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辞职了公积金怎么取-德展健康股票东方财富网


2023年10月8日发(作者:房直温)

实验五 砂岩和粉砂岩的描述(2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砂岩和粉砂岩标本的观察及描述方法。

2.掌握砂岩及粉砂岩的粒度分类及成分分类,学会正确命名,初步分析其形成条件。

二、实验内容

观察和描述各种砂岩及粉砂岩标本。

三、实验指导

()砂岩和粉砂岩观察及描述的一般程序

1. 岩石的颜色

2. 岩石的结构

3. 岩石的成分

4. 岩石的沉积构造特征

5. 成岩后生变化

6. 命名

7. 岩石成因

()砂岩和粉砂岩手标本的观察描述内容及方法

1. 岩石的颜色:

砂岩和粉砂岩的颜色反映其组成成分和形成环境,必须认真描述新鲜面的原生色,有意

义的次生色也应描述。岩石的颜色往往不是单一的颜色,描述时主要颜色放后,次要色放前,

如紫红色、灰白色、黄灰色等。

2.岩石的结构

(1)观察碎屑颗粒的结构,如粒度、形状、表面特征。

①目估各粒级占碎屑总量的百分含量(即将碎屑颗粒总含量视为100),按粒度结构分类

命名原则给予结构命名并确定分选性。

②观察碎屑颗粒的磨圆程度,分主次描述,如主要为次棱角状的,个别为圆状。如果介

于二者之间的,则描述为次圆状-次棱角状。

另外球度、形态及表面特征明显的、有意义的也应描述。

(2)观察和描述填隙物的结构

杂基多为细粉砂和粘土,尤其是粉砂岩中粘土含量就更多些,标本上可见比较疏松而碎

屑颗粒突出。如果粘土重结晶则较硬,对砂岩而言,尤其要认真估计含量,因杂基含量<15%

者为净砂岩,>15%者为杂砂岩。胶结物的结构用肉眼则不易识别,需在显微镜下观察。

(3)观察和描述胶结类型。

3.岩石成分

(1)观察和描述碎屑颗粒成分

岩屑的种类及其含量。

对于砂岩,当因颗粒小于能分辨岩屑种类时,即目估岩屑总含量,待磨薄片后详细鉴定。

主要碎屑矿物的特征及含量

对主要碎屑矿物应描述肉眼鉴定特征并目估百分含量,为正确定名提供矿物量的依据。

常见碎屑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等,其特征如下:

石英碎屑:无色、透明、粒状、无解理,具油脂光泽,硬度=7,大于小刀。

长石碎屑:肉红色或灰白色,粒状或长板状,但均有磨蚀,解理发育,解理面为玻璃光

泽,有时可见卡氏双晶或聚片双晶,硬度=6,大于小刀。

云母碎屑常见有白云母和黑云母。常沿层理面分布,闪闪发亮。

白云母碎屑:白色,小片状,具丝绢光泽。

黑云母碎屑:黑色或褐色,小片状具丝绢光泽。

目估百分含量时,把碎屑看成百分之百,然后目估每种碎屑所占百分含量。要选择成分

分布均匀的部位或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目估。

③重矿物种类和含量。重矿物一般含量小,颗粒小。只有大者肉眼可见,尽量鉴定。常

见的重矿物有绿帘石、电气石、锆石、磷灰石、辉石、角闪石等。可根据颜色和晶形鉴定。

④沉积特征矿物及含量

常见特征的沉积矿物有海绿石、黄铁矿等。

海绿石:绿色、橄榄绿色、黄绿色,粒状,星散分布或成层分布。

黄铁矿:亮黄色,金属光泽,粒状或立方体晶形,星散分布或成层分布。

对碎屑成分的鉴定,主要是鉴定岩屑、石英碎屑、长石碎屑的特征及含量,以便对砂岩

进行分类命名,并帮助恢复母岩类型(5-1)及推测所鉴定岩石的形成环境。

5-1 碎屑矿物组合与母岩类型关系(裴蒂庄,1975)

再造沉积物:

重晶石、海绿石、石英(尤其具磨蚀的再生长加大边者)燧石、石英岩岩屑(沉积石

英砂岩屑)、白钛石,金红石,圆电气石,圆金红石

低级变质岩:

板岩和千枚岩屑,黑云母和白云母,常缺少长石,白钛石,石英和石英岩屑(变质

岩型),电气石(小、浅棕色、自形、具炭质包裹体)

高级变质岩:

石榴石、角闪石(蓝、绿变种)、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十字石、石英(变质岩

)、白云母和黑云母、长石(酸性斜长石)、绿帘石、黝帘石、磁铁矿。

酸性火成岩:

磷灰石、黑云母、角闪石、独居石、白云母、榍石、锆石(自形)石英(火成岩型)

微斜长石、磁铁矿、电气石(小、粉红色、自形)

基性火成岩:

板钛矿、辉石、铗钛矿、紫苏辉石、钛铁矿和磁铁矿、络铁矿、白钛矿、橄榄石、

金红石、中性斜长石、蛇纹石。

伟晶岩:

