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椅折叠椅-专业验房师去哪里找

2023年4月9日发(作者:蹲式马桶结构图教你疏通马桶)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1页共11页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技术标准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审批: 日期:
主导部门:技术中心_
修订记录
日期修订
状态
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
参加讨论认定人员: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2页共11页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技术标准
一、总则
1.1为规范样板房、批量精装房工程的空调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
程质量,制定本技术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住宅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系统工程的设计。
1.3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提调节设
计规范GB50736-2012》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一般规定
2.1设计流程
建筑方案阶段提资厂家确认设备平台尺寸及散热条件运营部提资户型顶面天花图
及温控仪定位图空调厂家深化设计技术中心确认并提资设计单位结构专
业留洞、电气专业配电设计
2.2空调设计阶段,除需校核设备平台的尺寸,另需注意侧送风的房间。精装灯槽深度对空调出
风有影响时,风口位置不应设置灯槽。
2.3图纸深度要求
空调设计应包含:
1.设计说明
2.空调设备平面布置图
3.冷媒冷凝水管线平面图
4.温控仪平面管线布置图
5.负荷及设备清单(如下格式)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3页共11页
户型
序
号
房间功
能
面积
(㎡)
选型数量
单台冷量
(W)
总冷量
(W)
单位冷量
(W/㎡)
室外机
1
客厅+餐
厅
2
次卧
3
主卧
4
书房
6
主卧
总计
三、空调设计原则
3.1住宅建筑面积小于150㎡时,宜选用侧出风机型外机,单相供电;当必须选择三相供电机
型满足空调负荷时,供电进户应同时改为三相供电;
3.2住宅带跃层及地下室时,空调外机宜共用一套室外机;
3.3室内机选型宜选用2.2-5.0kW小型号室内机,少用5.6-7.1kW室内机,避免使用8.0kW
及以上大型号室内机。
3.4独立客餐厅宜分开布置空调室内机;除尊享项目有特殊要求外,厨房与卫生间不设置空
调室内机;地下室及阁楼等赠送空间内的面积较小的房间考虑由相邻空间室内机制冷供暖,不单
独布置室内机。
四、外机及设备平台尺寸
4.1中央空调室外机尺寸参考如下表格:
设备平台尺寸mm户型建筑面
积
最小外机尺寸
(H*W*D)mm
短边散热长边散热
空调机位尺寸
90平方以下
900*1000*400
无需检修通道
1500*600
90-120平方
1400*1000*400
长边尺寸不应小于
1800,短边不小于
1600
短边尺寸不应小于
1200,长边尺寸不应小于
2500
1500*800
120-150平
1700*1100*400
长边尺寸不应小于短边尺寸不应小于
1600*800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4页共11页
方1800,短边不小于
1600
1200,长边尺寸不应小于
2500
150-300平
方
1800*1250*800
长边不小于2000,短
边不小于1600
长边不小于2500,短边
不小于1600
参考左侧设备
平台尺寸
注:1.地下室面积折算一半建筑面积,上述净尺寸应扣除保温厚度;
2.上述尺寸未包含精装修的洗衣机及拖把池
百叶开口尺寸不应小于机器宽度;150平方以上住宅同时布置全热交换新风,当设备平台吊
顶时,建筑层高不应低于3.1m;
4.2当中央空调沿设备平台短边布置时,长边或设备平台开门出应有进风口,尤其顶出风机
器,必须保证长边有开口进风;
4.3设备平台位置不应布置在天井内,或者建筑凹口内,且禁止出现设备平台散热面相向布
置,户型需求必须布置时应在户型设计时需提供空调厂家做热压模拟分析;
4.4设置地暖的户型,其设备平台应靠厨房布置,方便燃气接入。
4.5设备平台散热口宜采用栏杆,当采用百叶时,百叶间距不小于90mm;
4.6设备平台应优先选择卫生间、厨房、入口走廊外侧等位置,远离卧室、书房、客厅等业
主休息空间。
五、中央空调配置参数及风口布置
