、花草。

唐卡大多采用铁线描勾画人物轮廓,刚劲有力,准确把握人物造

型,表现人物形体结构,刻画人物性格。高古游丝描多画装饰纹样,

如水波、云霞,线条流畅细密富于变化,和简洁有力度的轮廓线形

成鲜明的对比。有时为强调画面,在画好的线上覆以金线,层层堆

积,密不透风。绘景物则喜用富于变化表情的粗细线勾勒,这种线

描的功力,尤其在绘画黑唐卡(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彩唐卡(用

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和精细的坛城图唐卡中能见其功底。

三、色彩丰富,对比强烈:

唐卡画整体给人以色彩浓烈、富丽堂皇,灿烂夺目之感。得力于

绘制唐卡使用的颜料主要是矿物颜料和部分植物颜料,这些颜料配

制纯手工操作,过程慢而复杂,色彩纯度高,质量稳定不易褪色,

且覆盖力强,故藏传唐卡有千年之久色泽如初之说。藏族人民由于

生存在雪域极地,高原空气稀薄,透明度强,自然山川、雪山草原

色彩纯度很高,故此,审美视觉养成了对三原色的偏爱,喜欢红、

黄、蓝、白等鲜亮的色彩。这些色彩在宗教意义上有一定的象征内

意义,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功德广大,白色具有吉祥、纯洁、

慈悲、和平的意思,蓝色是愤怒、严肃凶恶的象征,故常用之。 唐

卡在设色方面,有独特的讲究,色彩有浓淡强弱之分,有干画法、

湿画法两种表现方法。用色丰富,多用红、黄、黑、蓝、金、银等

几种颜色,使之互相调配达160多种颜色。有时画面还用红、黄、

蓝三色作边饰,具有装饰和保护功能,同时又有天、地、火的寓意。

藏传唐卡画非常善于用真金作画,用金线勾勒,用金纹饰物,用平

涂摸金,用赤金磨底,然后再用黄金勾勒花纹,以增加金的层次感

等多种手法,金银色的特殊技法的运用,使画面更具有鲜明夺目,

金壁辉煌的装饰效果,这是唐卡画的一大特色。绝大部分唐卡绘画

艺术都大胆而又巧妙地运用高纯度的对比色,采用以冷色调作底

色,背景,然后大起大落地运用暖色调作正画面的敷色。而以暖色

调为主体的正画面中又以恰到好处地运用冷色调作间色,由此构成

强烈的色调反差,强化了整个画面的视觉感染力,突出层次感,从

而达到鲜艳明快而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

四、浓郁的装饰韵味和题材的广泛性;

唐卡所画人物、动物、飞禽、山水、花草、树木、行云流水,火

焰、飘带,佛塔宫殿造型都超越于生活,提炼上升为典型的图案装

饰。如以火焰为例,不仅在造型上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如音乐旋律般

美妙的装饰纹样,同时在色彩上也赋于它多姿多彩的象征装饰意

义。唐卡形式的灵活性、实用性以及在民间的普及型使唐卡所表现

的内容题材涉猎面极广,它囊括了藏传佛教所有的人和事,包含了

藏区所有的自然万物,民间世俗生活,具有更广泛的实用价值和艺

术审美观赏价值。

五、独特的裱衬装潢和开光仪式:

裱衬装潢时藏传唐卡画的又一大特色。由于唐卡画是作为宗教供

奉教化的圣物、发起,更需装裱得富丽华贵、神圣典雅,以达到宗

教教化的目的。故唐卡绘好后,要在画面的四边按一定比例镶以丝

绢或彩色锦缎,上饰彩带、遮幔、装天地杆、安轴头,以便于卷存、

携带和悬挂展示。

藏传佛教唐卡绘制装裱好后,在张挂之前,还要举行开光仪式,

请喇嘛诵经祝福,整个过程十分神圣庄严。经过这种仪式后,这幅

唐卡画,才成为能供奉的具有灵性的宗教圣物。

综上所述,唐卡是藏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出的重要的文化产物,

是祖国绘画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出现了众多艺术风格流派,成就了

唐卡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兴盛发展的局面。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内容日趋同化,唐

卡这一古老绘画艺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要依托佛教不断的发

展而进行传承发展,它的兴衰与藏传佛教紧密相连,唐卡的研究,

对藏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所有这些还

需要众多的唐卡艺术爱好者共同努力,守护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

大,拥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更多推荐

具有,画面,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