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兰和丝兰是我们在南方经常见到的两种植物,人们经常混淆这两种植物,有时候会把凤尾兰称为丝兰,或者凤尾丝兰。其实二者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就从生物学角度,分类角度以及形态三方面来向大家讲述凤尾兰和丝兰的区别。

一、生物学特性上的区别

凤尾兰,龙舌兰科丝兰属,又名:菠萝花。常绿灌木。干茎短,纤维质,有时有分枝。叶剑形,厚革质,表面有蜡质层,叶尖硬刺状,叶片光滑而扁平,粉绿色,边缘略呈棕红色,通常有疏齿,在边缘通常没有丝状纤维(偶见有弯曲丝线)。40至70厘米是地栽植株叶的长度,宽3至6厘米,呈螺旋状密集丛生排列于短茎上,呈放射状展开。大型圆锥花序会在6月顶上生出,花梗粗状而直立,高1 米多,花乳白色,下垂。蒴果,长圆状卵圆形,下垂,不开裂。之前主要在北美东部及东南部生产,现在长江流域各地也开始普遍栽植。

丝兰,龙舌兰科丝兰属。常绿灌木,植株低矮,近无茎。叶基部簇生,广披针形或剑形,革质,长3—1875px,顶端程针刺状,基部渐狭,叶缘有倦曲的白色丝状物。直立圆锥花序,抽生于叶丝间,高1米左右,花白色或乳白色,杯状、下垂。6—7月开花,有时10月二次开花,果为干蒴果,不开裂。

二、分类学上的区别

凤尾兰和丝兰到底属于龙舌兰科还是百合科,也是比较容易令人混淆的。其实,两种说话都对,主要是分类系统的原因。分类学上常用的分类系统是哈钦松和恩格勒系统。中国植物志就是用恩格勒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是没有龙舌兰科的,龙舌兰划为石蒜科龙舌兰属,凤尾兰和丝兰划为百合科丝兰属。龙舌兰科是克朗奎斯特系统的分法,是现在比较认可的系统。

三、形态上的区别

丝兰是常绿灌木,茎短,叶基部簇生,呈螺旋状排列,叶片坚厚,长50-80厘米,宽4-7厘米,顶端具硬尖刺,叶面有皱纹,浓绿色而被少量白粉,坚直斜伸,叶缘光滑,老叶具少数丝状物。夏秋间开花,花轴发自叶丛间,直立高1-1.5米,圆锥花序,花杯形,下垂,白色,外缘绿白色略带红晕,径8-10厘米。花瓣匙形6枚,6个扁平状离生雄蕊,三根三角形棒状组成复雌蕊,子房上位。蒴果长圆状卵形,有沟6条,长5-6厘米,不裂开。  

凤尾兰是常绿灌木,茎通常不分枝或分枝很少。叶片剑形,长40-70cm,宽3-7cm,顶端尖硬,螺旋状密生于茎上,叶质较硬,有白粉,边缘光滑或老时有少数白丝(别于丝兰)。圆锥花序高1米多,花朵杯状,下垂,花瓣6片,乳白一朵花色。花期6—10月。蒴果椭圆状卵形,长5-6cm,不开裂。园艺品种有斑叶、卷叶者。  

虽然凤尾兰和丝兰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是看了上面的描述,大家应该了解,二者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希望上述讲解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凤尾兰和丝兰的区别。

更多推荐

从不同角度解析凤尾兰和丝兰的区别,让二者不再被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