5.1空调室外机与室内机配比宜选取1-1.1,不建议超配过多。
5.2室内机选型空调冷负荷指标应按下表选取,不应超过上限值,室外机总冷负荷不应超过
总空调面积与单位冷负荷上限值乘积的1.1倍
层高(m)标准层(w/㎡)地下室(w/㎡)无隔热层的阁楼(w/㎡)
3.2以下
180-200
3.2-3.8200-250
3.8-4.5250-300
80-100180-200
5.2住宅餐厅室内机负荷需考虑相邻的厨房面积
5.3售楼处挑空区域、接待区等人员密集位置按300-350W/㎡冷负荷配置,二层办公区域按
上表中负荷取值;售楼处卫生间不设置空调。
5.4检修口应结合回风口设置,尽可能避免单独布置回风口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5页共11页
六、冷媒管及冷凝水
6.1冷媒管道采用难燃B1级橡塑保温材料保温,其导热系数不大于0.035W/(m.K),保温厚
度为:铜管直径d≤φ12.7时,δ=15mm;d≥φ15.88时,δ=20mm。室外冷媒管道保温厚度增加
10mm,外缠稀松布,外涂3层防晒漆。
6.2住宅内空调冷凝水及冷媒管应选择穿梁敷设,结构预留洞。
6.3冷凝水管道沿水流方向应有不小于0.5%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6.4冷凝水管不得直接排入污废水系统,必须接入时应有空气隔断措施;冷凝水管不得
排入屋面雨水系统,应在卫生间、设备平台集中设置冷凝水排水立管。
6.5冷凝水管管径估算表
室内机总冷量(kW)钢管(公称管径DN)塑料管外径(以ф或d表示)
0-17.6
DN25
d32或d32X2
17.6-100
DN32
d40或d40X2
101-176
DN40
d50或d50X2.4
177-598
DN50
d63或d63X3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6页共11页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标准
一、总则
1.1为规范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制
定本技术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以燃气锅炉为热源、低温热水为热媒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3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2012》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一般规定
2.1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
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45℃。
2.2施工图应包含以下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设备清单;
2.户型设备和盘管平面布置图(含设备定位、管道间距、管径、回路长度、伸缩缝位置等);
3.供暖系统图和局部详图;
4.温控装置及相关管线布置图;
5.分水器、集水器及其配件的接管示意图及安装尺寸图;
6.地面构造及伸缩缝设置示意图;
2.3设计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室内外计算温度;
2.采用的辐射供暖系统类型;
3.房间总热负荷、热媒总供热量;
4.热源形式和热媒参数;
5.热水系统选用的管材及其工作压力,塑料管材的管系列(S)、公称外径及壁厚;
6.绝热材料的类型、导热系数、表观密度、规格及厚度等;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7页共11页
7.采用的温控措施和温控器形式,及其电控系统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等技术数据和条件;
8.填充层、面层伸缩缝的设置要求。
2.4设计流程:
成品房部提供户型装修平面图确定地暖铺设范围热负荷计算
完善出图确定管道间距确定设备位置燃气锅炉、分集水器选型
2.5地暖设置区域
除室内空间的卫生间、家政间、储藏间外,其余区域均需设置地暖,卫生间可设置水暖散热
片。
三、热负荷计算
3.1辐射供暖房间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
有关规定进行详细计算。
3.2室内空间地面辐射供暖室内设计温度采用18-20℃
3.3燃气锅炉的选型:
3.3.1燃气锅炉同时提供地暖热水和生活热水,运行模式为生活水优先。根据生活热水热负荷与
地板采暖热负荷两者之间的较大值选择燃气锅炉设备。
3.3.2.生活热水取水点设计参数:每个卫生间用水点:8L/min,使用水温40℃。锅炉热水供水温