萤石,兰电气石,柘榴石,独居石,白云母,黄玉,钠长石,微斜长石

砂岩根据石英碎屑、长石碎屑、岩石碎屑(岩屑)的含量,按砂岩三角形分类图进行分类

(5-1)

5-1 砂岩的成分分类

(说明:按基质含量15%为界分别命名砂岩和杂砂岩

)

(2)观察和描述杂基及胶结物的成分及含量

杂基主要为粘土及细粉砂,胶结物可有硅质、钙质、铁质、磷质等,其鉴别方法参见实

验四中相关内容。

4.岩石的沉积构造特征

观察和描述标本中所见到的各种层理,层面或其它沉积构造特征。

5.岩石成岩后生变化

观察和描述岩石是否有交代溶蚀现象,重结晶程度,细脉成分及穿切关系以及是否有新

生矿物形成等。

6.命名

在以上观察和描述基础上综合定名,原则如下:

(1)砂岩:颜色+粒度+(特征矿物)+成分+砂岩

例如灰白色含细砾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灰绿色细粒海绿石石英砂岩

(2)粉砂岩:颜色+粒度+粉砂岩

例如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细砂质粉砂岩

7.岩石成因初步分析

根据上述观察描述,初步分析砂岩及粉砂岩的形成环境。

(三)薄片观察和描述要求

1.碎屑颗粒结构的详细观察和描述

①在显微镜下用目镜微尺测量颗粒大小和各粒级百分含量,进一步补充或纠正标本鉴定

的误差。

②观察颗粒磨圆程度,按圆度四级分类,分主次描述。例如多数颗粒为次圆状次棱角状,

个别为圆状。观察是否有二次被搬运的颗粒,如是否具有再生残余边的石英或长石颗粒。

2.碎屑颗粒成分的详细观察和描述

①岩屑,主要分布在砾岩中、岩屑砂岩中。在薄片中要正确鉴定岩屑类型,主要根据其

中的矿物组合和结构,鉴定出岩屑名称,确定各种岩屑的含量,并要指出不同岩屑含量的主

次,为分析物源区提供依据。

岩屑要尽量根据矿物组合和结构确定岩屑名称,如花岗岩屑、混合花岗岩屑、花岗片麻

岩屑其矿物组合相似,均由钾长石和石英、少量斜长石及少量黑云母组成,其区别为花岗岩

为等粒中粗粒结构,混合花岗岩具有明显交代现象,如穿孔、蠕虫等,花岗片麻岩具有片麻

构造,矿物有拉长定向特点,而且后二者的石英具明显波状消光现象,但有时在较老花岗岩

中也可具波状消光现象,所以需要结合地质情况加以综合鉴定之。

硅质岩屑为细晶和隐晶的集合体,干涉色为一级灰,单偏光下无色但较脏。

石英岩具有拉长的石英嵌晶结构。

石英砂岩岩屑为具有硅质再生胶结的石英砂状结构。

石英脉岩屑具有粗粒石英组成的齿状嵌晶结构。

粉砂岩屑由粉砂和粘土矿物组成。

泥岩屑由极细粘土矿物组成的。常见其中水云母小片具一级干涉色。

火山岩屑可根据其具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或细晶质来确定。薄片中少数为无色,

数具褐色根据长石号数、石英有无及黑云母和辉石、角闪石的出现,可确定火山岩屑类型。

千枚岩和片岩可根据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黑云母等变质矿物和千枚构造、片理构

造鉴定变质岩屑。

②石英碎屑,主要分布在砂岩和粉砂岩中。石英碎屑在薄片中为无色、透明,不具解理。

正低突起,干涉色一级灰白,最高一级黄。一轴晶、正光性,除以上鉴定特征外,特别要注

意观察石英的消光特征和包裹体特征。

具有均匀的四次消光的石英碎屑主要来自岩浆岩,而具有波状消光的石英主要来自变质

岩和部分岩浆岩,具裂纹状消光的石英来自受压力的母岩。

石英中的包裹体有矿物晶体和气态或液态包裹体,据其包裹体类型可分为二类:

a.具矿物包裹体的石英

包裹矿物为粒状或长柱状晶体,如锆石、磷灰石、电气石、黑云母、独居石、金红石等,

包裹体无一定方向,具这类包裹体的石英主要来源于中酸性岩浆岩。

包裹矿物为电气石、硅线石、蓝晶石等,而且晶形多呈针状,且这类包裹体的石英多来源于

变质岩。

b.具气态或液态包裹体的石英

气态和液态包裹体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为无色透明,低突起呈圆状或椭圆状

小球,这些包裹体常排列成环带,平行颗粒边界,有时排列成平行或不平的条带,似解理或

裂纹。具气态和液态的包裹体的石英来自于中酸性岩浆岩。石英碎屑除单晶外,还有由2

以上石英晶体组成的多晶石英碎屑。多晶石英可来自中酸性深成岩和脉岩,也可来自片岩、

片麻岩、混合岩。

石英碎屑可来自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不同母岩来源区的石英碎屑特征不同。

岩浆岩来源的石英特征:

来自中酸性岩浆岩的石英常含有锆石、磷灰石、电气石、黑云母、独居石、金红石包裹

体,有的含有气态和液态包裹体。少数具弱的波状消光现象。

来自火山岩的石英常为单晶,具有裂纹和熔蚀现象,无波状消光和包裹体。

来自石英脉的石英为单晶或具粗粒的多晶,多晶石英中颗粒之间为鸡冠状镶嵌,并具块

状消光,具有较多的气态和液态包裹体。

变质岩来源的石英:

来自片岩和片麻岩及混合岩中的石英,常为多晶和单晶的石英,它们具有明显的波状消

光,常含有电气石、硅线石、蓝晶石等变质矿物包裹体,但无气态和液态包裹体,多晶石英

中的石英晶体常有拉长和定向排列或有交代现象。

沉积岩来源的石英:

来自沉积岩的石英是经多次搬运磨蚀再沉积的,因此外形圆滑,有时可保存再生边。

要注意与被溶蚀颗粒区别。

分别统计不同来源区石英含量及总含量。

③长石碎屑:主要在粗——中粒砂岩中常见长石类碎屑,出现的长石主要是钾长石,

有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其次为酸性斜长石。中、基性斜长石少见。

薄片中长石无色、透明,具二组解理,低突起,正长石和钠长石低于树胶为负低突起,

表面比较脏。根据以上特点可与石英区别,各种长石之问的区别主要根据双晶特征。

正长石:具卡氏双晶或无双晶,有时可见条纹结构。

微斜长石:具有明显的格子双晶。

酸性斜长石:具有明显的聚片双晶,可测定消光角确定长石号码,一般酸性斜长石聚片

双晶比较窄。

长石主要来自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

长石易风化成高岭土,可以根据风化程度,确定来源区风化程度或搬运距离的远近,

果有明显的二种风化程度的长石,说明是有两个来源区。

分别统计各长石类型的含量和总含量。

④云母碎屑:常见白云母和黑云母碎屑。

白云母在片中为无色,具闪突起,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达二级末,近平

行消光。

黑云母在薄片中为深褐色,有时为浅绿褐,具很强的吸收性,解理平行下偏光方向吸收

性最强,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干涉色为二级。由于水化常降低双折射率。

⑤重矿物,重矿物种类很多,不同组合可反应来源区的母岩性质(见表11)常见重矿

物及鉴定特征如下:

电气石:绿色、黄褐色、蓝褐色、灰黄色,正中高突起,无解理,有裂纹具强的多色性

及吸收性,当C轴即纵切面延长方向垂直下偏光时吸收性最强,颜色最深,平行消光,—轴

晶,负光性。

锆石:无色或浅褐色,晶形为短柱状或正方双锥,晶体较小,正高突起,平行消光,干

涉色为二至三级蓝、绿、深红色,有时可见环带结构。

磷灰石:无色、透明,晶体为短柱状、粒状,正中突起,干涉色为—级灰,平行消光,

负延性,一轴晶,负光性。

绿帘石:无色、黄绿色,具弱的多色性,正高突起,干涉色为二级到四级,在一个颗粒

上可见干涉色很鲜艳而且不均匀。

应统计各重矿物含量及总含量。

⑥特征矿物:常见特征矿物有海绿石、黄铁矿等。它们具有指示环境意义。其光学特征

如下,

海绿石:为浅绿、黄绿、橄榄绿色,具明显的多色性,而呈细小鳞片状集合体者多色性

不明显。正中低突起,最高干涉色可达二级,但由于本身颜色影响,多数仍为绿色。

黄铁矿:不透明的立方体或呈褐色小方块。

3. 胶结物成分、结构观察描述

常见胶结物成分、结构特征如下:

硅质:无色透明,低突起,干涉色一级灰。结构特征有隐晶质,显晶粒状,丛生和再生

结构等。含量。

钙质:无色透明,具闪突起,干涉色为高级白,发育菱形解理,聚片双晶。结构特征有

显晶粒状、丛生、连生结构。含量。

铁质:不透明,呈暗红色。含量。

磷质:无色或呈浅黄色,突起中等,多为胶体非晶质,不显光性,有的重结晶具一级灰

干涉色。结构为非晶质、隐晶质、薄膜结构等。含量。

4.杂基成分、结构、含量描述

观察杂基成分特征。注意观察是否重结晶呈大颗粒,并确定是原杂基还是正杂基等。

计含量。含量大于15%为杂砂岩。

5.胶结类型及支撑关系

镜下进一步观察鉴定,其内容见碎屑岩的结构观察与描述。

6.构造特征观察

观察细微构造,如纹层理和复合层理特征等.

7.成岩后生变化观察

观察交代溶蚀现象、重结晶、细脉穿插等现象。

8.定名

原则同手标本(只无颜色一项)

三、思考题

1. 石英砂岩的特征及形成条件。

2. 长石砂岩和长石杂砂岩的特征及形成条件。

3. 岩屑砂岩和岩屑杂砂岩的特征和形成条件。

4. 举例说明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关系。

门窗展-粮食蔬菜类股票


更多推荐

砂岩