度35-60℃,按照供回水温差为35℃核算用水量。
3.3.3.各房型生活用水点情况(根据卫生间计算用水点):
房型房数用水量用水点数量同时使用系
数
总用水量锅炉产热量(温差
35℃)
水箱
一厨一卫2-3房
8L/min1100%8L/min24KW9.8L/min60L
一厨二卫3-4房
8L/min260%9.6L/min24KW9.8L/min120L
一厨三卫3-4房
8L/min270%11.2L/min28KW11.4L/min120L
二厨四卫4-5房
8L/min360%14.4L/min36KW14.7L/min150L
备注:以上参数供参考,具体产品参数按此标准就近选择。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8页共11页
四、地暖剖面
4.1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构造做法如下图:
4.2绝热层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对应厚度见下表:
注:绝热层阻燃级别应不低于B2级
4.3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mm。填充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4.4在以下位置应设置伸缩缝:房间门口处;房间长度超过6m、面积超过30m²时。伸缩缝处的盘
管处理如下图: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9页共11页
五、燃气锅炉设置
5.1燃气锅炉宜设置在家政间、设备平台、工作阳台上,当设置在室内功能空间时,需与精装修
确认。
5.2燃气锅炉安装在设备平台、工作阳台上时,应考虑锅炉设备防雨。
5.3燃气锅炉的四周应留有足够的使用和维修空间。正面的空间0.6m,左右两边的空间0.1m,上
面的空间0.25m,下面离地的高度1.4m。
5.4燃气锅炉的同轴(进风/排烟)烟道管的安装高度高于2.2m,即人不能随意摸到的高度。
5.5燃气锅炉和分集水器的安装地点应分别设置三眼插座(AC220V/50Hz/200W)1个,有接地保护。
5.6燃气锅炉排烟管与新风主机进风管不宜朝同一方向设置,避免新风吸气与锅炉排气短路。
5.7燃气锅炉强排烟烟道口应超出建筑外立面,燃烧废气不应直接排放在设备平台内。
5.8燃气锅炉及水箱参考尺寸如下:
功率
24KW24KW28KW36KW
高度X宽度X深度
800X440X338mm
水箱
水箱
60L120L150L200L300L
宽度X深度/直径
400X380mm564mm604mm604mm660mm
高度
800mm752mm970mm1240mm1775mm
六、分集水器设置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10页共11页
6.1分集水器设置在厨房、卫生间或者走廊等处,隐蔽布置,使用成品箱体嵌墙安装,美观实用。
6.2室内温控器的安装:
6.2.1温控器底边距地1.3m,靠近开关,与开关等高,安装应当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6.2.2温控器尽量安装在远离门、窗的地方。
6.3除尊享系列设置毛巾散热架外,其余系列产品不设置。
七、管路管材设置
编号:
版号:2016
家用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及地暖技术
标准
页码:第11页共11页
7.1采暖主管管道选用PB塑料管道,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管道选用PE-RT塑料管道,公称压力
1.0MPa。
7.2热水盘管设置范围:除设备平台、阳台、淋浴房、浴缸、衣柜处、厨房台面外,其余部位布
置加热盘管。
7.3采用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时,生活给水管道、电气系统管线等不得与热水盘管敷设在同一构造
层内。
7.4宜将高温管段优先布置于外窗外墙侧,使室内温度分布尽可能均匀,布置形式采用回折型:
7.5地暖加热管到墙脚以及固定家具等的距离宜不小于200mm。
7.6地暖盘管铺设间距不大于200mm,具体间距要求根据热负荷计算确定。
7.7卫生间门槛处留白,不铺设保温板及反射面,利于二次防水处理。
房地产内部干货资料
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
加入后全免费下载包含成本干货;
及管理、财务、工程、招标、设计、
策划、销售、物业、研究报告等;
还有价值数千元的视频教程。
资料收集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供粉丝学习,严禁使用于商业用途,
更多推荐
中央空调内机尺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